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坚定理论自信,为中国抗战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以“一切的力量为抗战服务”为宗旨,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立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推动和领导广大文化工作者以纸笔为武器积极投入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化,其动员之广泛,声势之浩大,队伍之壮观,威力之猛烈,影响空前。澎湃的抗战文化洪流,激发了民族爱国意识,凝聚了民族精神力量,是战胜侵略者的锐利武器。抗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淬火重生,是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
一切为着抗日战争, 一切服从抗日战争。
文化界要用一切的力量为抗战而服务, 一切文化界的工作首先要集中于争取抗战的胜利。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宣言(1937年11月14日)
坚定文化自信 发展抗战文化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科学理论、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坚定了抗战胜利信心,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团结文化人士 建立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是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建立广泛的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团结广大文化人士,有力推动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大批抗日文化新生力量,改变了一些地方文化落后的面貌,促进了抗战文化的繁荣,开辟了一条动员广大群众抗日的重要途径。
举行文艺座谈 服务人民大众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并作总结,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系统地回答了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强调党的文艺工作者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立场、态度问题。
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
以文艺为刀枪 吹响抗战号角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戈,记录民族苦难、唱出民众心声、吹响时代号角,创作了无数富有战斗性的文艺作品,
涌现出众多传世经典。抗战话剧、抗战诗歌、抗战电影、抗战漫画、救亡歌曲成为时代文化最鲜明的组成部分;硝烟中、战火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到处兴起了抗战文化的热潮,激荡着全民抗日的呐喊与怒吼,回响着英勇杀敌的血性与豪情。
新闻报国:铅字与子弹共鸣,笔杆与枪杆起飞!
书生,迎向炮火就是战士。纸笔,浸透鲜血铸造刀枪。日本侵略者的肆意妄为激起新闻媒体的“熊熊烈火”,他们利用舆论喉舌为抗日战争鼓与呼。《新中华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八路军军政杂志》《救亡日报》《解放日报》……一版版痛斥日本侵略者的铅印“字弹”,一版版颂扬人民军队胜利凯旋的战报,在敌后根据地广为传阅!
团结文化人士,建立统一战线
抗战的烽火激发了根据地音乐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为他们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到敌人后方去》《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八路军军歌》《新四军军歌》《延安颂》《游击队之歌》…… 一首首饱含着不屈战斗精神的歌曲,在延安、在晋察冀,在抗日根据地唱响。在高昂的抗战歌声中,广大军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直到将日本侵略者打败!
曲艺号角:舞台是抗日战场,戏剧是杀敌刀枪!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群众戏剧运动书写了令后人惊讶的传奇,大批反映抗日战争的话剧、秧歌剧以及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等传统戏剧风行一时,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这些戏剧为光明而舞蹈,为自由而歌唱,它们贴近民众、鼓舞士气、宣传抗战,是中国戏剧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章。
画笔刀枪;用颜料铭记历史,用画笔镌刻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救亡成为美术创作压倒一切的主题。美术工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也向世人昭示“我愿我的每一笔都为了抗战”。
在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美术创作活动非常活跃,以“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团”为代表的美术工作者,深入敌后,一面作战,一面利用短暂的战斗间隙来完成他们的作品,在艰苦的敌后斗争生活中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揭露了日军暴行,表现了八路军、新四军的英勇抗敌,反映了广大民众开展的人民战争,描绘了抗日根据地的战斗生活,发挥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重要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热血文学:人民文艺出硕果,优秀文学呈井喷!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的烽火把广大作家从狭小的都市生活圈,卷进战火纷飞的前线和质朴的民众中。他们在这一新形势下,接近了现实,投进了崭新的战斗生活。他们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群众喜闻乐见,反映抗战时期的战斗与生活,歌颂抗日志士,鞭挞民族败类,鼓励与启迪民众投入抗战的诗歌、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是有力的战斗武器,像投枪,像子弹,像为勇士吹起的号角,鼓舞着人们为国家的自由、为民族的解放而战!
烽火影像:爱恨仇气势悲宏,家国情义愤填膺!
中国的血色影像伴随着日本军队入侵中国而“迅速出现”,尤其是在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中国的血色影像以其独特方式,记录着中华民族血淋淋的抗争,尝试着表达个体民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创伤。无论在什么地区,影视界的人们都力图发挥电影特有的煽动力,继续鼓舞民众深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特别是根据地的抗战影像,犹如破寒的梅花,绽放出一个民族不可屈服的血气、意志和深层的情感,给人鼓励,催人奋进,发人猛醒。
领导文化战线凝聚民族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群众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教育和宣传手段,去唤醒、鼓舞、激励全国民众一致抗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抗战文化以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宣传和推动抗战,成为鼓舞中国军民团结御侮、共赴国难、浴血奋战的强大动力。
推进抗战文化,融入民众生活
为激励广大军民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工作者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工作,将抗战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社会生活中,融入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中,成为民众的日常信仰和精神滋养。
广泛发展教育,培养战时人才
中国共产党规定教育为抗日战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创设各种干部学校,在不长的时间内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和其他各类专业干部。广泛开展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民众的抗战觉悟和生产建设能力。
弘扬民族正气,传承抗战精神
中国共产党规定教育为抗日战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创设各种干部学校,在不长的时间内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和其他各类专业干部。广泛开展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民众的抗战觉悟和生产建设能力。
责任编辑:高杨 最后更新:2022-10-09 15:15: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论伟大的抗战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