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战歌《团结就是力量》来自同名抗日歌剧
2016-07-07 10:19: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12-15 作者:刘胤宇  点击:  复制链接


卢肃

1943年街头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剧照。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朝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72年前,这首响遏行云的战歌,传遍燃烧着抗日烽火的祖国大地,时经七十余年传唱至今,那激昂的旋律伴着充满斗志的歌词依旧雄壮有力地响彻耳边,然而人们在高唱它的时候,却很少知道他的曲作者卢肃,也很少知道这首歌的来历——

  行军创作,日寇子弹打穿他的军用水壶

  卢肃(1917-2004),原名卢方平,生于江苏徐州的一个中医世家。他自幼酷爱音乐,对流行于家乡的民间戏曲、民间音乐有广泛的接触。读书期间,接连发生的“九·一八”“八·一三”事件,对他心灵震动极大,于是他决定投身反日的爱国学生运动,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1938年,卢肃参加了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他们趁着西区慰问演出的机会,几经辗转来到了延安,进入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

  延安鲁艺——让卢肃走上了专业音乐道路。在那里他师从冼星海,并学习作曲和指挥,1939年,他成为鲁艺的一名音乐教员。之后,他随延安院校深入敌后方晋察冀边区办学(华北联合大学)。从延安到河北平山,这支文化纵队行军2500里,山高路险,闯过敌人枪林弹雨和道道封锁,途中遭到日军袭击,子弹打穿了他的军用水壶,他幸免于难。长途跋涉中,他作词谱曲写下了自己的处女作《古道行军》。歌中唱道:“高原古道,涂着英雄的血汗,年轻的歌声,滋润着田园。跨过激流,越过高山,为救民族危亡,不怕一切艰险。冲到敌后方,开展游击战……”这首进行曲,一经谱出立即在青年中传唱开来。

  1939年,卢肃赴晋察冀根据地边区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在晋察冀根据地期间,他一边从事教学,一边谱写了大量的抗战作品,有大合唱、歌剧和许多群众歌曲,像《华北人民进行曲》《春耕大合唱》《毛泽东之歌》等都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联大’是一所学校,也是一支边学习、边生产、边宣传、边战斗的游击队,全部学员都生活在农村,与群众同吃在一个锅里,睡在一铺炕上,环境非常艰苦。”卢乔说,父亲在世的时候每每回忆起这段生活,总是情不自禁地伤心,“他常说,‘我自己遭受的这些苦难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只要一想到老百姓遭受的罪我就忍不住难受’。”回忆起那段艰难的岁月,卢乔深有感触,她回忆道,“虽然那个时候我还没出生,但是听着母亲讲述,真的是血腥、残酷的。有一次我们部队被打散了,我的母亲和其他战友被日军包围在白洋淀,因为他们都穿上老百姓的衣服无法识别,狡猾的鬼子使出一条毒计,把不会说当地话的人全部用刺刀挑死了。由于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所以才侥幸逃过这一劫。但是她亲眼看见自己的战友死于鬼子的刺刀下……”妻子险些丧命,也让卢肃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全中国人民站起来共同抵抗才能打败日寇侵略者,就是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他创作出了那首传唱至今的《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是为反“扫荡”而作

  1942年开始,敌后抗日根据地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也是“黎明前的黑暗”的最困难时期。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扫荡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根据边区总的部署组成了两个队,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地区参加斗争,当时刚到西北战地服务团不久的卢肃跟着平山队来到黄泥县。西北战地服务团平山队为了配合保卫麦收、对敌抢粮的任务,需要在当地一天一个村进行巡回演出和宣传工作,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参加当地的减租减息斗争。1943年,广大农民为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奋起斗争,产生了巨大力量,这给了卢肃很大的启示。“为了配合这场战斗,团里的牧虹同志找到了我父亲,两人决定在三四天的时间里,突击创作一个小型歌剧,名字就叫做《团结就是力量》。当牧虹写完了这个小歌剧的时候,觉得总体效果还不错,就是结尾缺了点什么,于是就决定写一个结尾的曲子,牧虹写完了词之后拿给我父亲,我父亲不一会儿就把这个曲子写出来了。”卢乔说道。

  当时没有舞台,歌剧演到结尾时,演职人员都跑到场地中间,大家互相挽着臂膀共同唱着这首歌。演出结束后,这首歌就不胫而走,从解放区传到国统区,最后传遍全国。“这个歌剧虽然很简单,但是这首《团结就是力量》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大到我父亲都没想到,它能传得这么快,这么广。这首《团结就是力量》之所以到今天依然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心声,为世界法西斯罪恶势力敲响了丧钟。”卢乔义正言辞地说。

  歌曲在白色恐怖下秘密流传

  1945年抗日战争宣告胜利,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中,卢肃又从华北地区进军到北平城外。在和平解放北平的过程中,有一天,他在清华大学突然听到了学生们在唱《团结就是力量》。“当时我父亲很惊讶,他也不知道这支歌是怎么传到北平学生中来的,学生也不知道谁是这支歌的作者。据说,在国民党统治区域秘密流传的歌篇上也没有作者的署名,但是这支歌表达了革命青年的心声,他们在游行示威中挽起臂膀,高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迎着国民党军警的水龙、刺刀冲锋。《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把人们的斗志豪情凝结成了钢铁。”卢乔回忆道。

  《团结就是力量》的音乐不但铿锵有力,而且曲调流畅,色彩鲜明,容易上口。接连向上的六度大跳进不但形成了这支歌曲的特殊风格,又充分运用了五声音阶的素材,使作品具有浓烈的中华民族音乐风格。“《团结就是力量》在音乐上继承了民族音乐的优秀遗产,吸收了外国近代音乐的艺术成就。所以它不但冲破黑暗势力的重压,迅速流传,而且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久唱不衰。从解放战争起,《团结就是力量》不但在北平唱,在重庆唱,在昆明也唱。人们把它当成是一首全国的民族运动战歌。”卢乔激动地说。

  直到1950年中国人民唱片厂邀请中国儿童剧院录制这支歌时,才正式认定它是牧虹、卢肃的作品。在那次录音时,由卢肃本人订正了曲谱在秘密流传中形成的讹错。“后来,中国革命博物馆在收藏的文物中发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油印本,他们请我父亲来鉴定,我父亲惊奇地发现那本《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本没有作者姓名,而且歌曲还是印在一本油印的账册里面的。可见它是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冒着风险秘密流传的。”

  每当国家危难这首歌就会响起

  “我父亲写了不少作品,其他一些作品也曾在全国或一些地区流传过。这首《团结就是力量》之所以在今天依旧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的歌词它的旋律充满了正能量,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可以鼓舞人民的士气。所以这首歌不但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也成为了‘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的有力武器,在建国之后,每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这首歌总会响起。”

  1998年洪水来袭,当时松花江、长江、嫩江纷纷告急,很多领导都上了一线,鼓舞那些抗洪抢险官兵的士气。“当时长江口举行了一个抗洪晚会,当天晚会的主持人朱军后来告诉我,那天中央来了密电,说如果长江口堵住了,晚会就继续进行,如果一旦决堤,晚会的所有节目都得停下来,大家齐唱《团结就是力量》为前线的抗洪人员打气。”卢乔回忆说。

  “父亲这个人就像他写的这首《团结就是力量》一样,简单质朴,但却是那样的坚强,文革时期我父亲曾被扣上‘三反’分子的帽子,在接受改造的日子里,我们都担心父亲活不下去了,有一次我悄悄地来到父亲‘改造地’看他,屋子里四壁徒墙,唯独窗台上的一个装打火石的塑料袋吸引了我的注意,袋子上面放了半截土,土里竟然种着一棵小瓦松,当时我顿时就明白了,父亲的生命就像这棵瓦松一样,不论在多么艰难的岁月里,都是那样的顽强,对生活充满了斗志。他的人生就像这首歌曲一样,时时刻刻地教育着我们,在困境中坚强,在绝望之中寻找希望。”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7-07 10:21:5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对“抗战神曲”,只是“喊打”还不够

下一篇:《延安颂》:“灯塔”延安的精神赞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