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左权县原名辽县。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随着战事发展,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师等机关单位进入太行山,驻扎辽县境内。
当年从全国各地来到太行前线的将士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女,没有固定的生活居所,他们的孩子也只能生在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中,更不用说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只能忍痛割爱,把婴儿寄养在当地的老百姓家里。
纯朴善良的农家妇女,历史性地肩负起了哺育八路军后代的重任——她们,被称为“太行奶娘”。
奶儿是娘永远的牵挂
坐在轮椅上,肤色发红且有点发黑的久经沧桑的脸,大部分时间是望着自家院子中种的一片西红柿,嘴角似乎在喃喃自语,偶尔扭头望望身边说话的人们,双腿盖着一条毛巾被。这就是1922年出生的暴二梅,左权县目前在世的仅有的两位太行奶娘之一。
8月26日上午,记者走进她的家,堂屋前一棵枸杞树,鲜艳的果实红且亮,旁边一棵大大的指甲花树上正开着紫红色的花。
这位在西黄漳村生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去年因病已经不怎么能说话,也听不清别人说什么。以前,她还会偶尔和孩子们说起她曾经奶过的那个女孩,话语间流露出想念和牵挂。
1940年暴二梅生的长子夭折,1942年生了自己的第一个长女,当时,村里住着不少部队。由村治保主任李银堂牵线,暴二梅给部队一位同志奶了一个女孩,处于安全保密,女孩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奶了不到一年后,由于部队转移,警卫员接走了孩子。暴二梅还曾经四处打听过这个孩子。孩子的消息没打听到,却听说孩子父亲在战斗中牺牲了,为此,暴二梅伤感了很长时间。
暴二梅奶这个女孩很不易,1942年和1943年间,由于百年不遇的大旱,又遇蝗虫袭扰,农田颗粒无收,全家人就靠挖野菜,采野果,剥树皮草根维持生活。就是这样,暴二梅靠挖药材换取一些粗布给奶女儿缝穿戴,奶水不足,就用省下来的玉米煮糊糊喂孩子,在艰苦条件下喂养的孩子感情自然更深厚。
暴二梅的三儿子张更江今年64岁,他告诉记者,母亲共生育了8个孩子,大姐今年73岁,最小的弟弟58岁。自己患有小儿麻痹症,12年前又得了肺气肿。母亲患了老年痴呆,从去年起就已经不能说话,神志不太清楚,吃饭靠喂,大小便无法自理。村里现在每年给母亲800元的老龄补助。
张更江的堂弟张建国说,暴二梅之前是跟二儿子和三儿子一起生活,去年得了病后,由子女8人轮流伺候,每人一个月。除了老年痴呆外,暴二梅还患有心脏病,但由于子女多,赡养费多,故未能获得低保,不过,村里每年都会发给200元的救济款。
今年57岁的张建国回忆道:“我爷爷有8个孩子,四大爷和五大爷都牺牲在战场,我父亲也当过兵。抗战期间,我们西黄漳村是有名的红色村,群众基础好,李雪峰、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这里住过,赵树理就是在这里创作出了《小二黑结婚》的名剧。”他说,暴二梅人很忠诚厚道,对奶的女孩特别好。
西黄漳村目前是山西省左权县(原辽县)芹泉镇一个拥有1800多口人的中心村。西黄漳村距县城70多里,目前全村500多户。抗战期间,自从日军占领了县城,这里就成了辽县县政府所在地。这里曾是晋冀豫太行区党委所在地、八路军总部驻地和辽县人民政府旧址。当时,距晋察冀豫军区司令部驻地芹泉村仅5里地,也是西北战地服务团所在地。
为了怀念为国捐躯的左权将军,辽县万余民众签名,提出修改县名纪念左权。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1942年9月18日,在西黄漳村,辽县党政军民5000余人举行了庆祝左权县成立典礼大会。时任女县委书记杨蕴玉曾回忆说,当时会场上群情激奋,几百名青年纷纷当场报名参军。
70多年过去了,如今,村子几经风雨, 但当年的县政府旧居和公安局驻地房子院落一直被村民们完好地保存着,公安局驻地旁边一棵老槐树差不多两个人才能环抱一圈,枝繁叶茂。这些老房子和老树,见证着抗日战争期间军民之间的生死情谊,承载着西黄漳村的红色记忆。
说起这个村子群众基础特别好,当过兵的村支书告诉记者,自己听老人们讲过,当年彭德怀第一次来到村子的时候,站岗放哨的儿童团因为他没有路条,硬是不让进。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情况下,许多农村妇女用自己的乳汁帮助八路军的不少后代渡过了难关。
生命在太行山延续
左权县麻田家庭图书馆馆长张小宝总喜欢给别人讲一个故事。那就是麻田镇南窑村的王银籽和北京儿子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到1945年,张南生(原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在129师政治部工作,生了儿子铁彦后就寄养在银籽家里,当时她可是村里的抗日积极分子。
张南生夫妇当时居无定所,工作无日夜,无法抚养孩子。那会儿王银籽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儿子,还有两个年迈的老人,村里人都说,每顿饭王银籽都是先让孩子吃,再让老人吃,剩下多少,自己吃多少,不够了就掺点水。最困难时是“反扫荡”的时候,两个孩子由丈夫用箩筐一头一个担着,一次次逃往山里,再困难,他们也不让奶儿饿着冻着。直到新中国成立,奶的孩子回到父母身边。1964年秋,张南生专程携子回到麻田,看望孩子的奶爹奶娘。
左权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的老党员吕彦文,至今记得老将军彭世才的眼泪,每次说起在太行山的艰苦岁月,老将军总会说起一个词:太行母亲。因为太行母亲用甘甜的乳汁抚育了他的一双儿女。1941年到1943年,连续三年大旱,加上日军扫荡,女儿又出生了,在困难的日子里,是西崖底村一对夫妻给自己照顾了孩子,甚至比对她们的亲生孩子都亲。老将军终生难忘太行母亲的深情厚谊。
每每动情回忆,将军都会落泪。这是一个钢铁战士、久经战火的钢铁战士的眼泪。
“老区人民不仅出力、流血,还用最珍贵的乳汁,抚育了一个个八路军的后代。此情永难忘。八路军和老百姓是一家人。”老将军总是这样说。(记者 耿兴敏 莫兰)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12-03 11:04: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