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青纱帐”里逞英豪——反“扫荡”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主要对敌斗争形式
2015-08-21 09:40:20  来源:解放军报  点击:  复制链接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抗战胜利70年了,当年这首在抗日军民中广为传唱的歌曲,至今听起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不断发展壮大,迅速开辟广大的敌后根据地,有力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牵制、削弱了日军力量,被日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从1941年起,日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大扫荡”,惨无人道地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据统计,1941年至1942年两年间,仅在华北地区,日军组织的千人以上万人以下“大扫荡”就达132次,1万人至7万人的大“扫荡”更达27次之多,有时在同一地区反复“扫荡”3至4个月。日伪进行“扫荡”的伎俩除“铁壁合围”外,还有“纵横清剿”“马蹄形堡垒线”“鱼鳞式包围阵”等,残暴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1941年底,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先后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工作和军事建设的指示,规定在新形势下对敌斗争的方针,是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强调“敌寇对我抗日根据地的残酷‘扫荡’,我军人力、物力、财力及地区之消耗,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敌我斗争,进入新的更激烈的阶段。”面对日伪军的“扫荡”和“蚕食”,敌后根据地的军民奋起抵抗,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并在斗争实践中,创造了包括水上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等在内的许多极为有效的歼敌方法,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942年5月1日,日军出动5万余人、700余辆汽车和大量坦克、飞机,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开始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式大“扫荡”。日军在占领区筑碉堡1753个,修铁路、公路约8300多公里,挖封锁沟、筑封锁墙4186公里,把冀中抗日根据地分割成2670个小块。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领导军民坚壁清野,并利用四通八达的地道网,顽强地同敌人展开反“扫荡”。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斗争,他们作战270余次,毙伤日伪军1万余人,使日军消灭冀中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的企图破产。

  敌后军民还在游击区开展了激烈的反“蚕食”斗争。为争取对敌斗争的主动权,抗日根据地军民实行“把敌人挤出去”等军事斗争方针,同日伪军展开激烈的地区争夺。如中共中央北方局、华北军分会就要求主力部队必须以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兵力分散到边缘地区,与党政机关密切配合,开展游击活动,有效挫败敌人的“蚕食”推进。

  抗日战争时期,反“扫荡”是敌后根据地军民的主要对敌斗争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在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与敌周旋,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与日寇进行残酷斗争中,不断成长并壮大起来,成为抗击日伪军的主要力量,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08-21 09:47:3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下一篇: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他们坚持了14年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与处置管理办法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