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是在14年抗战的硝烟和战火中锻造出来的,也是我们在各个时期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之一,是各行各业拼搏进取、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撑。自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以来的80年中,抗战精神在江苏大地上浸染着、升腾着、闪耀着、成长着,焕发出一种无穷的力量,成为一种历史的传承与文化上的自觉,永远激励着8000万江苏儿女向前进,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而奋力拼搏。
民众鲜血唤醒了江苏儿女的抗争精神
1937年“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蓄意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把战争的矛头直指中国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并派出飞机轰炸南京城。特别是在11月12日上海沦陷后,侵华日军就急不可耐地兵分三路合围南京,先后侵占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地,江南一带的老百姓陷入了灭顶之灾。此后,日军又侵犯苏北各地,并制造了一系列惨案。
侵华日军在侵犯江苏的8年中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江苏儿女奋起抗争,虽然这种抗争当时并没有胜算,接连失败,但恰恰体现了宁死不屈、不畏强暴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等方面的抗战精神。特选择几例为证:在常州,前北岸惨案中遇难的钱叔陵先生,其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至今仍被传为佳话。1937年11月29日,常州沦陷当天中午,日军闯入前北岸8号的钱叔陵家时,他仍在堂屋中摆列香案、烧香念经,并正襟危坐,与日军进行书面交流,丝毫不惧怕法西斯军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曾强迫19岁的汽车司机梁志成,驾车将满载弹药的车开到下关江边去。梁知道这是用来集体屠杀我同胞的弹药时,就突然停车,并在驾驶室里用双手死死掐住押车的日本军官的喉咙。车厢里的日本士兵发现后,跳下车来用刺刀往他身上乱戳,他最终倒在血泊之中。苏醒后,他爬回了家,知道自己伤势过重活不成了,便告诉姐姐:“我是被日本人杀害的,我死也没有帮助日本鬼子做过一件事。” 类似这样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场面,在汉中门、中山码头等地都曾出现过,在敌人的机枪和屠刀面前,许多同胞高喊口号、怒骂日军,甚至赤手空拳、夺枪拼搏,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江南苏北大地永远铭记新四军抗战精神
无论是在江南,还是在苏北,新四军永远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有着“铁军”的称号,新四军与这块红色的故土有着不解之缘和厚重情谊,其抗战精神深深地铭刻在江苏大地上。
1938年夏,新四军先遣支队和第一、二支队奉中共中央的命令,扬鞭策马,东进茅山,开辟了茅山根据地(苏南抗日根据地苏皖地区),取得了在江南抗日的立足点。他们发动民众,受到了人民的拥护与爱戴。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新四军在民众的支持下,在日伪的心脏地区立足生根,发展壮大,演出了一幕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活剧。据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统计,苏南地区5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其中7000多人为国捐躯。苏南抗日根据地抗击和牵制了日伪军10多万人。苏南军民在5000多次的英勇作战中,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
在苏北盐城市的建军路上,有一个被盐城人称为“大铜马”的雕塑。这座高4米、长3.8米、重3259公斤的大铜马,背上是一个跃马扬鞭的新四军战士形象,仿佛督促老根据地人民永远奋勇向前。的确,当年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刘少奇、陈毅、谭震林、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江苏大地上,留下了许许多多抗日的佳话,永远激励着江苏人民。
皖南事变后,1942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巩固和建设华中根据地。据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展出的资料显示,新四军对日伪军作战2.46万次,毙伤俘日伪军41.79万人,建立了苏、浙、皖、豫、鄂五省的8个抗日根据地,光复国土25.3万平方公里,主力部队由建军初期的1.03万人发展到21万人,地方武装9.7万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共有8万余名新四军将士英勇献身,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斗转星移,时光已跨越了近80年。新四军当年浴血奋战的红色土地上,抗战精神仍然通过各种方式被传承着、光大着。镇江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淮安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泰州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南通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常州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苏州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泰州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曲江楼等,这些新四军抗战旧址上建立的纪念馆,仿佛是铭刻在江南苏北熠熠发光的一枚枚红色印记,成为构筑在江苏大地上的一座座红色基地,永远向人们传颂着新四军的抗战精神。
新时代发扬光大伟大的抗战精神
到过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的人都知道,那里有一个世界吉尼斯记录之谜——会吹军号的纪念碑。传说是一位姓王的新四军小号手曾牺牲在茅山根据地,人们为此产生了很多的联想和假设。军号声好像时时刻刻提醒人们,要永远继承抗战先辈的抗战精神,继续奋发作为,把国家建设好,把江苏发展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进。
抗战精神的内核就是16个字: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战争年代,我们的先辈靠此精神内核战胜了日军,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可以输但不服输,可以流血牺牲无所畏惧,勇于抗争不怕失败,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今天,同样需要具有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虽然敌人变了,任务变了,环境变了,但不服输的精神不能丢,不怕困难的意志不能软化,勇往直前的动力不能减弱。
当今时代,抗战精神被江苏人传承发展为新时期的精神。如“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江苏精神,也体现了民族气节、气概和必胜信念。此外,“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华西精神等,都是对抗战精神在新时期的一种延续,一种诠释。在江苏,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先进典型迭出,一批批全国道德模范不断地涌现。他们以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方面的模范事迹,感染、感动和带动着江苏儿女;他们在各行各业里用自己的行动,共同实践着新时期的抗战精神,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不断地拓展前行。
(作者为常州大学教授、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3-18 09:04: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