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振
顾振,原名增福,别号真火,化名秦之胥、王寄安、顾一,生于1913年上海浦东召稼楼镇顾家宅(今属闵行区浦江镇东风村)。他少年时期崇尚正义,立志报国,早年面对强敌入侵,投笔从戎,自建抗日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辗转于上海闵行、青浦、松江等地,与日伪进行顽强的斗争,成功策动召稼楼起义,书写了浦东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
夫妻恩爱
《结婚周岁纪念寄佩妹》
佩妹乎:愿汝不以我为没出息之郎,愧我清风两袖,无以奉报于君前,所能呈现者,唯此一小册而已。然愿汝能珍视之,因此小册即余之心也。
余无多金,不能赡养君,使君能稍度安适之生活,然古之佳话,传之于捣杵为生之梁鸿,荆钗布裙之孟光;而豪富之门,每多勃溪,爱情与金钱,每有不能并存者。然则二者不可得兼,则宁舍金钱而取爱情者也。质之吾妹,以为然否?
余与佩妹结袂经年,在此岁月中,遭遇时艰,妹随余流连颠沛,艰苦备尝,糟糠之妻,洵非虚语。惟念佩妹系出名门,遭此困厄,衷心不安。但佩妹反不以为苦,时以忍苦节约,为求进步,争取成功相策勉。此亦足为我等自慰自豪者。结婚周岁之夕,余又在客中,愧无以报佩妹,爰吟新诗十章。愿妹读之,亦可作一会心之微笑乎。
顾振与爱人秦之佩
在这本《结婚周岁纪念寄佩妹》中,顾振以一篇篇充满诗意的短文,回顾了夫妻俩新婚一年来无限的甜蜜和不尽的思念。同时,因顾振忙于抗战斗争而疏于照顾家人,借此机会表达他对妻子深深的歉疚之情。
顾振和秦之佩初次相逢是在1936年冬天,当时秦之佩刚从三林小学毕业,顾振当时已在陈行小学执教,兼办民众教育馆。1940年春,顾振与秦之佩订婚,同年12月初,两人正式结为夫妻。婚后两人说不尽的甜情蜜意,每天晚上一起看书,如《两地书》《延安归来》《西行漫记》《论持久战》《新女性》等等。在顾振的抗日思想的影响、熏陶和带动下,秦之佩由害怕革命转变为同情革命、参加革命。
顾振与爱人秦之佩
顾振在《结婚周年纪念寄佩妹》中写道:“记得您是个圆圆的脸蛋,扎着童话的头发,斯文里带着活泼,庄重中有着悠闲,这是个多么美丽的姑娘啊!从旁人口中打听到这是秦家的佩佩。二年后的冬天,特邀您来参加踢毽比赛,结果是您夺得了我手制的锦标,从此您又加上个‘踢毽大王’的雅号。我记得您踢完后坐在楼头休息,您那红润的面孔和那灵巧的脚头,到如今我还记得,永远地记得!”
兄弟情深
顾振在太仓师范读书期间,常与弟弟顾忠保持通信。其中一封1932年4月29日的信中,顾振对顾忠提出的“在校的态度怎样”“生活”“思想”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1941年8月,顾振、顾忠在江东中学相遇合影,顾振在照片的背面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兄弟两人在沪相聚之机极少,比以年来漂泊,天各一方,虽手足情深,仍集散无常,此次向弟奉命潜赴沪渎受训,余亦以诸友好之招乘暑期到沪,不期相值于江东中学,即拟合摄一影,留作艰苦生活中之纪念,并示团结合作之决心,他日我等事业如有可成,当以此为证,亦为苦难中之一段佳话也。”这一年,顾振28岁,顾忠22岁。
最后一封家书
1942年1月1日,顾振与家人团聚后再次奔赴前线。1月23日,顾振给妻子发来最后一封家书。同年2月,顾振烈士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9岁。
顾振给妻子寄去的最后一封家书
在顾振去世后,顾振的二弟顾忠、三弟顾造福,顾振的女儿顾慧娜继承遗志,相继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都在部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责任编辑:高杨 最后更新:2022-07-16 10:34:1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