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有人发文总结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五大战略贡献,文中称蒋介石“最早提出持久战的作战思想”,在学习了蒋介石讲话精神后,“毛泽东连夜写了《论持久战》的学习心得体会”。此文不仅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也在一些较为隐蔽的公众微信号中广为传播,混淆视听,误导大众,有必要澄清之。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头脑里。此话虽属笑谈,但却颇具哲理。抗日战争时期,最难的事,莫过于把正确的抗战思想装进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的头脑,让每一个中华儿女知所趋就。谁能担纲此任,谁就可能力挽狂澜,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要明白这一道理,需要首先回顾一下当时的中国历史状况。
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而且其志不小,意欲先征服中国,进而征服整个亚洲,最后称霸世界。为此,日本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并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至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1935年,日本又发动华北事变,目的是将河北、察哈尔、绥远、山东、山西及北京、天津“五省二市”通过“自治”而分离出去。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侵华的战火最先从北京卢沟桥燃起,随后北京和天津被占领。8月13日,日本以30万强兵进犯上海,淞沪抗战打响,喋血抗日的壮烈挡不住日本法西斯的屠刀,11月,上海沦陷,太原失陷。12月13日,日本攻进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的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12月,山东大部分失陷,交通要点仅剩鲁南滕县、台儿庄……
面对日本法西斯的凶残进犯,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谱写了一曲曲誓死保家卫国的壮歌。但是,训练有素、装备先进、凶残且战斗力强的日本侵略者,也使一些人感到恐慌、胆怯,有的人因此抛出了“亡国论”,认为中国必败无疑。如汪精卫在抗战爆发前就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抗战爆发后,随着日军的长驱直入,他再次叫嚷“再战必亡”,说如果坚持打下去,中国“无论通都大镇,无论是荒村僻壤,必使人与地俱成灰烬”。这种论调的逻辑终点就是“不打尚好,越打越糟”,妥协投降才是上策。显然,这种结局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不情愿接受的。但是,日本人的节节胜利,也摆在眼前,而且有增无减。
更令人担忧的是,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使蒋介石产生了“幻觉”,认为日本远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再坚持三个月,苏联一出兵援助,美英再派兵支援,战胜日本指日可待。这种过分寄望于他人援助和盲目低估日本实力的“速胜论”观点,其可取之处,是认为中国能够战胜日本,这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励士气,但稍有头脑的人就能认识到,三个月战胜日本无疑是痴人说梦;其最大缺点,就在于“不知彼,不知己”,其逻辑归宿只能是“每战必败”。所以“速胜论”不仅难以成立,而且在实践中十分危险。
那么,此时的中国命运该向何处去?中国不能亡,中国不愿亡,中国不该亡!这是每一个有骨气的中华儿女心中的信条。但是,此时的中国怎样做才能避免“灭亡”?如果说中国能够战胜日本,又靠什么来取胜?残酷的现实警示国人:此时的中国,武器远不如人,装备及军需物资储备远不如人,训练远不如人,求胜的欲望和必胜的信心也远不如人。那么,中国靠什么来战胜敌人?如果说中国能够胜利,什么时候才能够胜利?诸多问题,是横亘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巨大问号,谁能解答?
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数日的奋笔疾书后,毛泽东《论持久战》公开发表,系统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规律,清晰回答了上述问题:第一,中国是能够战胜日本的;第二,中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一场人民战争,这是战胜敌人的唯一法宝;第三,抗日战争要打一场持久战,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接着,毛泽东又就打什么样的持久战、怎样打持久战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毛泽东的智慧之处,就在于其对战争规律的透彻理解,对中国社会现状和民众心理的准确把握。众所周知,决定战争胜负的变量因素有很多,如军队的人员、武器的精良、士兵的训练有素等,每一个变量因素都会对战争的结果产生巨大影响。此外,决定战争胜败的还有人的因素,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这是最重要的因素。古今中外,无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争,都是在“人”的因素上下足了功夫。毛泽东看到,单单凭国民党军队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胜利的;仅靠共产党的力量,也同样难以打败日本,必须发动广大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实行全民族的抗日,这才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正途。事实证明,毛泽东的论断是正确的。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正式发表是在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的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当时毛泽东围绕《论持久战》进行了连续6天的讲演,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论持久战》共21个问题,前9个问题主要是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后12个问题主要是说明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着重论述了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有人说,“持久战”的作战思想最早是蒋介石提出,而非毛泽东;持此论者称:蒋介石早在1932就告诉记者说,万一与日本发生全面战争,我们就把首都迁往四川,以适应长期持久战。这也被认为是蒋介石最早提出“持久战”的证据。且不论这段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如何,也不论蒋介石事实上表现出来的对抗日态度的暧昧和反复,单就其中对“持久战”思想的理解,就显得十分幼稚和偏狭。“持久战”是一种系统的军事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缜密的逻辑论证,远不是某人的一两句话就可说清道明的。
蒋介石是否对记者有过上述表述,尚有待考证;但仅从字面看,只能说他有一个说法,只是他作出的一个简单判断,并未上升到一个理论,因为他没有对持久战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更没有将这种思想装进“所有官兵和民众的脑子里”,成为指导全民族抗日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倒是国民党内陈诚和蒋百里等人有过“持久战”论述和言论,但均与毛泽东的“持久战”理论主张不同,立场也不同,难以望其项背。
事实上,毛泽东的“持久战”观点早在1935年12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就提出了。他说:我们还得准备再花一个应有的时间,像过去那样地过分地性急是不行的。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毛泽东的“持久战”理论也经历了一个从提出到完善的过程,至1938年5月才臻于成熟。还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等人均对持久战思想有过积极贡献。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正式发表后,不是束之高阁,也不是用来装点门面,而是用其指导当时的战争实践,他不仅用“持久战”的思想武装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而且也设法装进了包括国民党军官在内的中华民众的“脑子里”。史料表明,蒋介石、白崇禧等国民党要人看到《论持久战》后,深为叹服。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军,把它作为抗日战争的指导思想。1939年《论持久战》英文版发表,其影响进一步扩大。实践证明,《论持久战》确实是全民族抗战的精神武器和旗帜,“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指路明灯”。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6-01-04 09:02:3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