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耿飚左和美军观察组组长德穆克在从延安赴晋察冀途中。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7月30日报道
(作者:耿莹)我的父亲耿飚与缔造新中国的先辈们共同为解放全中国,为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奋斗了一生。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换得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后代福祉。
父亲的一生是惊涛骇浪的一生,是风驰电掣的一生,是七彩锦绣的一生,是坚守和强大中华魂的一生。父亲用90多年的人生岁月,一步一个血窝走过来。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他们浴血征战,创造了所向无敌、默默奉献、可歌可泣的战斗人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时候,总是引发我们这些后辈及更多有良知的中国人的种种回忆和感恩。
第一把枪和第一支游击队
我的父亲耿飚在1916年还只是个7岁男孩时,就有了他的梦想,怀着童话般的憧憬,走出了那个“朱元璋点石为门”的山冲,在矿上当了一个小童工。在工人俱乐部里,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在与工人共同争取生存权益而罢工的斗争中,具备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和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他1925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的信念。在这十年里,他不断接受教导和引领,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有志青年。
这里我讲父亲参加革命的一个故事:一次父亲从醴陵去铜鼓找毛委员,但毛委员已去浏阳,等父亲去了浏阳,毛委员又去了井冈山。浏阳县委负责人告诉他,现在浏阳游击队缺人,希望他留下。父亲二话没说,只要是打敌人,哪儿都行。浏阳县委负责人说,我们交给你一个游击队,你来当队长。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带领一个游击队,是很兴奋的事,而且最重要的是要送给他一把手枪。拿着那把驳壳枪,父亲爱不释手。同时交给他的还有一根筷子,因为这把枪不好使,打完后,子弹壳出不了膛,要用筷子退壳。这是父亲的第一把枪,也是党交给的武器。游击队总共7个人,年龄各不同,这是父亲的第一支游击队。
在山洞中“参禅悟道”
1936年6月,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高潮,党中央在陕北的瓦窑堡开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后迁往保安),以便培养干部走向抗日前线,知己知彼地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这个“大学”,集中了我军师以上的干部,他们都是久经考验的驰骋战场的将军们。他们的大学就在保安的山洞中。
那儿是古代的边陲要塞,北边是长城,城外有像蜂窝一样的山洞,里面都是野狼吃剩下的兽骨,以及杂草、腐草、厚厚的羊粪,洞里也是蝙蝠的家。父亲他们仅用了一天半就叫这些山洞变了样,有了石凳、石桌、石粉笔、石黑板,灯都是石头做的,一看这样子,大家都觉得回到了石器时期,就差人人披上兽皮了。将军们在一起,快乐、认真、调皮,因为他们全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朝气蓬勃。革命的乐观主义把他们变成了一群调皮的孩子。
毛主席、洛甫、林彪、李德、凯丰等,都是他们的老师。
有一次毛主席去看他们,一到就打趣说:古人云,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你们可成了神仙了,好好“修炼”吧。天下无事,你们就在这里参禅悟道。天下大乱,你们就出洞下山救苦救难。父亲他们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禅”,悟的是中国革命之“道”。主席与大家分析了形势,对比了利弊,讲述在当时的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消灭日本侵略者。
毛主席还看了他们的文化生活,看了他们演的话剧,看罗瑞卿扮演蒋介石。毛主席笑得烟都忘了吸,高兴地说,我们革命者就是要这样,生存艰苦,我们不怕,敌人的炮弹我们更不怕,革命的乐观主义伴我们消灭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
父亲他们这辈人,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远离过逆境,但最后胜利的总是他们,原因很简单:心里装着坚定的信念,并永远能抓住逆境背后的机遇,在逆境中创造奇迹。所以他们是胜利者,是英雄,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那时的他们年轻,但他们将浑身的劲头都用在一个方向,他们年轻的热血迸发了创造力,他们用心中的坚强信念驾驭了蓬勃的朝气,他们每个人的善良都来自于干净的心底。
开荒地,打老虎
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父辈们开始了大生产运动。1940年冬天,359旅和385旅奉命屯田开荒,当时父亲是在385旅,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大凤川、小凤川、东华池,在陕甘宁边区庆阳东北的子午岭山里,那里有大片的荒芜土地。父亲他们勘察了地形,还不忘查历史资料,考证了这块地方是明清两代的“塞上谷仓”,水源不缺,土地肥沃,完全可以成为八路军的粮仓。说干就干,三个营开荒,两个营挖窑洞解决住房,很快就开出一大片土地。
当时野兽很多,尤其是猛兽很多,既伤人,又糟蹋庄稼。父亲他们组织了打猎队,一个月下来,收获不小。4只老虎,7只豹子,上百只狼和狐狸,上千只野兔,毛皮剥下来拿到西安卖钱充军费,肉给战士们补身体,同时送了一只老虎到延安给毛主席。毛主席兴趣很大,对朱德总司令说,你能不能把它举起来?朱老总试了试说,不行,要吃“九牛二虎”才能把它举起来。385旅还泡了虎骨酒给中央领导同志治风湿。
战争年代从来没离开过书
父亲他们在与日本侵略者战斗的过程中,从来没忘记提高自身的军事水平和文化素养,用知识武装自己和提升自己。我记得在父亲的书房里,我喜欢探秘:父亲的知识那么渊博,为什么我问什么他都知道?最后我得出结论,是父亲的书房,是书教给他的,所以我自识字以来最爱的是书。
父亲在战争年代从来没离开过书,共产党领导历来都极重视知识,再困难也要办学校。
父亲除了参加学校学习,还自学古今中外的军事著作,如《孙子兵法》《尉缭子》《淮南子》《伏龙芝军事学》,还有日本人所写《克劳什维茨和孙子思想的研究与比较》,并将其花了40小时刻成蜡版油印,装成册发给战友。现在,只留下这个油印的小册子和《七子兵略》还能在父亲的书房里找到。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童工出身的将军。这也是为什么泥腿子能打败国民党的因素之一。也就不难理解建立新中国后,我们新的共和国能送10个泥腿子将军去世界上当洋大使。党相信他们这些土八路能做好洋大使,而这些土八路也坚信他们会在洋土地上生根发芽,星火燎原!这就是共产党人的自信,也是新中国的自信。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年4月,中共七大胜利召开,毛主席号召“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6月6日展开了夏季攻势,消灭了日伪军1万多名。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毛主席发出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军委命令迅速占领张家口打通去东北的通道。
按照朱总司令8月10日的命令,驻张家口的日军已与八路军取得了联系,接洽投降事宜。然而仅过了一夜,敌人变卦,声言接到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命令,只能向蒋介石的“合法”政府投降。国民党依托工事,抢夺胜利果实。
8月17日,父亲电令平北军分区派部队向张家口急驰,平北军分区40团和14团迅速完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察北骑兵支队亦参战与苏蒙联军会师。1945年8月23日,张家口广播电台恢复播音,这座塞上重镇回到了人民手中。
8月30日,中央军委电令晋察冀军区继续巩固胜利。电文如下:
程耿:
巩固张家口战略要点和已得的胜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郭刘向北平前进之部队和陈坊仁、罗元发向大同前进之部队除各留一部破坏铁路交通外,主力应加速沿平绥路向张家口集结,以张家口为基点扫除张家口四周之敌并巩固张家口。力求集结两万人于张家口附近。
这为我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国民党的军队也在紧急调动。蒋介石、傅作义、阎锡山的部队也在收编大批伪军。他们在晋察冀周围集结了4万多人马。蒋介石试图以北平行辕为中心,以张家口为主要目标,对解放区实施东西夹击,切断华北、东北、西北战略区的联系。9月2日,军委又发来一电,要求父亲他们巩固胜利,寻机歼灭敌人。
这两份电令和随之的张家口解放,摁下了我军解放全中国的启动键。听父亲讲,他开着国民党留下的美式吉普到灵丘去迎接从延安飞回晋察冀的聂荣臻司令员,与他同来的还有刘澜涛、萧克、罗瑞卿、黄永胜等,日共中央主席野坂参三(又名冈野进)也随同前来。
父亲一席话,消化半辈子
父亲对我们非常疼爱,但又不是溺爱,而是通过讲道理帮助我们成长。记得我小时候,因为一点小事不和家人说话,父亲坐在我的床边跟我聊天。开始他老人家讲的什么我没听见,但父亲还是不停地只管说。父亲说到我是姐姐要有容人之量,因为我下边不但有自己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三叔、四叔、五叔的孩子,他们都是我的弟弟,我要学会锻炼自己的性格品质。父亲说,你看过很多书,有没有用心去感悟?
我有点心疼父亲,讲了那么半天,应该给父亲倒杯水喝。父亲接过水,跟我说:女儿,爸爸了解你,你善良,平时的宽容都比弟弟妹妹强,咱们就来说说水吧,爸爸希望你能领悟水的性格。我的兴趣来了,请父亲给我描述水的性格。父亲稍微停了一会喝了口水说:水百折不挠、水包容接纳、水以柔克刚、水聚气生财、水能屈能伸、水可周济天下、水能功成身退。这些你信不信?你要能领悟,就会举一反三,会成为你的性格。
父亲一口气只一个“水”字就做了这么大的文章,原本我从小到大都尊敬和崇拜我的父亲,求知欲更使我想知道每个词组后的意义何在,道理何在。父亲随之又给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父亲的一席话,我几乎消化了半辈子,我也在想中国共产党人,表面看是农民、工人、有良知的青年为了一个目标聚集成的队伍,是泥腿子,是土八路,但他们是集中国文化精髓最优秀的一代中国人。
耿莹:“土八路”在逆境中创造奇迹
耿莹
作者简介 耿莹,1939年出生,1980年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分到中国画研究院做保健医生,并进行书画创作。1984年到1986年在珠海创立湘江实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2007年任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创会会长。2012年至今任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
人物小传
耿飚(1909-2000),原名耿俊勇、耿润德。湖南醴陵人。早年在常宁县水口山当矿工。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醴北游击队队长。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一方面军一师三团参谋长、四团团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1月任红一军团一师参谋长。1936年12月任红四方面军四军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副旅长兼参谋长。1941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9月任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兼联络处处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
1950年后,任驻瑞典大使兼驻丹麦、芬兰公使,驻巴基斯坦大使。1959年后,任外交部副部长,驻缅甸、阿尔巴尼亚大使等职。1978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7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1981年3月兼任国防部部长。2000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01 10:28: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蔡家栏子起义 诞生八路军七支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