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电影《八佰》幕后的故事
2024-06-20 14:24:09  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20年第10期 P13-14 作者:栗衷  点击:  复制链接

  为何死守一个仓库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战役时发生于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很多观众会有一个疑问:国民党军为何死守一个仓库大楼?电影中交待是国民政府为了“政治摆拍”。但懂军事的观众会说,政治摆拍不一定非得选仓库大楼,这不符合军事原理,因为残酷的现代化战争,大楼是巷战死地,死守大楼违反了军事常识。

  淞沪战役中,蒋介石原本命令第88师死守闸北,为全线撤退的40万大军断后,并向租界内的全球媒体展现中国抗战到底的牺牲意志。师长孙元良据理力争指出,第88师与日军激战伤亡惨重,招募的新兵大多是乡村警察,甚至连步枪装退子弹都不熟练,若按照委员长的命令执行,新兵可能会陷入混乱,在全球媒体镜头前“被敌军任意屠杀”,丢尽中国军人的颜面。如果缩小死守规模,反而能达到宣传效果。得到蒋的许可后,孙元良选定外观坚固的四行仓库,配置了一营兵力死守。他认为,这个“非典型阵地”在老兵看来虽不堪一击,却易于控制新兵。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负责留守指挥的团长谢晋元第一次对全营训话时振臂高呼:“四行仓库是我们孤军的坟墓!”话虽豪壮,但当日军第一次进攻降临时,慌乱的新兵难以压抑求生欲望,豪言死守的保卫战眼看要作鸟兽散。但新兵全部集中在仓库里,想逃也逃不走,混乱只是在内部,租界的外国人看不见这个笑柄。围困在仓库大楼的新兵无路可逃,如果不愿做冤死的孤魂,唯有慷慨战死,在全球媒体前展现中国抗战到底的意志,或可留名青史。所以,孙元良指定四行仓库为固守据点,目的就是便于谢晋元掌控部队,避免一触即垮。

  歪打正着的完美宣传战

  四行仓库一如孙元良期望,让新兵在绝望的环境中冷静下来,等待为国牺牲。仓库保卫战坚持了整整四天四夜,这里面固然有国民党军殊死拼搏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在电影《八佰》中也有交待:仓库东面与南面紧贴租界,200米外又有两个巨型煤气储存槽,日军不敢贸然发动空袭。但四行仓库难以攻取的另外一个主因,则是日军的表现实在太糟糕了。主攻四行仓库的日军,是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第10大队。海军陆战队平时担任基地警戒,缺乏陆战经验,战力远不如陆军,在不能空袭的情况下,又不擅长炮击,迟迟不敢开重炮,攻坚一筹莫展。上海广大市民得知“八百壮士”在顽强抵抗的消息后,自发组织抗敌后援队给“八百壮士”运去了大量的物资和枪械,这也增强了国民党军的战斗力。而国民党军战士陈树生舍身炸日兵和谢晋元一枪击毙200米开外日兵等感人的画面,更燃起全球媒体同情中国的舆论热潮。拖到第四天深夜11时,恼羞成怒的日本海军第10大队终于用步兵炮与迫击炮猛烈射击四行仓库。四行仓库的守军歪打正着,打赢了宣传战,也就不必非得战死在四行仓库了。就在这个深夜,第1营接到撤退命令。

  “八百壮士”从此成为抗日战争的精神碉堡,四行仓库孤军奋战的英雄们则成为媒体焦点,无数访问与演讲产生了巨大号召力。最形象的宣传还是拍电影,1938年,香港片商火速拍成《八百壮士》,成为抗战年代最经典的宣传片。1975年,国民党的“中央电影公司”拍摄《八百壮士》,影片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战争巨片。

  “八百壮士”的结局

  “八百壮士”撤退至苏州河南岸的英租界,此时已经不足300人。英国方面为了不得罪日本人,立刻收缴了他们的枪械,将他们软禁在上海胶州路一带的难民区,“八百壮士”成为一支孤军。谢晋元领导残余孤军在艰苦环境里继续训练,他们的表现点燃了国民的抗日士气。上海沦陷后,市民们有一件必做的事,就是去看望孤军。有好吃的给孤军送去,有高兴的事要让孤军分享。当然,更多的人因为痛苦和迷茫到孤军营来找答案。

  1941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权,企图劝降谢晋元,并许诺了伪陆军总司令这样的高官。谢晋元不为所动,把来劝降的陈公博骂了个狗血喷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照例带兵出早操,被汪伪收买的四个叛徒用匕首和铁锹突然袭击,随后不治身亡,年仅37岁。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晋谢晋元为陆军少将。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沦陷,孤军营中剩余的中国军人被俘。随后,他们被分别押往浙江、杭州、南京,甚至新几内亚等地做苦工。至1945年抗战胜利时,“八百壮士”幸存下来的只剩百余人。

  对于被国民党军当作炮灰,继而又被抛弃的“八百壮士”来说,国民政府促成了他们的悲剧。但是,“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确激起了国人的抗日精神,从而最终战胜了侵略者。

  献旗女童杨惠敏

  电影《八佰》中,有这样一个感人情节:苏州河对岸租界里的童子军杨惠敏,把一面民国旗子绑在身上,在战争第二天的夜晚偷偷泅渡苏州河,冒着被狙击的危险将旗子送给谢晋元,杨惠敏由此成为民族英雄式的人物。1938年3月19日武汉出版的《大侠魂》中,刊登了《杨惠敏自述》一文。在文章中,杨惠敏详细说明了自己的心路历程:“那是10月27日的早晨……我在垃圾桥看到四行仓库的周围插满了太阳旗,我当时一方面说不出来的气, 一方面又想到假若有一面国旗……那是何等庄严灿烂的事情啊! 因此我就跑到市政府报告张秘书, 请为制大号国旗一面, 送交四行仓库我军应用。”在这个自述中表明,献旗是杨惠敏自己看到周围景象之后,主动做出的选择。而据考证,杨惠敏献旗并非个人行为,而是接受上海市商会安排的任务。1937年10月29日的《申报》这样报道:“自经上海市商会于昨日下午4时,设法由41号女童军献呈青天白日国旗一面后,即于六时许将送往之旗高升仓库顶上。”而上海商会送旗是应88师师部之请送的,谢晋元曾致电上海商会会长,希望能提供一批战时物资和一面旗子,以作为鼓舞士气之用。

  电影中的“泅渡”苏州河,取材于当时的传说。对于“泅渡”送旗,著名报人、时任战地记者的曹聚仁曾予以辟谣。他说,四行仓库位于苏州河畔,西、北两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26日深夜,谢晋元部队进入四行仓库大楼,连夜构筑工事,用麻袋把所有窗户堵死,留了一个通向租界的口子,渡河送旗完全没必要。对如何送旗进入租界,曹聚仁说自己是亲历者:“二十七日清晨……谢团长受了命令和陈参谋长回到仓库去,杨惠敏这位十七岁女童军,带了一面国旗,和我这个小记者一同乘了汽车,过了桥,从那家杂货店后壁爬了过去,便到了仓库和孤军相见。杨小姐献了那面鼓舞人心的国旗,陈参谋长视察了防务,我们便和受伤的杨营长从原路回到青年会来。”

  显然,杨惠敏的故事是因为战时宣传需要,进行了一些夸张的炒作,这才使得她能以参加世界青年和平大会为名,出洋宣传并引发旋风,还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接见。无论如何,当时年仅十几岁的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将象征国家荣誉的旗子交到四行仓库的守军手中,这称得上是名垂史册的历史性事件。

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20年第10期 P13-14

责任编辑:于雷雷 最后更新:2024-06-24 08:49: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群众》周刊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动员

下一篇:《野火春风斗古城》诞生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