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十分迅速
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端于18世纪70年代,以英国产业革命为标志。
这种传统工业化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第二个阶段是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此后,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实现了工业化,历时接近或超过一个世纪,工业化进程最长的已有200多年历史。
相反,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就被大幅度缩短了,其工业化时间不超过50年,到20世纪80年代就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多年走完的工业化历程。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为什么如此快速?其工业化究竟是靠什么支撑的?张宇燕等经济学家认为,日本迅速且顺利的工业化,是靠了来自清朝的战争赔款。
据张宇燕先生的估算,马关赔款等于日本两年多的国民收入,“如果把全部赔款加在一起,则大体相当于日本三四年的国民收入。这意味着即使日本人全都不工作,他们也能够在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过上三四年。”(张宇燕《说服自我》)
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通过甲午战争,日本获得了数额庞大的赔偿,如按明治二十八年(1896年)的财政收入计算,这笔赔款相当于4年零2个月的财政收入”,“日本把这笔赔款一部分用于军备扩张和振兴工业,一部分储存到伦敦银行作为日本保有的外币,在实行着金本位的列国之间通行,成功地导入了一种新的金融制度。”(加藤佑三《东亚近代史》)
根据张宇燕等人的观点,甲午战争后10年内,日本的公司数量由2884家增至8895家,资本由25000万日元增至93000万日元。
在甲午战争前日本的资本总额只相当于清廷赔款的一半,通过侵略,一夜之间它翻了两番。巨额赔款使日本能在1897年改银本位制为金本位制,使日本的金融市场获得了国际竞争力。
为何与甲午赔款无关
但是,“大清的赔款造就了日本经济的起飞”这种说法缺乏证据。
第一,日本从清廷所取得的偿金,用于陆军扩充费为5700万日元,海军扩充费为13900万日元,临时军事费为7900万日元,发展军舰水雷艇补充基金为3000万日元,共30500万日元,占偿金总数的85%。(石井宽治《日清战后经营》)
也就是说,日本拿到赔款之后并没有用来发展经济,没有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更没有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而是拿它来扩军,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
通过甲午战争,日本第一次真正地尝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甜头,更加刺激了它对外扩张的野心。于是,日本政府便大力扩张军备,为发动新的战争做准备。
早在马关议和期间,日本陆军大臣山县有朋大将即提出,以“扩大利益线,称霸东洋”为目的,把师团编制加以扩大,以便作为战略单位使用。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后,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打败俄国远东军队的扩军计划,把师团的建制翻一番,即在原有的6个师团的基础上再增加6个师团,并迅速扩大炮兵和骑兵,使其成为能够适应近代化战争的军队。
海军大臣西乡从道大将也提出了庞大的扩充海军的计划。“其目标是要在德国或法国同俄国联合起来时,用以击沉这两个国家能够联合派到东方来的舰队。”(藤村道生《日清战争》)
将赔款用于军事扩张而不是用来发展经济,导致日本后来侵略别国却被迫无条件投降。
第二,如果说清廷的赔款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那么,甲午战争之后的一段时期应该是日本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但是,统计数据并不支持这种观点。
日本1886年的人均国民收人只相当于英国(1765-1785年)的60%、美国(1834-1843年)的29%、德国(1850-1859年)的45%。
日本的实际GNP由1885年的38.52亿日元增加到1940年228.48亿日元,55年中增加近5倍,年平均增长3.29%;同期内,日本的实际人均GNP值则由1885年的101日元增至1940年的318日元,55年间增加2倍多,年均增长率2.1%。这个增长速度并不惊人。
第三,众所周知,日本的工业化,开始于二战之后,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特别是1956-1973年这一期间,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这种迅猛的经济增长态势,被誉为“经济奇迹”。
日本的“经济奇迹”或者说日本的经济起飞,显然不能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廷赔款相联系,因为这个时间跨度太大,将近50年。而且,二战末期,日本的经济非常萧条,濒临崩溃。
虽然日本曾经获得了巨额的甲午战争赔款,在二战后这样的衰败基础上,那些赔款早已“随风而逝”了。
二战末期,包括惨遭原子弹袭击的广岛、长崎在内,日本全国共有119个城市化为废墟,毁于战火的住房达236万栋,900万人流离失所。近一半的工业设备、道路、桥梁、港湾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工矿业生产量急剧下降。
1945年农业歉收,大米产量只有常年的六成,酿成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由于物资极度缺乏,货币发行量激增,通货膨胀日甚一日。1945年秋到1946年初,主要消费物资的黑市价格暴涨为官价的30倍到60倍。经济上的混乱状况一直持续到1947年。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原因
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经济为什么得到快速增长?
一方面,美国和日本采取的诸多措施以及朝鲜战争等契机,促使日本经济得到快速恢复,为后来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到1954年5月干脆一笔勾销,已拆迁的工业设备也全部发还。此外,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从1949年到1951年,美国以“占领地区救济基金”和“占领地区经济复兴基金”名义,向日本提供的贷款和美援物资达23亿美元。“道奇整顿”使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在1949年度首次由赤字转为盈余,货币发行量趋于减少,物价水平开始下降,猖獗一时的通货膨胀得到了缓和,为尔后的经济恢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等,日本从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的“特需”收入,1950年为1.49亿美元,1953年猛增为8.09亿。战争期间合计为24.7亿美元,占同期日本出口总额的一半。
在上述种种举措的作用下,1956年,日本《经济白皮书》正式宣布:“现在已不再是‘战后’,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局面,在恢复中求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后的发展要靠实现现代化。”
另一方面,日本经济得到恢复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被称为开发主义的政策,其基本特征是促进国家视为必要的产业,并以该产业为导向去诱导民间企业。具体讲,即确定优先产业,制定发展该产业的计划,并动员有关技术的发展。
在产业的选择上,日本抛弃了战前那种军需产业,而以和平产业为主要扶植对象。在经济恢复以后,日本首先选择家电产业作为扶植产业。
家电产业直接引进欧美的先进技术,并进行了改进。家电产业的增长,一是普及了耐用消费品;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被称为“阴影下劳动”的主力军家庭主妇的生活时间;三是形成了大众消费品市场。
开发主义政策的实施,使日本经济得到迅猛发展。196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和法国,1968年又赶上联邦德国、苏联,国民生产总值(GNP)跃居世界第二位。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12-19 09:59:3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