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小八路”跟随部队南征北战
2015-08-21 09:55:47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  复制链接

  原标题:卫生员危急时刻也要战斗

  

  孟广志说,当兵时期最切身的感受就是老百姓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京华时报记者 赵思衡 摄

  老兵档案

  姓名:孟广志

  年龄:88岁

  住址: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马各庄大街

  讲述·老兵

  我叫孟广志,是一名革命军人,北京平谷人,1927年1月出生,今年88岁。1944年应征入伍加入八路军,那年我17岁,被分配到八路军第十三团三连当一名战士。

  那时家里很穷,小时候我在村里给地主打短工,后来长大了,想要一路追随部队,却被多次拒绝。“原因是嫌我个头小太小。我说什么也要跟着部队。”

  由于岁数小,刚去部队4个月,连队就让我去学医了。在这半年过程中,我在金海湖镇胡庄村打过伏击战,平常闲时,就进行战术科目训练。半年后被调入第十四分区十六团三营七连当卫生员。在部队,我跟随军医学会行医看病、包扎处理伤口,开始了跟随大部队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1954年复员回家。

  >>日军围攻

  连长叫我拿枪战斗

  对于我来说,发生在1944年密云县兵马营的那次惨烈战斗,令我终生难忘。1944年8月的一天,我所在的十六团三营七连接到团长李明希的命令,阻击一股偷袭兵马营的日军。上级要求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坚持到天亮。

  在夜幕笼罩下,日军步入我军伏击圈,地雷、手榴弹在伏击圈内炸响。地形不熟的敌军惊慌失措,阵脚大乱,匆忙组织反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敌军始终没有攻进村庄。

  东方渐渐地发白,日军重新组织围攻山头,他们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将顽强的七连打散,我们被围困在一个小山坡上两天两夜。

  那时,连长带头让我们往山下一路冲锋,我们彻底豁出去了,“反正围着也是死。”七连130名战士顽强抵抗,且战且退,最后,这支队伍只剩下30余人。当时配发的武器装备都是普通的七九式步枪,那时还没有“小钢炮”。

  那次战斗中,一个年仅16岁姓张的小战士,刚刚将手榴弹举过头顶,敌人的迫击炮弹却将他的腹部击穿,可他拖着流出体外的肠子坚持把手榴弹投了出去。当时,我立即冲上前去拿绷带给小战士包扎,并一路把小战士抬下山。这时,全连仅剩25人,其中有一小部分是伤员。

  “广志,投入战斗!”穿梭在战场上的我突然接到连长扔过来的一把手枪。接过手枪后,我马上一边射击,一边背起轻伤员转移,把伤员掩护到安全地带进行救治。最后6名伤员保住了生命,我们也在那时选择了突破口,向包围圈突击。

  >>战斗惨烈

  全连仅有21人幸存

  “轰”的一声,敌人的迫击炮弹落了下来,弹片将我的腹部击穿,我一头栽倒在地上。这时,敌人突然放弃追击,掉头向西集结,原来是国民党的增援部队到了。

  此时,全连仅剩21名战士,我被战友们送到了地方医院救治。据统计,这场战役,日军200余人被我军全部歼灭,七连被上级授予“顽强守卫兵马营”的荣誉锦旗。

  我病情痊愈后,继续投入抗日作战,先后参加了攻打天津武清、下武旗、胡庄等大小战斗100余次,负重伤一次、轻伤三次。

  >>难忘百姓

  兜揣饺子苦战三昼夜

  当兵时期的我,最切身的感受就是老百姓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并与我们并肩战斗,全力支援前线。

  在一次守卫古北口的战役中,全旅只有两个主力团。那天正是年三十晚上,我们在一起包饺子,饺子还没来得及吃就开始了战斗。我们把饺子装在兜里,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给敌以重大杀伤。

  在这三天三夜里,我们还靠着老百姓给的白薯干撑到了最后。另外,为抢救伤员,古北口全镇木匠一夜钉好600多副担架,赶赴前线,为我们做支援。古北口车站铁路工人还组织平道车,昼夜不停地运送伤员。

  新中国成立后,我去了第四高校步校学习军事,朝鲜战争爆发又被调入中央63医院3所当护士长,在这两年中我主要的任务就是在河南接收志愿军伤员并运送到海南岛治伤。

  1954年,我复员回家,先后在当地卫生院、韩庄医院当院长。之后自己开了一个诊所,如今我已年迈,关了诊所在家休养。

  讲述·儿子

  参军后才知道部队确实锻炼人

  我叫孟朝旺,是孟广志的大儿子,1956年出生,今年60岁了。我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就经常在聊天过程中不时提到当兵打仗的故事,说得挺带劲儿的。他那时从东北、江南、海口一路打过去,有勇有谋,他私底下老跟我们说,“能活着回来,也是一种福气。”

  我父亲平常为人挺好的,就是脾气有时候比较暴躁。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老爷子是刀子嘴豆腐心,当下发发脾气,事后跟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

  父亲从小教育我们要做正直的人。1977年,作为家中长子的我高中毕业主动报名参军,家里人都非常支持。从那以后,我开始了4年的军旅生涯,1980年复员。那时我在兰州军区当空军地勤抄报员,天天头戴耳机、手拿铅笔负责抄电报。

  “真的是不到部队不知道怎么回事,到了部队才知道那里确实锻炼人。”我认为,纪律严明的作风、有序的作息时间,培养出了军人雷厉风行的品性。父亲当兵那会儿,比我当兵的时候可苦多了,在生死面前,他们更加不屈不挠。

  当兵回来后隔了一年,我娶了媳妇,后来生了一个儿子。那时正赶上计划生育政策出台的尾巴,身为一名党员,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我自己坚持只生了一胎。儿子今年34岁,在北京开出租车,家里人受父亲军人气概的感染,待人接物都比较有素养。

  父亲共当了10年兵,在部队做卫生员的他,回来始终秉承救死扶伤的精神,继续在村里从医,是典型的赤脚医生,如今年龄大了干不了了,但身体还算硬朗,喜欢自己动手,有时吃饭非得要自己吃,非常独立。

  讲述·孙子

  我会把父辈们的正直传承下去

  我叫孟建军,1982年生,是孟广志的孙子。

  小时候爷爷给我讲过他当年的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顽强守卫密云县兵马营一战。那时他腹部受重伤,最终经过抢救活过来了,觉得十分惊险,现在身上还能看到他当年受伤留下的疤痕。除此之外,他手上也有伤,现在都能看到当年战争给他留下的伤害。我孩子今年4岁了,平常父亲和我也会给他讲他太爷当年的故事。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干这行已经10年了,2005年中专毕业,读书不怎么样,看出租车这行也比较自由就开始做了。从小父亲对我的教育也没有硬性的要求,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以后我自己的孩子想当兵的话,我也会支持。我从小就在村里上学,长大后也一直在平谷区,我身边的同龄人也有很多开出租车的,现在这一行竞争压力大,也不太好做,加上我做的时间久了,也腻了,有考虑要转行,出去做点小生意,多开拓下自己的眼界。同时,我也会把父辈们传承下来的诚恳老实继续发扬下去,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做一个正直的人。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21 09:58: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他们坚持了14年

下一篇:八路军在敌后咋抗战? 95岁神枪手讲述“麻雀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