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顾西南半壁,纱厂寥寥无几家。无论前方将士,无论后方民众,均有赖吾等接济。在这紧急时刻,多增加一分生产就是多增加一分国力,我们应从速完成建厂任务,努力增加生产。”抗战时期,申新纱厂总经理李国伟鼓励工人生产的话语,至今仍完整地保留在福新申新大楼的墙壁上。
近日,记者跟随中央统战部“百年路·同心筑”主题采访团,来到了这个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的申新纱厂旧址——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它的前身是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1938年自武汉迁建至此,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抗战工业遗产。
站在今天的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门口,向南便可望见陇海铁路上川流不息的列车。80多年前,以申新纱厂为代表的爱国民族工业正是经由这条铁路自武汉等地西迁至宝鸡,在这里建厂复工、支援前线的。
内陆城市如此之多,为什么选择了宝鸡?从客观上来说,宝鸡在当时仍处于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与武汉等地相比有更加安全的生产环境。而另一方面,西迁宝鸡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广泛影响与推动支持。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管委办主任王敏说,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接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在武汉会战初期,成功动员了武汉64家企业内迁,其中21家迁入陕西,荣氏家族企业申新第四纺织厂、福新面粉厂等15家企业在宝鸡落地生根。
据王敏介绍,1938年8月16日,内迁的第一批机器设备被运出武汉徐家棚火车站,发往宝鸡。此后,申新和同属于荣氏家族的福新面粉厂两厂先后发出21批物资。
几乎就在第一批设备踏上迁往宝鸡之路的同一时段,8月26日,由路易·艾黎等人发起,以保存中国的工业生产火种为主要目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设立了第一个派出机构:西北区办事处,地点同样是在宝鸡。
“中国工合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支持。”王敏说,抗战期间,毛泽东曾两次在延安接见艾黎,周恩来也在从重庆返回西安的途中,多次与艾黎交谈并指导工作。也正是因为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紧密关系,工合西北区办事处承担起国际社会援助陕甘宁边区的重要任务。据工合运动发起人之一的卢广绵生前统计,从1939年到1943年,西北区办事处累计把工合国际委员会的250万元捐款送到延安事务所。
而迁移至宝鸡的申新纱厂,经历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建厂复工历程。没有电源,就租来一辆蒸汽机车头,以火车头发电带动纱锭运转;没有水源,工人就自发打井取水;没有厂房,就重新建起14间平房……1939年8月9日,2000个纱锭开始试生产,申新纱厂终于在宝鸡复工。
1939年1月19日,日军飞机首次轰炸宝鸡,防空形势日益严峻。申新在不得已之下,决定修建“窑洞工厂”。
“这一想法还得到了艾黎的肯定。艾黎认为修建窑洞工厂是抵御日军侵略的好方法,他还提出可以参照斗鸡台隧道的地质资料进行施工。”提及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王敏说道。
经过艰难曲折的修建,1941年2月底“窑洞工厂”全部竣工。窑洞中条件艰苦,粉尘、噪声不断,工人们却毫无怨言地在日机的轰炸声中生产军需民用物资。
在紧张的局势和战争的炮火中,无论是申新还是工合都全力支持抗战,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里得到深刻的体现。
时过境迁,精神不灭。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不断鼓动工厂向南迁,但响应者寥寥,许多中共地下党员也受到申新纱厂领导者的保护。新中国成立后,申新纱厂是第一批响应公私合营的企业。
走进今天的申新纱厂旧址,穿行在饱经沧桑的地下“窑洞工厂”,能感受到当年的民族工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出爱国精神与工业精神的动人篇章。(人民政协报全媒体记者 王亦凡 赖仁杰)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1-10-28 15:11: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家书的民族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