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近日,记者来到临沂临港区坪上镇三村王友利和陈文英的家,走进院子:一位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一脸慈祥的老奶奶坐着小马扎在门口洗衣服,一旁紧靠老奶奶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们就是八路...
临港区抗战夫妻王友利和陈文英。
王友利老人保存了68年的复员证。
临沂齐鲁网9月13日讯(通记员 冯晓东 记者 李春晓)近日,记者来到临沂临港区坪上镇三村王友利和陈文英的家,走进院子,一幕感人场景呈现在眼前:一位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一脸慈祥的老奶奶坐着小马扎在门口洗衣服,一旁紧靠老奶奶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两人不时对望,一切尽在不言中。他们就是八路军战士、抗战伉俪王友利和陈文英。
“像俺们这样一双健在的革命老同志真的不多了”,84岁的陈文英看着身旁的丈夫亦是战友——91岁的王友利,眼神间流露出满满的幸福。
谁能想到,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十五岁就入伍参加八路军,将自己全部的青春奉献给了和平事业。时光飞逝,每当他们回忆起那段气吞山河的抗日岁月,仍然激动难抑。
15岁离家投身八路军
1937年抗战开始,13岁的王友利机智灵活、身手敏捷,经常能打探出鬼子的情报并及时汇报给当地八路军部队,在区中队(民兵连)小有名气。随着抗日战争持久化,王友利在家待不住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保家卫国,15岁的他毅然离开家乡、离开父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滚滚“洪流”当中,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从此,王友利踏上了戎马倥偬的漫漫革命征途。
1939年,入伍后的王友利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冲锋陷阵、势如破竹、勇往直前,因表现突出,15岁的王友利被部队破格批准入党,随后由于他表现突出,从一个小兵连续提拔为炮兵连长。“那个时候,就感觉不怕死一样,就一门心思想把小鬼子打趴下,赶出中国!”王友利回忆起当初仍豪情满怀。一次,他和两名战友伪装起来,隐蔽地在战壕里架好榴弹炮痛击敌人,顿时把敌人打得人仰马翻。不一会,又一股敌人摸了上来,王友利的两位战友果断拔出刺刀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友拼了命换来的宝贵时间终于让王友利打响了最后一枚榴弹,榴弹准确地在敌群中爆炸。由于敌众我寡,实力悬殊,两名战友倒在了血泊中,王友利被一枪打中脑袋,随即倒地。
战地伉俪共建军人之家
王友利被随后赶来救援的战友送到陈毅之妻--张茜负责的黄河某卫生所。命运如此巧妙,当时的陈文英就是该卫生所的一名护士。在战争的洗礼中,陈文英成长为一名和南丁格尔一样的战地铁娘子。她在战地、在卫生所全然不顾自身安危,“尽我所能,多救一个是一个!”陈文英每天为伤员换药,注射药剂,就这样两人相遇了。通过交谈了解到,这位勇敢刚毅的炮兵连长竟来自千里之外的老家,因此,陈文英对王友利便特别关照,最终,在陈文英悉心照料下,王友利和几十名重伤伤员全都康复,当时王友利对细心有加的陈文英已心生情愫。在排长兼战友朱翠祥的介绍下,两人最终通过组织的批准确定恋爱关系,但两人相约等抗日结束后再回老家结婚。
解放后,王友利夫妇回到家乡过着普通而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共有5个孩子,1个女儿,4个儿子。”王友利特别自豪地说,“最让我骄傲是老三,老三入了伍,继承了我的从军路”。平时老两口为人处事很是低调,从来没向政府和国家求助过,一直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如今,两位老人虽年事已高,但依然相互扶持,“我是他的耳朵,他是我的眼睛,谁也离不开谁。”陈文英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在他们眼里,过往种种的苦难,早已成过眼云烟,两人能携手至今,才是他们送给彼此最珍贵的礼物。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9-15 10:31: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王恩田:“小八路”的抗战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