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京山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
2022-11-08 16:46:30  来源:京山档案  点击:  复制链接

  一、调研工作概述

  2005—2008年,中央、省、市、县党史部门统一开展抗战课题调研工作。县成立抗战课题领导小组,县党史县志办组成调研专班,承担该项调研报告的史料征集和撰稿工作。调研专班在湖北省档案馆查阅、复印历史档案300卷;在县史志办、档案馆、民政局查阅历史文献资料300余篇;召开全县新四军老同志座谈会、敌机轰炸京山城见证者座谈会,获得见证者证言材料。执笔者深入研究史料,认真撰写综合调研报告,2006年12月完成初稿。2007、2008年,根据上级意见两次修订。

  综合调研报告获得的主要资料有:1946年2月湖北省政府社会处、统计室合编《湖北省第三区人口伤亡统计表》、《湖北省第三区难民统计》,1939年《抗战两年来湖北省人民迁移估计表》,1945年京山县政府《京山县抗敌伤亡人民调查表》、《京山县抗战殉难入祀忠烈祠烈士姓名清册》,京山县新四军研究会编印《京山县新四军人员名录》,抗战前后湖北省政府人口统计表,1946年2月湖北省政府社会处、统计室合编《湖北抗战损失统计》,1939年湖北省政府编印抗战两年来损失统计。除历史档案资料外,还从《京山县志》、《中国共产党京山县历史》、《新四军第五师抗日战争史稿》及见证人证言中获取大量史料。本报告涉及地域为1937年7月京山县行政区域,其中多宝湾、拖船埠现属天门市,长滩、东桥现属钟祥市。本报告所采用重要数据一律以当时原始统计资料为据。本县各项财产损失数据,依据《抗战期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表》、湖北省抗战课题组《湖北省抗战课题财产损失各类项目的统计和折算所依据的资料及计算方法》进行统计计算。具体计算方式是:以1937年7月物价指数为1,其他时间法币价值统计各项财产损失数据,均除以此时相对于1937年7月物价指数增长倍数,最终折算为1937年7月法币价值。

  二、京山县自然条件和抗战爆发前后社会经济状况

  京山县位于湖北省中部,大洪山南麓,汉江东岸,江汉平原北端,地势地貌由西北山区、中部丘陵向西南平原过渡。自东北而西南,漳水、富水、京山河、永隆河依次由西北向东南流过,境内有宋(河)应(城)、皂(市)钟(祥)、汉(口)宜(昌)三条公路,县城东距省府武汉130千米。京山县北与随县接壤,东与安陆、应城交界,南连天门、潜江,西交荆门、钟祥,有汉江江堤45千米,今天门市拖船埠、多宝湾,钟祥市长滩、东桥等地,解放前一直为京山辖区。

  京山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全年日照充足,雨水丰沛,平均降水量1020至1150毫米,适宜农业生产,盛产水稻、大小麦、豆类、棉花、玉米。县北多山,植被葱茏,阔叶树、针叶林、灌木丛混交遍布,动植物种类多样,境内石灰石、硅石、白云岩、重晶石等矿产蕴藏丰富。

  京山人文积淀丰厚,县治历史悠久。以京山屈家岭遗址命名的“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代表。京山境内绿林起义,导致西汉末王莽新朝解体,东汉建立。其建置历史,东周属楚,秦属南郡,西汉设云杜县,东汉后设云杜、南新市、新阳、新市、富水、角陵、盘陂等县,隋代始以“京山”名设县,北宋前县境南北分设县治,宋乾德二年(964)京山南北合一统辖今域。

  抗战爆发前后的京山,版图面积3905平方千米。1936年10月设4区,县西部为一区(驻官桥),北部为二区(驻宋河),东部为三区(驻源泉),南部为四区(驻永隆),下辖60个联保,县政府驻城关镇。后因日军入侵,县府迁往县北部山区六房咀,在三阳设置乙种区署,仅在三阳、龙鹤(今绿林镇)、杨集一带设9个乡公所,勉强推行政令。同时,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先后建立京北县、京(山)安(陆)县、京(山)钟(祥)县、天(门)京(山)潜(江)县等四块县级抗日民主根据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国民党京山县政府迁回城关,全县划为32个乡镇。

  抗战前的京山,社会经济结构以农业、手工业和城镇商业为主。1934、1935和1936年,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粮食种植面积增加,手工业自给自足,城镇商业趋于繁荣活跃。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54万亩,战前粮食总产量30400万斤,棉花产量349.6万斤。战后粮食种植面积减至101万亩,粮食总产减至10179万斤。1936年,京山商店铺面约2700余家,宋河、城关、永隆等镇商贸繁荣,富水河、京山河、永隆河水运活跃,常年有木帆商船600余只,高峰时达900余只。战后1946年,京山商铺减至926家,市场萧条,交通阻塞。战前,京山有完全小学6所,联保小学74所,战时及战后,仅存小学5所,在县北建立初级中学1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夺了京山人民生存发展与享受和平生活的权利。

  三、日本侵略军在京山的主要罪行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上海、南京、徐州相继沦陷,武汉告危。1938年夏秋之际,中日两国军队展开武汉会战,侵略者的魔爪开始伸向京山。

  空袭轰炸京山

  1938年8月29日,日军出动飞机57次轰炸京山城,将千年古城夷为废墟,共炸死2000余人,炸伤3000余人,绝96户,城区1165栋公民房炸塌,京山城内明代牌坊及文昌阁、紫霄宫、万寿宫等数以百计的古代建筑文物被毁(《侵华日军在湖北暴行录》第241~246页,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在当时湖北省政府敌机轰炸伤亡统计表中,京山死伤人数(仅为不完全统计)在全省各区县中列第三位,排于武昌、宜昌之后(《日军飞机轰炸湖北示意图表》,民国二十八年七月湖北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制)。1938年10月21日上午9时,日军出动飞机8架空袭京山北部重镇宋河镇,对该镇进行轮番轰炸,炸毁房屋100多栋,死伤300余人,杨家树防空洞炸塌,躲藏洞内的70余人全部遇难(《京山县志》第50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

  进攻占领京山,屠杀百姓

  1938年10月下旬,日军侵占武汉。不久,应城沦陷,国民党应城县长鲍佛田率部转移京山孙桥花苑台,兼任京山县长,京山县属机关撤至花苑台。11月4日,日军进占皂市,随后侵占京山罗店、宋河。1939年1月16日,日军八目联队从宋河出发,经天王寺进攻京山县城,张自忠33集团军38师樊伦山团力战不支,退至孙桥,京山县城沦陷。同月,日军在京山设立维持会,袁子和任会长。1月18日,日军进攻孙桥,遭樊团迎击,击毙日军200余人。是年2月某日,日军进攻雁门口,先用飞机轰炸村落,然后进行搜索,将躲藏于山洞中的60余人全部杀害(1990版《京山县志》第509页)。当天,日军骑兵窜至京山下洋港西陈家桥,用机枪扫射河坡地道,躲在里面100多民众被杀死(1990版《京山县志》第509页)。日军沿汉宜线、襄河、宋应线全面进攻,孙桥守军与敌相持月余,后在黑冲受挫,樊团负出重大牺牲后撤出京山。同时,日军首次进攻大洪山,京山三阳店陷落,京山全境沦陷。日军进攻京山,烧杀抢掠,许多无辜百姓惨遭杀害,大量民房被烧毁。日军进占的城镇及沿进攻路线20至50华里民众避难逃亡,造成大量难民。

  修筑工事,强征劳工

  日军占领京山全境后,先后在宋应公路的罗店、贾店、宋河、三阳,皂钟公路的九里岗、永兴、城关、孙桥,汉宜公路的钱场、雁门口、杨浲、永隆河等地修建据点。日军肆意拆毁民房,强征大量劳工,修筑碉堡。在宋河镇,日军、伪军、平民集中划为三个相互隔离的区域,将镇内居民赶出,在北门一带搭茅棚居住。日军强征大量本地劳工,在宋河修筑钢筋水泥工事,开挖长一华里的交通壕(熊学春的证言,采访人黄述振、李甫清,原件存京山县史志办)。在三阳,日军在光武岭修建营房,拆毁刘堰、王畈等地民房73栋321间,杀害民众32人,杀死耕牛87头(1990版《京山县志》第509页)。

  “扫荡”抗日根据地

  日军占领京山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先后建立起京北、京钟、京安、天京潜等四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日军对这些根据地经常进行“扫荡”。1939年初,宋河日军“扫荡”“应抗”根据地丁家冲、天王寺。1939年6月中旬,日军第40师团“扫荡”大洪山,并向长寿店进犯,驻京山六房咀一带的守军第29集团军四个师阻击日军,凭险死守,在酷暑下激战七天,日军师团长天谷被击伤,敌人伤亡近200人,第29集团军伤亡3000人(1990版《京山县志》第506页)。1939年10月13日,驻应城日军第26旅团旅团长奈良晃少将率日军300余人、伪军400余人偷袭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驻地新街,李先念率部给敌以重创,日军使用化学武器毒瓦斯(《新四军第五师抗日战争史稿》第63~67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1939年12月5日,日军1500余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分五路“闪击”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司令部驻地京山马家冲,新四军成功突围后,日军在马家冲烧毁民房百余间(《新四军第五师抗日战争史稿》第77页)。1940年10月3日至10日,日军聚集兵力3000余人,对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驻地八字门进行为期一周的大“扫荡”,在石板河、丁家冲、天王寺、熊家滩、八字门一线30华里地带分区“扫荡”,全线纵火,烧毁民房千余间(《中国共产党京山历史》第96页,京山县党史县志办公室编)。1942年8月某日,京山城日伪军在水峡口墙院子湾包围京山县六合区区中队,手枪队指导员程子让及区中队20余人全部被日伪军杀害(《中国共产党京山历史》第179页,京山县党史县志办公室编)。1942年10月,日军调集皂钟路、汉宜路沿线据点之敌千余人,分12路“扫荡”罗桥地区。1943年3月29日,日伪军500余人袭击驻京南方家岩子吴岭区委和五师43团一个连,杀害区委书记黄连等27人(《中国共产党京山历史》第175页,京山县党史县志办公室编)。

  奸淫妇女

  仅丁家冲一处,遭日军轮奸就有10多人,或轮奸致死,或轮奸后杀害,或被逼自杀。县城白衣巷廖家新娘遭日军奸污后自尽,滴水寺张某之妻被7个日军轮奸致死,上岭刘某之妻被日军轮奸后用刺刀将腹中胎儿挑出放在堂屋桌子上,刘与日军拼命被杀死(1990版《京山县志》第509页)。

  “以华制华,以战养战”,勒索掠夺财物 武汉沦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倍感兵力不支,物资供应匮乏,遂在占领区大力推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政策。1939年1月,日军在城关建立维持会,1941年春改为伪“京山县政府”,袁子和任伪京山县长。日军在重兵驻守的宋河镇建立维持会和宋河特别区政府,汉奸董仁甫、王老四先后充任会长和区长。日军在全县据点建立伪保安团和伪军中队。在京山城关,日军“宣抚队”全权对伪政府发号施令。日军通过汉奸、伪政权控制地方,残害抗日军民,收取税费,征收掠夺粮食等重要物资,千方百计榨取京山人民财物,并对抗日军民实施物资封锁禁运。最为突出的是利用食盐垄断,控制人民,勒索粮食。伪京山县政府设“皇军食盐专卖所”,禁止食盐运销。屈场乡百姓3人赴应城买盐20余斤,被日军杀害(《京山县抗战史料》,省档LS3-5-5495)。1939年3月,县城日军从附近农村抓来32人,指称是盐贩子,拖到县城南园,要这些人自己挖坑,然后全部推入坑中活埋(1990版《京山县志》第509页)。宋河居民熊学春回忆:当时在敌据点宋河,全区的人都要到此排队购盐,每人每次只能买盐1斤,每天排队购盐的四方民众多达三、四百人,老百姓一斗米(30斤)只能换购食盐一斤,且买回的盐都是乌色劣质盐。因日伪严控食盐,许多百姓常年淡食。仅食盐控制一项,京山大量粮食被日军掠夺。

  四、人口伤亡情况

  日军入侵京山,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产生大量亟待救济的灾民、难民。

  (一)直接伤亡

  轰炸死伤:1938年8月29日,日军轰炸京山城,死伤5000余人,其中死2000余人,伤3000余人,绝96户。日军飞机轰炸宋河,死伤300余人,其中被炸塌的杨家树洞70余人全部遇难。京山县居民因敌机轰炸死伤5300余人,其中死约2150人,伤3150人。

  抗敌阵亡:日军铁蹄踏进家园,京山军民奋起抵抗,他们或在国民党军队,或在新四军第五师,或在广大敌后地方游击队,或为区、乡、保公务人员,或为普通百姓,英勇抗敌,献出了生命。据现京山县民政局烈士名册和《京山县新四军人员名录》,在册烈士共900余人,其中抗日牺牲京山籍新四军部队和地方武装、工作人员630人(《京山县新四军人员名录》第3~71页)。据民国三十三年(1944)京山县政府《京山县抗战殉难入祀忠烈祠烈士姓名清册》,其中抗日阵亡军队及地方人员烈士187人(《京山县抗战殉难入祀忠烈祠烈士姓名清册》,省档LS3-5-5801)。又据民国三十四年十二月京山县政府《京山县抗敌伤亡人民调查表》,其中直接标明抗日死亡京山地方武装、公务人员、普通百姓94人(《京山县抗敌伤亡人民调查表》,省档LS3-1-784)。抗日战争中,京山县牺牲有名有姓登记在册英烈共计911人。

  日伪“扫荡”、袭扰,屠杀无辜百姓:日军在进占京山“扫荡”根据地过程中,奸掳烧杀,无恶不作,不胜枚举。日军在雁门口“扫荡”屠杀60余人,在下洋港西陈家桥用机枪扫射杀死100多人(1990版《京山县志》第509页)。1939年3月1日,日军袭扰三阳陈家冲,将陈天清等8人捆于木梯上当作刺杀靶子活活捅死。同年春,日军在三阳修工事杀害居民32人(1990版《京山县志》第509页)。1939年3月,日军活埋32名被指为“盐贩”的乡民。1940年10月下旬,日军“扫荡”八字门,八字门中湾一家10口人躲在山洞,被日军全部烧死。1941年春,乡民三人赴应城购盐20余斤,竟被日军山丸部队长判处极刑(京山县长曹勖著《京山抗战史料》)。同年10月,曹武墩子河村村民邓国振、唐朝坤、唐朝国、唐朝奎、桂苟儿赶驴到应城潘家集做生意,被日军捉住杀害。朝国、朝坤是唐家两个儿子,尸体弄回来一块门板摊一个,乡亲们见了无不伤心落泪(王佐昌的证言,采访人黄述振、李甫清,存京山县史志办)。据老人们回忆:日军经常在宋河雨大岭下杀人,人们遂称此地为“杀人洼”。1944年,日军一次捉住村民60多人,用刺刀、军刀刺杀砍杀,村民全部遇难。老人们回忆,日军在宋河盘踞七年,在杀人洼杀害乡民不下500人,以致山上豺狼常于夜间泅过富水河到杀人洼争吃尸肉(熊学春的证言,采访人黄述振、李甫清,存京山县史志办)。1945年1月,美国航空第14总队袭击武汉日军,一架小型战斗机受伤,飞行员莫浩南上尉跳伞降落在京山官桥南一千米地方。地方游击队及群众奋勇相救,藏匿民间数日。日军千方百计搜索,杀害乡民10余人,但无一人告诉飞行员下落。后百姓将飞行员安全送往老河口转送后方(《京山县抗战史料》,省档LS3-5-5495)。仅上述列举的个案,日军通过“扫荡”、清乡,杀害无辜百姓750余人。

  1945年下半年至次年上半年,日军投降,国共和平谈判,国民党县政府还治县城,环境相对安定,遂有条件对整个抗战时期人口伤亡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京山县政府于1945年6月、12月、1946年初,填表上报省政府社会处、统计室汇编、核实,发布较为全面的抗战人口伤亡统计。据民国三十五年(1946)二月省政府社会处、统计室正式公布《湖北省第三区人口伤亡统计表》,在整个抗战时期,京山全县男性伤亡7224人,女性伤亡4024人,幼童213人,不明125人。综上所述,抗战期间京山人民直接死亡5436人。其中男性死亡3227人,女性死亡1969人,幼童死亡115人,不明125人;重伤合计3032人,其中男1861人,女1132人,幼童39人;轻伤合计3118人,其中男2136人,女923人,幼童59人。京山县共计死伤总数为11586人。(《湖北省第三区人口伤亡统计表》,省档LSA2.24-18)

  (二)间接伤亡

  间接伤亡是指因战争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包括伤残和病故的被俘人员、难民、灾民、劳工。

  日军侵略,造成大批灾民、难民、贫民。日军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百姓恐惧万分,纷纷逃离家园。京山城被炸和日军进攻京山,城内数千居民纷纷逃离县城,许多居民逃往京山北山。宋应、汉宜、皂钟公路沿线及附近百姓,在日军进攻或“扫荡”时均纷纷出逃,抗战时期京山城乡居民几乎都有逃亡的经历。日军入侵造成交通阻断,商贸凋敝,田地荒芜,大批难民亟待救济。据湖北省政府1939年《抗战两年来湖北省人民迁移估计表》记载,从1937年7月至1939年6月两年间,京山人口概数为488000人,因敌入侵迁移人口53700人,迁移人口占原人口的11%,这是指背井离乡迁移的人数,不包括日常百姓为躲避日军逃离的所有灾民(省档LS3-1-812)。据1946年2月湖北省政府统计室统计:抗战时期,京山县共有灾民难民341394人,其中男180697人,女160697人。灾民难民人数中,必需救济人数52189人,其中男25127人,女27062人;可以工代赈人数19375人,其中男9967人,女9908人。(《湖北抗战损失统计·湖北省第三区难民统计》,省档LSA2.24-18)

  日军占领京山,导致京山县总人口急剧下降。1936年,京山人口483279人、102929户。据《京山县志·人口变化》和1947年湖北省政府出版《湖北人口》记载,1946年京山人口339926人、81058户,人口锐减143353人,户数减少21871户。(《湖北人口·各县市局现在住户口总数》,省档LS3-2-2237)这一人口减少数字是十分惊人的。据《湖北各县人口报告登记册》,战前1934、1935和1936年,京山人口统计数都在48万左右(《湖北各县人口报告登记册》,省档LSA2.23),战后是33万左右。1948年6月全县解放,京山人口密集区域多宝湾、拖船埠等地近5万人划归天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京山人口29万。分析京山人口急剧下降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国民政府正式统计公布有5436人被日伪直接杀死,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被日伪杀害人数则有可能被国民党政府填报时忽略,实际屠杀死亡人数可能大于此数;二是因为日军入侵,京山大批难民逃亡、迁移、死亡,人口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呈负数,京山人口骤降。

  五、财产损失情况

  日军入侵,使京山社会财产、居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湖北省政府1939年对抗战两年来各县、区财产损失统计,为我们了解研究当时财产损失具体情况提供了便利。后来由于局势动荡,京山县政府偏居北部山区,县、区、省政府再没有统计以后各年财产损失情况。战后,湖北省政府组织各区县上报抗战时期财产损失情况,并由省政府统计室、社会处编印全省抗战损失统计册,这使我们对本县整个抗战时期财产损失有一个总体把握。根据有关材料统计,抗战期间,京山社会财产损失1376.39万元(1937年7月法币价值),居民财产损失10764.70万元(1937年7月法币价值),共计12141.09万元(1937年7月法币价值)。分述如下:

  (一)社会财产损失

  根据京山抗战历史实况和现存历史档案统计资料,课题组将京山社会财产损失内容归并为公营农业、财政税收、机关及公共事业(含教育、文化、县属机关及社会公共事业)、商业等类别,分类反映社会财产直接或间接损失状况。

  1.公营农业损失。据《湖北省公营事业财产损失统计·农业部分》,京山县公营农业直接损失12680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依据湖北省抗战课题组2007年6月编印的《抗战期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表》,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除以1946年2月物价指数增长倍数2567.95,下同)为4.94万元,其中房屋损失500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下同)、器具损失10万元、农产品损失7000万元、林产品损失5000万元、水产品损失10万元、农具损失90万元、牲畜损失70万元,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分别为1900元、39元、2.73万元、1.95万元、39元、350元、273元。

  2.财税损失。日伪政权通过各种税费掠夺社会财富,而民国县政府只能在六房咀附近几个乡推行政令,各项财税收入锐减。现根据湖北省政府抗战两年来各项税赋损失统计表中有关京山数据,列表如下:

抗战两年来京山县财税损失统计表 单位:元

类 别

两年

损失

共计

1937年7月至

1938年6月

1938年7月至

1939年6月

应征数

实征数

损失数

应征数

实征数

损失数

田 赋

174434

115149

56782

58367

116067

116067

契 税

13034

12220

11188

1032

12220

218

12002

田亩捐

126707

101072

60276

40796

101072

15161

85911

商铺捐

8346

4824

528

4296

4284

774

4050

堤工捐

17444

11515

5678

5837

11607

11607

土地清查

收入

80492

50536

20580

29956

50536

50536

田赋附加

102852

84867

41422

43445

84867

25460

59407

契税附加

6840

5610

2750

2860

5610

1630

3980

屠牙附加

6532

5375

2598

2777

5375

1620

3755

公学产租课

2820

2400

1180

1220

2400

800

1600

杂项收入

70042

57504

27712

29792

57504

17254

40250

合 计

609543

451072

230694

220378

451542

62917

389165

  上表以1939年7月法币价值计算,引自《湖北省抗战两年来田赋、契税、田亩捐、商铺捐、堤工捐、土地清查收入、田赋附加、契税附加、屠牙附加、公学产租课、杂项收入损失统计表》(湖北省档案馆LS3-1-812)。

  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因为日军入侵,京山财税收入损失惨重。抗战两年来各项税费合计应征902614元,实征293611元,实征数仅为常年应征数的33%;两年共计损失609543元,其中田赋、堤工捐、土地清查收入在抗战的第二年度征收数为零,分文也未收到;1937年7月至1938年6月实征230694元,次年同期征收62917元,比上年再次大幅度减少167777元。抗战两年来上述各项税赋损失609543元,平均每年损失304771.5元,按此平均数计算,抗战八年京山县上列各项财税共计直接损失2438172元(1939年7月法币价值)。依据湖北省抗战课题组2007年6月编印《抗战课题调研工作学习参阅资料》中《抗战期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表》,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除以1939年7月物价指数增长倍数2.03),抗战八年京山县上列各项财税共计直接损失120.11万元。县境被日军占领,县政府不能有效组织税赋征收,财税被日伪掠夺,政府入不敷出,举步维艰,不能正常运作,更无力顾及社会民生,县政府每年多靠中央政府各项转移拨款资助度日。

  3.县属机关及公益事业损失。日军轰炸京山县城,县属机关及公益事业单位公共房屋、设施被大量毁坏。机关中途搬迁,人员疏散,以及转驻六房咀后机关公共房屋建设,必要办公器具、设施添置,都需耗费钱物。据1946年2月湖北省政府《湖北抗战损失统计》:抗战时期,因日军轰炸、焚烧、掠夺,京山县属机关直接损失建筑费9326万元,器具费1033万元,医药用品26万元,其他114万元,四项合计10499万元;全县公共事业机构公共房屋直接损失825栋,价值2162519万元(《湖北省第三区房屋损毁统计》1946年2月制表,省档LSA2.24-18)。县属机关及公共事业机构直接损失共2173018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依据湖北省抗战课题组2007年6月编印《抗战课题调研工作学习参阅资料》中《抗战期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表》,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除以1946年2月物价指数增长倍数2567.95)为846.21万元。京山县属公共机关间接损失共计为505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其中迁移费326万元,防空设备费137万元,疏散费42万元。(湖北省《县属机关财产损失表》,省档LSA2.4-18)

  此外,日军轰炸、“扫荡”、拆屋构筑工事,造成京山县城乡多处珍贵文物被毁,其损失无法估算。

  4.商业损失。战前,京山商业繁荣。全县有城关、宋河、永隆三大商贸中心和96个集贸市场。宋河镇为京山北部物资集散中心,粮食、山货均在此集散,尤以桐油、木梓油、蚕丝、猪鬃最为著名,辐射四乡,素有“九个三十里赶宋河”之称。民国二十六年(1937),宋河镇有商户763家,常年停港船舶250多只。京山城关为京山中部商贸中心,以粮食交易为大宗,民国二十六年,商户多达700多家,并成立京山商会和各行业商会,向全县各乡批发商品,常年停港商船150余只。永隆河镇是京山南部商贸中心,有商户200余家,往来船只200多只。此外,京山东北部坪坝、京山汉江边多宝湾,商业贸易也颇为活跃。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共有杂货、疋头、药铺、银楼、粮行、花行、油行、染坊、当铺、屠宰、勤行、饭馆、酒店共2700家。

  日军飞机对京山、宋河等城镇的轰炸和对京山城乡的侵占,致使许多商户倒闭,水运、陆路交通中断,商业萧条。日军轰炸京山城关,城中300多家商店被毁。日军侵占京山后,城关、宋河、永隆许多商户停业逃亡避难,商业损失惨重。据1939年湖北省《抗战两年来各县市商店损失总表》统计,1937年7月至1939年6月,京山商店损失共计267万元(1939年7月价值),其中直接损失195万元,间接损失72万元。直接损失中,房产损失500栋75万元,资产损失120万元,平均每年直接资产损失60万元(1939年7月法币价值)。间接损失中,资产损失65万元,迁移费损失7万元,平均每年间接资产损失32.5万元(1939年7月法币价值)。(《抗战两年来各县市商店损失总表》,省档LS3-1-812-3)商业房产为一次性损失,资本营业收益等资产损失为历年都有的重复性损失,这还不包括在和平年代资产滚动扩展增值。

  战后,京山县政府于1946年10月向省政府填报下表:

  京山县商业概况调查表

类 别

全县商店数(家)

资本总额

(法币元)

营业总额

(法币元)

毛利总额

(法币元)

纯利总额

(法币元)

总 计

926

253900000

365000000

109500000

73000000

疋头业

120

3600000

50000000

15000000

10000000

广货业

105

31500000

40000000

12000000

8000000

杂货业

105

31500000

40000000

12000000

8000000

五金业

127

10800000

20000000

6000000

4000000

油 业

173

51900000

70000000

21000000

14000000

盐 业

32

21600000

40000000

12000000

8000000

山货业

120

4000000

5000000

1500000

1000000

酒 类

125

12300000

20000000

6000000

4000000

旅栈业

75

22500000

30000000

9000000

6000000

熟食业

106

31800000

50000000

15000000

10000000

  上表截止日期:1946年4月30日

  填报机关:京山县政府;填报时间:1946年10月;填报人:高启奎 董全志(《京山县商业概况调查表》,湖北省档案馆LS2-1-64)

  战前战后比较:战前1936年京山有各类商户2700家,战后1946年4月30日统计,全县有商户926家,商店总数仅为战前的三分之一。据上述平均每年商业资产直接、间接损失,抗战八年中,京山商业资产直接损失4800000元,加上一次性商业房产损失750000元,京山商业直接损失共计5550000元(1939年7月法币价值),依据湖北省抗战课题组2007年6月编印《抗战课题调研工作学习参阅资料》中《抗战期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表》,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抗战八年京山商业直接损失共计为273.40万元。抗战八年,京山商业间接资产损失2600000元,加上迁移费70000元,抗战时期京山商业间接损失2670000元(1939年7月法币价值),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抗战八年京山商业间接损失共131.53万元。抗战时期,京山商业损失总计404.93万元(1937年7月法币价值)。

  综合上述社会财产损失各项数据,按1937年7月法币价值计算,京山县抗战时期公营农业(含林、牧、渔)直接损失4.94万元;财税直接损失120.11万元;县属机关及公共事业机构直接损失846.21万元,间接损失0.20万元;商业直接损失273.40万元,间接损失131.53万元。抗战时期京山县社会财产直接损失1244.66万元,间接损失131.73万元,社会财产损失共计1376.39万元。

  (二)居民财产损失

  1.耕地荒芜。抗战时期京山耕地大量荒芜,粮食种植面积锐减。战前粮食种植面积154万亩,战后1946年粮食种植面积101万亩,较战前减少53万亩(新编《京山县志》90页)。据新编《京山县志》记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京山平均粮食亩产2市担,据此计算京山耕地荒芜年损失1060000市担。日军盘踞京山七年,京山居民因耕地荒芜损失粮食共7420000市担。按照湖北省抗战课题组2008年12月编发《湖北省抗战课题财产损失各类项目的统计和折算所依据的资料及计算方法》关于耕地荒芜损失折算方法,依据1946年2月《湖北抗战损失统计·湖北省第三区粮食损失统计》,以京山所在的第三区粮食损失价值44442520万元(稻谷、麦子、杂粮价值之和),除以第三区粮食损失37608471市担(稻谷、麦子、杂粮市担之和),得出第三区粮食平均每市担单价为1.18万元(1946年2月价),据此单价乘以7420000市担,抗战时期京山居民因耕地荒芜造成粮食损失共计8755600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折算成1937年7月价值(除以1946年2月物价指数增长倍数2567.95),为3409.57万元。

  2.房屋损失。据1939年《抗战两年来湖北省游击区农民损失估计总表》(湖北省档案馆LS3-1-812-2)及房屋损失分表统计,战前全县农户共83007户,农民拥有房屋166014间,因敌人轰炸、焚烧、拆除、占用等直接损失8300间,约占5%,直接损失581000元(1939年7月法币价值)。据1946年2月湖北省政府社会处、统计室统计,在整个抗战时期,京山县私人房屋直接损失12700栋,损失价值以1946年2月法币价值计算总额为7728280万元(《湖北省第三区房屋损毁统计》湖北省档案馆LSA2.24-18)。依据湖北省抗战课题组2007年6月编印《抗战课题调研工作学习参阅资料》中《抗战期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表》,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除以1946年2月物价指数增长倍数2567.95),为3009.51万元。

  3.粮食损失。根据1939年湖北省政府《抗战两年来湖北省游击区农民损失估计总表》及续表(湖北省档案馆LS3-1-812),京山县抗战初期两年农民农产物及农业副产物损失如下:

抗战两年来京山县农民农产物及农业副产物损失统计表

(1937年7月—1939年6月)

类别

常年产量(石)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

损失数(石)

约占年产量%

价值(元)

减少数(石)

约占年产量%

价值(元)

稻谷

1200000

480000

40

2008000

240000

20

984000

小麦

150000

60000

40

516000

30000

20

258000

大麦

100000

40000

40

132000

20000

20

66000

豆类

190000

57000

30

495900

38000

20

330600

芝麻

2000

600

30

254800

400

20

5600

高粱

170000

51000

30

255000

34000

20

170000

玉蜀黍

130000

39000

30

254800

26000

20

127400

菜蔬

166014

99608

60

199216

33202

20

66404

合计

2108014

827208

-

4115716

421602

-

2008004

  上列原始统计数,反映出农民粮食及农副产物损失状况。主要粮食品种稻、麦,敌人直接掠夺最甚,损失最大,损失为常年产量的40%,间接损失为20%。抗战两年来,京山农民主要农产物和农副产物直接损失827208石,价值4115716元;主要农产物和农副产物间接损失421602石,价值2008004元(1939年7月法币价值)。据湖北省政府1946年2月统计:抗战时期因日军掠夺、毁损,京山稻谷损失3911240市担,价值4302405万元;麦子损失1004200市担,价值1506750万元;杂粮损失720114市担,价值936250万元。全县粮食共计损失5635554市担,价值6745405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湖北省第三区粮食损失统计表》1946年2月制表,省档LSA2.24-18)依据湖北省抗战课题组2007年6月编印《抗战课题调研工作学习参阅资料》中《抗战期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表》,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除以1946年2月物价指数增长倍数2567.95),为2626.77万元。

  4.土布、棉花损失。据1946年2月湖北省政府社会处、统计室统计,京山土布损失122617疋,价值73592万元;棉花损失41297市担,价值398914万元。抗战时期,因日军掠夺、毁损,京山土布、棉花共计损失472506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湖北抗战损失统计·湖北省第三区土布棉花损失统计》,1946年2月制表,省档LSA2.24-18)依据湖北省抗战课题组2007年6月编印《抗战课题调研工作学习参阅资料》中《抗战期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表》,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为184万元。

  5.牲畜损失。抗战时期京山全县耕牛损失8412头,价值142375万元(《湖北抗战损失统计·湖北省第三区财产损失总计表·续》,1946年2月制表,省档LSA2.24-18);除耕牛以外的猪、羊等牲畜损失共96321头,价值374879万元。牲畜损失共计517254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为201.43万元。

  6.农具损失。抗战时期,京山水车、风车损失14224具,价值113792万元;犁锄耙损失71120具,价值56896万元;其他生产工具损失106680具,价值42672万元。京山全县农具损失共计192024具,价值213360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湖北抗战损失统计·湖北省第三区农具损失统计表》1946年2月制表,省档LS2-1-154)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为83.09万元。

  7.衣物、服饰及其他损失。抗战时期,京山全县居民衣物损失1128306件,价值2179676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为848.80万元。其他损失1031119万元(1946年2月法币价值),(《湖北抗战损失统计·湖北省第三区衣物牲畜统计表》,1946年2月制表,省档LS2-1-156-2)折算成1937年7月法币价值为401.53万元。

  综合上述耕地、房屋、粮食、棉花、土布、牲畜、农具、衣物服饰及其他等各项财产损失,抗战时期,京山居民财产损失以1937年7月法币价值计算,共计为10764.70万元。

  六、结 论

  通过对抗战时期京山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综合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侵占京山,残忍屠杀京山人民,造成惨重人口伤亡,全县直接伤亡11586人,其中死亡5436人、重伤3032人、轻伤3118人;造成难民341394人。

  (二)1938年8月29日,日军空袭京山城,一天炸死2000余人,伤3000余人,千年古城夷为废墟。这是京山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劫难,是日军制造的惊天惨案!为此,课题组对抗战时期日军空袭中国大、中、小城市惨案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京山“八·二九惨案”,是日军空袭中国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特大惨案之一,是日军空袭中国中小城市最大的惨案!

  (三)由于日军的入侵、屠杀,人民生存环境极度恶化,造成京山县总人口锐减,由战前1936年483279人减至战后1946年339926人,京山总人口骤减143353人。

  (四)日本帝国主义给京山人民造成巨大精神伤害。日军的轰炸、屠杀,使成千上万家庭家破人亡,骨肉分离;日军的“扫荡”掳掠,使百姓逃亡,终无宁日,精神惶恐;日军的奸淫,使许多妇女终生忍辱含恨,留下永久的创痛。敌机轰炸京山城后幸存者回忆,轰炸后,有的老百姓听见开水壶响,都疑为日本飞机来了,听到“日本人”三字,心中就顿生恐惧。

  (五)日军入侵,给京山社会财产、居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以1937年7月法币价值计算,抗战时期,京山社会财产损失共计1376.39万元,其中被日军掠夺、毁坏等直接损失1244.66万元,间接损失131.73万元;居民财产损失共计10764.70万元。抗战期间,京山社会财产、居民财产损失共计12141.09万元。

  (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摧毁了京山的经济,致使社会生产力大倒退,对日后京山发展带来持久影响。日军的轰炸、“扫荡”破坏,使京山许多城镇、乡村变为废墟,基础设施被破坏,城市建设、乡村建设百废待兴,恢复难度大,恢复时间久。日军侵略造成农业生产倒退,商业萧条。仅以粮食耕种面积与产量为例,日军侵略致使京山土地荒芜,耕地种植面积减少53万亩,因人口锐减,经济困难,长期无法复耕。战后,京山人民经过十一年努力,至1956年才恢复到战前1936年的耕种面积与粮食产出水平。战前1934年、1935年和1936年,是中国经济也是京山地方经济发展较好的几年,日军的野蛮侵略,破坏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阻断、迟滞了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档案史料来源依据:湖北省档案馆保存了民国京山县政府、鄂中专署、湖北省政府大量抗战时期京山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原始档案,现将本文依据的湖北省档案馆有关档案原件名目、卷次实录如下:《湖北抗战损失统计》(1946年2月)、《湖北省第三区人口伤亡统计表》(1946年2月),LSA2.24-18,33页、38页、59-63页、88-89页、106页、114页、122页、138页、146页。《抗战两年来湖北省人民迁移估计表》,LS3-1-812。《京山县抗敌伤亡人民调查表》,LS3-1-784。《京山县抗战殉难入祀忠烈祠烈士姓名清册》,LS3-5-5801。《湖北省抗战两周年敌机空袭损失统计图》,LS2-1-146。《湖北省京山县抗战耕牛损失调查表》,LS2-1-152。《湖北省京山县抗战棉花土布损失调查表》,LS2-1-153。《湖北省京山抗战农具损失调查表》LS2-1-154。《湖北省京山县抗战粮食损失调查表》,LS2-1-155-2。《京山县抗战时期房屋损失统计表》,LS2-1-157。《抗战两年来湖北省公私损失统计》(1939年) ,LS3-1-812-3,第34~70页。《京山县商业概况调查表》,LS2-1-64。《京山县抗战史料》LS3-5-5495。《为电陈本县困苦情形并请派员查勘颁发急赈以资救济度日》湖北省档案馆,LS6-2-187。《各县人口报告登记册·京山县》湖北省档案馆,LSA.2.23。《抗战两年来湖北省游击战区原有保甲户口统计表》湖北省档案馆,LS2-1-148。《湖北人口·各县市局现在户口总数》湖北省档案馆,LS3-2237。

  京山县档案馆馆藏《京山县志》载《日军暴行》,508-509页。京山县档案馆馆藏《京山县新四军人员名录·烈士》(京山县新四军研究会编,2005年8月出版)1-71面。京山县档案馆馆藏《今日京山》2006年9月6日第4版《难以忘却的杀戮》。京山县档案馆馆藏《侵华日军在湖北暴行史料》(何况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241页《京山被炸之后》、243页《孔瑞梅控诉书》、245页《曾达三控诉书》。

  京山县党史县志办公室业务档案所存口述、回忆录资料:2006年9月5日,京山县新四军研究会召开揭露日军侵华罪行座谈会,调查人邓传国、周功铮、李甫清、方志龙,采集当事人黄述振证言、刘良佐证言、屈善星证言、曾仲超证言、王佐昌证言、邹松证言、熊学春证言等7份证言;《京山惨遭日本帝国主义残暴轰炸的回忆》,作者易修叙;《日机狂炸京山城始末》,作者李飞熊;《京山城被炸的惨状纪实》,群众回忆;《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轰炸京山城滔天罪行》群众回忆。孔瑞梅、曾达三等的控拆书;《日军空袭京山县城68周年祭》,金铸、张新德、陈少生、曾祥明、曹金秀、汪静、唐静芳的证言,载2006年8月30日第4版《今日京山》报。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2-11-09 08:37:2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日本人梦想把奉天打造成大阪

下一篇:中国十四年抗战是不争的史实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