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记录战争八路军的战地摄影师(组图)
2015-08-28 08:54:43  来源:网易新闻  点击:  复制链接

  

  战地摄影记者顾棣(顾小棣提供)

  

  1945年春节,晋察冀边区阜平县人民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合影留念 顾棣摄影

  引子

  1939年2月,河北平山县蛟潭庄发生了一件震动华北军民的大事,一个街头新闻照片展在这个偏远的小村镇举办。这在当地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也是整个华北敌后第一次街头照片展,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照片”这种东西。

  1942年7月7日,这一天,华北敌后第一本画报《晋察冀画报》创刊。在这本杂志背后,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影子,他们因一个单纯的目的集中在一起,在镜头后凝视着这个时代,为后人留下珍贵记录的同时,也留下了他们追求的轨迹。

  这群人中,有一个手拿相机的少年……

  声音

  “他是当之无愧的摄影历史档案的保护神、记录人。”

  ——1999年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晋察冀画报》是那个时代享誉国内外、蜚声根据地、国统区,中国最时尚的抗战画报,一群饱含爱国热情和理想主义情怀的知识分子,用相机做武器投入到70多年前那场血与火的全民族抗战中。

  ——《中国红色战地摄影纪实》

  顾棣,1929年生于河北阜平,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华北联大教育学院学习深造,9月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入晋察冀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班,跟沙飞、石少华学习新闻摄影。在部队从事摄影画报工作15年,先后在晋察冀画报、华北画报、解放军画报社任干事、组长、编委、党支部书记等职。现年86岁,休养于太原。

  在战争年代,顾棣从沙飞、石少华手中接过了革命摄影的数万张底片及相关文献资料,并完整保存。2009年,出版两卷《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用完整坚实的大批文献档案为中国摄影留下一部严谨、翔实的有关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摄影断代史,成为前无古人的扛鼎之作。这也使他由一名摄影史料的保护者成为一名历史学者。

  我和父亲

  讲述人:顾小棣(61岁,顾棣长子)

  父亲总是对人谦和有加,和我们子女也是用商量的口气说话。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斥责过我,也从来没有以命令的口气要求我做什么,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他发火。他总是充满耐心,任何事情都是亲力亲为。也许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耐心和仔细,沙飞也不会将底片保护的工作交付于他;也许正是因为父亲做了几十年底片保护的工作,才养成了他的耐心和仔细。

  在战争年代,为了保存好党的宝贵资料和底片,多年来父亲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那时谁送来几张底片,谁交来资料,在他的日记中都有记载。所以后来在整理编撰红色摄影史时,需要的资料、信息都可以信手拈来。除去“文革”时丢的一部分,现在还有300多本,放在一起差不多5米多厚,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许多看似琐碎的东西。时过境迁,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再看,其中的价值已是无法衡量。他的助手司苏实在帮他整理资料时阅读了他的部分日记说“常常感动不已”。

  因为总是专注于工作,父亲常常自动忽略生活琐事。记得我家刚从北京来太原时,母亲看到山西人几乎家家都有缝纫机,她也买了一台,这件事并没有和父亲商量,因为知道说也白说,父亲只有一个字:“行!”缝纫机买回来后,母亲天天练习,家里“噪音”不断,父亲视若不见,从来没有问过一句。大概过了一周,有一天,父亲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问道:“咦?你还会做衣服?缝纫机哪里来的?”母亲又好气又好笑:“偷的!”前几年,父亲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冠心病,且到了不治的程度,不能上支架,只能做风险更大的搭桥手术。近80岁的老人能不能承受住这么复杂的手术,医生也没把握。还好,手术很成功,父亲扛过来了。事后,母亲说了一句话:“好人有好报。”我想,在和父亲共同生活60多年后,“好人”这个词是母亲从心底给父亲的评价。

  父辈的抗战

  A 儿童团长认识摄影师

  要讲顾棣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沙飞。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流行一首歌谣:“南蛮子,瘦个子,腰里挎个黑匣子,他为军人留影子,齐心抗日打鬼子。”这个人便是沙飞。

  早年间,沙飞因拍摄《鲁迅和青年木刻家》的组照而出名,在一次采访中,被八路军将领聂荣臻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军队里有史以来的第一名战地摄影记者。晋察冀根据地在1939年2月专门设立了新闻摄影科,沙飞任科长。

  在不远处的河北省阜平县凹里村,顾棣出生在这里。凹里村是晋察冀边区政府驻地,顾棣从小就是个“红小鬼”。他的父亲顾清和1938年入党,被任命为村动员会主任。兄长顾棠年纪轻轻就参加了抗日先锋队,没多长时间就被推选为青救会主任。

  顾棣也跟随父兄的脚步,在1937年加入了抗日儿童团,3年后就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阜平县一区儿童团团长,管辖范围扩充到22个村。“那个时候,由于个子小,父亲经常站在桌子上,向乡亲们宣讲团结起来抗日救国的道理。后来父亲经常自豪地说,当地没有出过一个汉奸。”顾小棣说。

  虽然顾棣早早参加革命,但是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跟战地摄影扯上关系,这一切都归功于1943年夏天,他与沙飞的第一次传奇性相遇。那天顾棣刚刚放学,看见一位骑着大马的八路军干部迎面而来,这位八路军挎着手枪,腰里还别着个黑匣子,神气得很。顾棣赶快侧身让路,谁知八路军停下来问他:“小鬼,你到哪去?”顾棣回答:“我回凹里村去。”八路军听完高兴地说:“好好好,我也去凹里村,你给我带路。”顾棣不知道,这位八路军就是大名鼎鼎的摄影师沙飞。

  B 从画画走向摄影路

  一路上,顾棣打开了话匣子,头头是道地向沙飞分析抗战形势,这让沙飞十分惊讶,一个14岁的孩子竟然懂得这么多革命道理。一进凹里村,墙上赫然一幅毛泽东的大幅画像映入眼帘,当沙飞得知这是顾棣用木炭画的,更是惊叹不已。“当时,人们都没见过毛泽东,小小年纪的父亲凭着在大会上看过的一张毛主席画像,就把毛主席画得惟妙惟肖。那一天,父亲给沙飞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第二天父亲放学回到家中,奶奶对他说,有个八路军来找他……不久,父亲就成为八路军战士、沙飞的部下和学生,走上了红色摄影的道路。”顾小棣说。

  顾棣报到的地方是晋察冀画报社,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敌后的第一本画报。当时,画报社刚从1943年底日寇大“扫荡”的沉痛创伤中恢复过来,画报社人员曾从70人锐减到26人。到下半年,边区形势好转,画报这种形式越来越受到各根据地重视。画报社自己不仅需要迅速发展,还要支援各地画报、摄影组织的创立,摄影队伍的迅速扩大势在必行。顾棣成了训练队到达最早的学员。一个月后,顾棣被沙飞派回家乡为画报社扩大队伍,带回11人,号称“凹里班”,1944年12月,晋察冀军区首届摄影训练队开学。

  15岁的顾棣一腔热血,决定学好摄影后就奔赴战场,就像当时一首专门写给摄影人的歌里唱的那样:“把人民愤怒的心火和子弟兵的胜利,摄进镜头,把敌人的暴行和无耻,印成千万张照片昭示国人……”可是慢慢地,顾棣发现自己和别人有些不同。翌年春,学员们结业后都回到原来的部队,从事摄影工作,而顾棣被安排学习洗印技术,后来甚至根据指示留在了后方,从事底片档案工作。“父亲年轻气盛,一心想上战场,却没有被沙飞批准。为此顾棣和沙飞大吵一通。对父亲始终关爱有加的沙飞冲他大发脾气,说这是命令,必须服从。”顾小棣说。

  C 将底片视为生命

  沙飞有着自己的考量,从开始摄影,他就十分重视底片的保护,早年间拍摄鲁迅的底片一直随身珍藏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在战争年代保存底片,不仅需要踏实沉稳、细致认真、责任心强,更要耐得住长久的寂寞,而顾棣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沙飞对顾棣苦口婆心:“画报社积存了整个晋察冀八年抗日战争的原版摄影底片数万张,他们的主人,有的刚刚上交底片,就匆忙地奔向前线,结果不幸牺牲了,甚至还有8位战士为了保存这些底片献出了生命。它们是边区军民浴血抗战的真实记录,是无数先烈的血汗结晶,历史不会重来,没有相同的第二份,这些是珍贵的革命斗争史料。”最后,沙飞斩钉截铁地说:“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

  顾棣醍醐灌顶,1946年6月,顾棣从沙飞手里接过数万张八年抗日战争摄影底片。“父亲将底片视为生命,都做了详细的编号和记录,背着这些底片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直到1958年父亲离开解放军画报社,转业到山西,这批底片无一丢失。父亲应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沙飞交给的任务。同时期,中国其他地区都无法拿出这样系统、完整的原始影像档案。如果没有这些照片和底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就只能靠口头讲述和文字描述了。”顾小棣说。

  本报见习记者 姚杨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顾小棣《我的老爹》

  王国平《顾棣:为红色历史显影》

  蔡毅《顾棣:魂系带血的底片》

  司苏实《顾棣的档案情节及史学贡献》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28 08:57: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八路军用军帽吸引敌火力 迂回爆破歼灭日伪1200余人

下一篇:唯一一位出席抗战阅兵的日本老八路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