中新网石家庄7月4日电 题:探访娘子关战役主战场:四代村民默默守护英烈78载
作者李茜 阎红杰
家住陕西户县的95岁国民党老兵王彦宏坐在院子里安详地晒着太阳,一个从河北赶来拍纪录片的中年人见面只说了句:“我来自乏驴岭。”老人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热泪。
乏驴岭村,距离户县约一百公里,一个太行山脚下的小山村,因“张果老的驴困乏于此”而得名,现居村民不足在册人口一半,却守护着一份特殊记忆。
位于乏驴岭村南的深山处,静静地矗立着一块三年前村民自发筹钱建立的抗日英烈碑。在几十米外,有片郁郁葱葱的纪念林,如今每年都有石家庄市民来此为英烈植树。而在英烈碑建立前的75年里,村民每年自发祭奠烈士,没有墓碑,没有烈士名字,只有发自内心的守候。
61岁的乏驴岭村党支部书记陈玉良介绍说,1937年日军向娘子关进攻。地处冀晋险要的乏驴岭,是娘子关下第一门户,自古就有“欲夺娘子关,必占乏驴岭”之说。1937年10月国民革命军38军17师在师长赵寿山的率领下在娘子关外的乏驴岭、雪花山一带抗击。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赵寿山》中这样写道:“扼守娘子关战斗,第十七师与日军鏖战15个昼夜,全师13000人,仅剩2700多人。赵寿山悲愤交加,头发、胡子都急白了……”
92岁村民陈拉锁是乏驴岭战斗的亲历者,回忆起当年的战役,他激动地挥舞双手向记者描述当时的场景:战斗激烈的那几日,飞机声、枪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阵地上空腾起的烟尘遮天蔽日。战后的乏驴岭,尸体累累,太行山的岩石被染红。
“如今经过岁月风霜,山体的红色虽逐渐褪去,但英烈长眠于此,继续滋养着这块土地。”陈玉良说。
据村里老人回忆,当年赵寿山带部队撤离时由于时间紧张,哭着说让村民帮着把英烈遗体埋好。乏驴岭村的村民视此为将军的托付。陈拉锁说,但是日军不允许埋葬这些英烈,发现有村民将谷草盖在尸体上便将其抓走。直至第二年春天,村民们借称无法种地,在日军的枪口下自发组织掩埋。
陈玉良说,在村里上至九十老人,下至二十多岁的学生自发给英烈祭祀只是件小事。直至2012年,38军后人以及赵寿山的后代陆续来此,乏驴岭这个小山村逐渐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村里的英烈碑、纪念馆、纪念林逐渐建成,从村民自发筹钱、政府支持到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
让陈玉良倍感欣慰的是不仅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守候英烈的队伍,就连外面的“娃娃”也来了:今年清明,一群稚嫩的面孔搭乘33辆大巴车过来为英烈献花。“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等我们不在了,还有人记得这些英烈。”陈玉良说。
被感动的还有距离乏驴岭70公里的石家庄市民吴九院,他用时三年将乏驴岭战斗拍成纪录片《乏驴岭的九天九夜》。吴九院说,三年来面对各种争议,他坚持了下来,只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些不分党派的民族英雄。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海洋说,乏驴岭战役是娘子关战役的主战场之一,虽以失败告终且死伤惨重,但它牵制住了日军的精锐部队,为太原会战争取了时间,也与同时进行的八路军其他战场进行了配合,是国共合作的表现,更为后来的战斗鼓舞了士气。
92岁的陈拉锁如今每逢清明、寒食都会走上二十分钟到山里给英烈烧纸。“当年提起日军我就特别恐慌,但当日军打到村里时,我一点都不害怕,因为我知道有十七师保护着我们。如今,我会一直守护着他们,直到我死。”(完)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7-10 10:45: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