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时,我们多么年轻。
在战地,才相聚,便又分手,
全然不懂离别的滋味,
连一句惜别的话
都不知倾吐。
乡土的沦丧,和对祖国共同的爱,
好象在未相识前
就把我们命定地联结在一起,
不管你去山南,他去朔北。
二
那时,我们多么年轻。
捧着一颗赤子之心,
奔赴抗敌救亡的前线,
从来没有忧心过
要战斗到哪一天了结。
永远听党的指引,
永远和人民共甘苦,
是我们的信念所系。
每当去完成一次斗争任务,
互相勉励,惯用的话语,常是:
要不辜负党的信托,
要对得起人民喂养我们的小米!
三
那时,我们多么年轻。
从投入战斗生活第一天起,
便不曾梦想过平稳日子。
淋着连绵的霪雨,
冒着漫天的风雪,
终年累月,翻山爬坡,
在没日没夜困倦难熬的行军中
能停下烧起一堆山柴
烤烤湿透的衣棠,
再能分得一盆热水
烫烫麻木的双脚,
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快慰;
而那黑岩洞,废牛棚,空羊圈屋
破庙宇,都是住宿的好场所。
即使是露宿山林,
或是隐蔽在庄稼棵里,
酣睡起来,也无比甜美。
四
那时,我们多么年轻。
不少战友在身旁猝然倒下;
有的牺牲在如雨的枪弹中,
有的甚至没有躲过小小疟原虫的
侵袭……
战火,竟常不给我们一点空暇,
来为蒙难的战友举行简短的葬礼。
但,我们似乎并不都感到
这就是和那些战友的长辞、永别,
好象仅仅是在一场风暴中被冲散了,
待云敛雾收时,又将高兴地聚会,
因为一直这样想,也这样相信:
我们的斗争不是为着赴死,
而是要争得同祖国一起看到最后胜利。
五
那时,我们多么年轻。
然而,毕竟冲过了烽火连天的年代,
也迎送了一个个山花烂漫的时节。
岁月和祖国的脚步
象江河一样不息奔流,
有时扬起大波,一泻千里,
有时卷起巨澜,浪击长空。
严峻的磨砺,多变的生活,
有时清醒,奋进,
有时困惑,蹉跌。
长隔离,乍相逢——
一笑间,重使我们意气相通的,
仍凭那颗赤子的心灵:
但愿它象萤火,
为亲爱的祖国土地,
增添点点微弱的光亮。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6-24 09:50:0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柳荫抗战诗歌选读之“纪念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