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11月10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易书宝)对自己的家乡——湘乡市壶天镇,魏伯福的心里曾经夹杂着一种又痛又爱的情感,对应的年龄段大约在他10至30岁之间。随着岁月的消磨,现在他心里剩下的只有平和与安乐。
为什么在年轻的时候会对家乡产生这样的情感?魏伯福说,这主要源于自己年轻时他及家人所受到的欺凌和压迫,而这种遭遇,即使在多年后回想起来,依然让他感到旧时代的黑暗和不公。
借贷度日
三代人也没还清
魏伯福虽然起了一个好名字,但现实生活却让他的童年、青年时代都与“福”无缘。魏伯福出生于1920年1月,家在壶天镇的石鼓村。
魏伯福出生时,他的上面已有了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之后家里又给他添了一个弟弟。懵懂之间,他就感觉自己家的生活似乎并不富足,常常要挨饿,天气转凉的时候,他和兄姐们的衣服也常常接不上趟。
年岁稍长,他懂点事了,才明白这一切与两件事有关:一是家里没有田,也没有地,全家老小的口粮全靠佃种的几亩山丘田里栽种的杂粮维持;二是家里还欠着巨额的债务。
魏伯福从他的父亲那里得知,1905年前后,湘中大旱,粮食几乎绝收的农民无以为生。万般无奈之下,魏伯福的爷爷向当地地主前后借贷了20吊铜钱(约合银元20元)的粮食。然而,借贷容易还贷难,虽然魏家此后每年都将佃种收成的大部分用于还贷,但债务却越还越多。
1927年,魏伯福已经7岁,距离他祖父借贷的时间已有22年。而此时,他家的债务在利滚利、息滚息的盘剥下,已滚雪球似地累积到了110担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担谷的价格大约在20块银元左右,110担谷折合成银元,其总值已超过了两千。对穷苦人家来说,这一数字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身上背负着高额的债务,除了维持不饿死的基本生活,魏伯福全家都成了债主挣钱的人肉机器。
“为了挣钱还债,我哥哥在不到13岁时,就跟着大人到涟水河里去放排、驾船;我和弟弟则到涟源的煤窑里去背煤。”这些都是危险性很高的工作,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但对魏伯福他们兄弟来说,工作虽然危险、辛苦,但至少是一个挣钱的门路。在煤窑里,他们能得到的工钱很少,在安全设施很差的煤窑里背一篓煤上来,一般能得到十几文的工钱。
而这些钱,很快又会进了债主的腰包。
“前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虽然我们全家都一直在拼命挣钱还债,但债却一直没有还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债务才一笔勾销。”魏伯福说。
为寻出路
他第一次从军
魏伯福的第一次从军,在很大意义上都是因为债务而起。“家里的债务实在太多,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魏伯福说,从他10岁开始,一直到他被抽壮丁外出从军,他做过很多工作,干过许多苦力,但依然无法改变自己及家里的现状。
1938年春节过后,按照当时国民政府二丁抽一、三丁抽二的规定,魏伯福被抽了壮丁。随后,他被送到江苏宜兴,在国民革命军第76师(不久即改为军)452团三营九连当了一名勤务兵。
当时,南京刚刚沦陷不久,武汉大会战尚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而处在抗战第一线的江苏、浙江等地仍有大批的国民党军队在对日寇进行顽强的阻击。魏伯福所在的第76师也在其列,师长是抗日名将李铁军。
在魏伯福第一次从军的大半年时间里,他所在的部队一直在江苏转战,先是在宜兴,接着又转战到了溧阳、武进等地。
“每天都在打仗,枪炮声日夜响个不停。阵地也没有固定的,总是在这里抵挡一阵,然后接到撤退的命令,部队又转移到了别处。但却总是摆脱不掉头顶上盘旋的日军飞机,它那机翼上鲜红的‘膏药旗’被阳光一照,就像鲜血一样地刺眼。这些扰人的家伙常常低飞向我们的部队投炸弹、用机枪扫射。很多官兵就这样被夺走了生命。”
在魏伯福的回忆中,他觉得这样每天进行的战斗其实都不能称为战斗,“敌人的战斗力太强,追得又太紧,我们的部队既来不及从容部署,也基本上没有与敌决一死战的斗志,因此,很多时候说白了就是被日寇撵兔子一样地追着打。”
在这种打打走走的抗击中,魏伯福感觉自己的身体也来了毛病:全身瘙痒,似乎要痒到骨头里去,痒过之后,皮肤上又开始长出脓疮。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上的脓疮越来越多,折磨得他整日整夜地不得安宁。请随军的军医一看,才知道是因为水土不服引起的。
于是,在1938年底,魏伯福在征得所部长官的同意后,离开部队回乡治病。
国家有难
热血青年再从军
离开部队后,魏伯福回到了家乡。说来也怪,在部队时他全身瘙痒难熬并长满了脓疮,但一回到家乡,也没怎么用药,他身上的瘙痒和脓疮竟然痊愈了。
病好不久,魏伯福的心里又产生了外出的念头,但和第一次从军时的被动不同,这次他是有一种上战场的渴望。
他说,在亲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后,在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寇的暴行后,他的整个身心都经受了一次痛心切肤的爱国主义教育,感觉和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他希望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自己能重上战场,酣畅淋漓地与日寇厮杀一场。
1940年1月,魏伯福主动报名当兵,他被送到了益阳长沅师管区,在补充一团三营十三连再次成为了一个上等勤务兵。
两年后,他又被调到第四十补训处步兵第一团三营十三连。在这里,他先后担任班长、副排长、副连长。
虽然此时日寇的铁蹄已经踏进了湘中地区,但魏伯福却总是失之交臂地没有实现与日寇面对面厮杀的愿望。
抗战胜利后,魏伯福被选送到设在南京的中央警官学校学习,并在全国解放前夕作为投诚士兵回到了家乡。
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魏伯福一直在壶天的那个小山冲里平静地生活着。他说,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少年时期生活的磨难,如果他没有亲历那段外族侵辱的岁月,他就不会对祖国、对如今的富足生活产生那么浓烈的感情。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4-11-19 11:53:3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