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大学校歌也称“天津工商学院“校歌
科学救国,效著乎西洋;
裕民保种,端赖工商。
煌煌我校,踞柝津之阳;
乐育善诱哉,成栋梁。
莘莘学子负奇资,如圭如璋;
切磋琢磨,集于一堂。
济济青年勤学问,日就月将;
藏息修游,教亦多方。
守校训,誓永志而弗忘;
实事求是,乃成德之梯航。
知识日以进,体魄日以强。
三育完美,二科专长。
尊师敬友,所习勿荒。
幼学壮行,庶挽澜狂。
谨祝我校,如陵如冈,万岁无疆;
人才辈出,久久自芬芳。
天津工商学院简介:
1921年,法国政府商请罗马教廷批准,由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后来的献县教区)的法国耶稣会士在天津马场道清鸣台,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初名“天津农工商大学”,复定名为“天津工商大学”,在教会内部称为“天津圣心学院”。这是天主教在华办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填补了中国北方尚无天主教建立大学的空白,与南方的上海震旦学院(后更名为震旦大学)遥相呼应。
国民政府成立后,学校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申报立案。1933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第7923号训令,正式批准立案,因所设系科未达“大学”三院九系之标准,故将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私立“天津工商学院”。
1944年学校通过改建大学的计划。1945年成立三院七系,初具大学规模。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向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申报改建大学。1948年10月4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立案,将工商学院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平津沦陷,华北地区的名校如清华、北大、南开等纷纷南迁。一时因环境所迫无法随迁,而又不甘心任职敌伪高校的教授们纷纷来津。二战期间,欧洲捐款及经费来源断绝,教会打算停办工商学院,裁减员工,遭到师生反对,于是校友会发起募捐。
1943年7月,刘仁担任工商学院院长,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具有管理这所学校的权力。他抓住这一特殊的时机,大量吸纳专家、学者,侯仁之、齐思和、翁独健、袁贤能、胡继瑗、张华伦等知名教授学者,都吸纳到天津工商学院,使该校一时名流云集,声名鹊起,成为津门最有吸引力的高校。使学校有了快速发展,许多著名学者相继来到学校任教。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凌晨,侯仁之等20余人先后被捕,1942年出狱后,居留在天津避难。为避免敌伪干扰,他转到法国天主教创办的工商学院任教,并兼任该校新设女子文学院史地系主任,妻子亦来支持参加教学。
避难期间,侯仁之仍坚持个人学术研究,勤奋治学,首先完成的是计划中关于北京历史地理专题之一的“北平金水河考”,并珍藏3年,终于得以公开发表在燕大复校后首先出版的《燕京学报》上。他还把研究课题定为天津,经过两年的资料查阅和实地勘察,逐渐形成天津历史地理的完整概念。时市女青年会以天津地理为题邀请侯先生演讲,继而天津工商学院的学生俱乐部再邀讲述此题。侯先生根据两次讲稿,从晚8时动笔,至次日晨5时半暂歇,写成《天津聚落之起源》专著。该文由天津商学院列为专刊,在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时正式出版。
在天津工商学院任教期间,侯仁之曾经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写给毕业生的赠言:
“在中国,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出路,似乎不成问题,但是人生的究竟,当不尽在衣食起居,而一个深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尤不应以个人的丰衣美食为满足。他应该抓住一件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这件工作就是他的事业,就是他生活的重心。为这件工作,他可以忍饥、可以耐寒、可以吃苦、可以受折磨。而忍饥耐寒吃苦和受折磨的结果,却愈发使他觉得自己工作之可贵、可爱,可以寄托性命,这就是所谓献身,这就是中国读书人所最重视的坚忍不拔的“士节”。一个青年能在三十岁以前抓住了他值得献身的事业,努力培养他的“士节”,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国家和社会都要因此而蒙受他的利益。诸君就要离开学校了,职业也许是诸君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但是职业不过是求生的手段,而生活的重心却要在事业上奠立。愿诸君有坚定的事业,愿诸君有不拔的士节,愿诸君有光荣定的献身。”
他们以高尚的情操、可贵的民族气节顶住了当时权贵的拉拢引诱,宁肯在工商学院过着清苦的生活……
高镜莹(1901—1995),水利专家。抗战爆发后,高镜莹到天津工商学院任教,以渊博的知识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育学生,深得学生的爱戴。在任土木系主任期间,他亲自编写教材,并首次为土木系增设了高等结构工程、水利工程学等课程,使土木系名蜚北方,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
吴玉如(1898—1982),著名学者、书法大师。1939年,吴玉如执教于工商学院,任中文系主任。“米盐区事朝饥忍,炊爨劳人夜读闲。身际承平复何憾,浮沉世味我无关。”在津沽大学任教期间,吴玉如素以记忆力过人著称,《说文解字》里许多字他都能透彻讲述其根源出处,不少古人的姓名、别名以及生平事迹,也都记得十分详尽,从无舛误。然而奇怪的是他于自家生日却往往错记,自己儿女的年龄也不甚清楚。有学生向他开玩笑问:“您有几个儿女?”他一时答不上来,竟板着指头点名儿统计一番,而实际上他只有五个儿女。
沈理源(1890—1951),我国建筑业的先驱。1938—1951年,沈理源任国立北京大学工程系教授和天津工商学院及津沽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在大学教学中,除担任建筑设计课的教学任务之外,他还向学生们讲授西洋建筑史。
齐思和(1907-1980),历史学家。1942 年,齐思和到工商学院执教,同年9月10 日《工商生活特刊》评价他说:“齐思和先生为我国历史学界之权威者,曾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为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我校担任现代史一课,当为我校历史放光荣异彩。”
大学校歌
科学救国,效著乎西洋;
裕民保种,端赖工商。
煌煌我校,踞柝津之阳;
乐育善诱哉,成栋梁。
莘莘学子负奇资,如圭如璋;
切磋琢磨,集于一堂。
济济青年勤学问,日就月将;
藏息修游,教亦多方。
守校训,誓永志而弗忘;
实事求是,乃成德之梯航。
知识日以进,体魄日以强。
三育完美,二科专长。
尊师敬友,所习勿荒。
幼学壮行,庶挽澜狂。
谨祝我校,如陵如冈,万岁无疆;
人才辈出,久久自芬芳。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3-05-19 10:03: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校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下一篇:【校歌】天津大学校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