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在太行山上》演出场景
《大刀进行曲》雕塑
音乐是时代的脉搏,歌曲是人民的心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抗战历史,我们发现有不少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
它们或高亢激昂、或哀婉低沉,在传唱过程中激发了全民的抗战斗志,鼓舞着多少民众与将士奔赴抗战战场,成为一种特殊武器。即使是岁月飘过数十年后的今天,唱起这些老歌仍令人血脉贲张。
这些抗战歌曲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它的传唱产生过什么样的效果?在此,记者为您探寻歌声背后的故事,揭示先辈的家国情怀。
不同歌曲各有侧重
《在太行山上》《救亡进行曲》《毕业歌》《团结就是力量》……这些抗战歌曲历久弥新,直到现在仍广为传唱。虽然它们都围绕“抗日”主题,但每首歌的创作由于具体的时间、地点等因素不同,因而反映的背景各有侧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不少民众被迫离开家乡,来到关内流浪。这些流浪者无不怀念家乡东北富饶美丽的风光,而在现实里他们却因侵略者而流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国恨家仇在一些抗战歌曲中得到了反映。
例如《松花江上》里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长城谣》里的“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都讲到了东北物产丰富的环境,也分别用“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和“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描写了流亡关内时凄惨的心境。
描写苦难是为了唤起更多人加入战斗,事实上,更多的抗战歌曲直接反映了中国军人奋勇杀敌的场面。1933年,宋哲元率领的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在长城喜峰口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英勇壮烈的情景在《大刀进行曲》中得到了描绘。“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这首《游击队歌》创作于1937年冬,那时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已经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此外,还有像《军民大生产》反映了上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军民参与的大生产运动,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满山川呀么嗬咳,妇女们呀么嗬咳,都争先呀么嗬咳”的歌词里得以展现;《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都诞生在抗战相持阶段,与敌占区、国统区相比,解放区的朝气蓬勃与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让越来越多人看到希望。
创作灵感来自体验
“那时候,我大约二十五六岁,已经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了。在工作中接近了广大的人民,特别是工人群众,时时刻刻为他们迫切要求抗日救亡的情绪所激动、所鼓舞,心中热血沸腾,心头好像有那么一首歌呼之欲出。于是,我禁不住拿起笔把它写出来:‘工农商学兵,一齐来救亡’。”这是《救亡进行曲》词作者周钢鸣弥留之际写下的话。那一年,全国抗日运动风起云涌,周钢鸣就亲眼目睹了各阶层组织的运动,心潮澎湃之时写下了这首歌。
与周钢鸣一样,许多抗战歌曲的诞生都离不开创作者身临其境的感受,灵感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得到迸发。在太行山区,音乐家桂涛声看到敌后抗日根据地青年踊跃参军的场面,他写下了“母送儿,妻送郎”;在随游击队转战陵川的过程中,他目睹了太行风光与抗战军民的坚强斗志,写下了“千沟万壑,铜墙铁壁”,一首《在太行山上》就这样诞生了。还有《二月里来》《抗敌歌》《黄河大合唱》系列等等,歌曲都描写了创作者亲身体验的场景。
此外,由于灵感的出现往往转瞬即逝,创作者们需要及时把它们写下来,因而无论条件如何艰苦都不影响他们的创作热情。例如《在太行山上》的歌词写在香烟包装纸上,《八路军进行曲》创作于昏暗的窑洞里。“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更不用说乐器了。没有钢琴、小提琴,连手风琴也没有。我们就是绕着桌子踱步,敲着盆、拍着腿写出来的。”《八路军进行曲》词作者公木这样描述他和曲作者郑律成的合作过程。
歌声激起抗日斗志
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歌曲在鼓舞中国人民投身抗日、奋勇杀敌方面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在去临潼请愿的路上遇见驱车赶来的张学良。这时,有人唱起了《松花江上》,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后,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后来,每到义演、演讲、游行的场合,这首歌都迸发出强烈的感染力,令在场者尤其是东北籍军人动容,呼喊着要“打回老家去!”
还有不少作品反映了解放区积极向上、团结抗日的面貌,令很多有志之士奔赴解放区。“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坚固抗日的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这首《延安颂》抒发了革命豪情,让千千万万青年人在抗日战争潮流冲击下,如同奔向太阳一般奔到了延安。《二月里来》、《解放区的天》等等也都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当然,具有感染力的歌曲既需要琅琅上口的歌词,也要有铿锵有力的曲调。而不论哪一种因素的实现都是为了让群众易于接受。在一些抗战歌曲中,吸收了不少地方曲调。比如《军民大生产》就是以华池民间小调《推炒面》为基调创作而成,其中多次出现的“嗬咳”仿佛劳作时发出的呼喊声,铿锵有力,让人干劲倍增。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长城谣》等也都具有民歌风格,易于传唱。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3-12 10:13: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二月里来》:田野风味的抗战歌曲
下一篇:重温《松花江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