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朱成山: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真相
2016-01-18 15:51:13  来源:南京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爷爷讲述的那段历史给我最初的触动”——专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

  编者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无法抹去的惨痛记忆,也是激发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永久警示。为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让更多人了解、铭记这段历史,一批专家学者投身到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工作中,他们走访遗址、收集证言、细致考证,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客观真实地反映南京大屠杀真相。本报今起推出《专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系列报道,请他们谈当年是如何走上南京大屠杀史研究道路的,有哪些研究成果和感受,以更好地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什么是和平?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潜心研究了十几年。关于和平学的研究,是他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十年以后感悟到的,也是他对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的递进和创新。

  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上个周六,朱成山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家公祭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祭奠仪式,更是对和平的祈求,因此在国家公祭活动中会有明确的关于和平的表达。

  最早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是听爷爷讲述当年那段历史

  谈及自己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缘由,朱成山将其形象地概括为“三段论”。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告诉我,他过去在新街口一家银行工作。1937年侵华日军侵占南京期间,银行关门了,他跑回老家六合。后来准备回城来上班时,从浦口坐船,看到江面上漂着很多尸体,银行前面也有尸体,惨不忍睹。”朱成山说,这是他最早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

  “第二段是在我当兵期间,我1970年当兵,当时在南京军区有一位战友名叫徐志耕。”据朱成山回忆,徐志耕当时是南京军区一级作家,他曾经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在南京大街小巷寻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他是南京最早调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人,后来写了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 记载了13个同名同姓的‘李秀英’,都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我也因此对南京大屠杀有了进一步了解。”

  然而真正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进行学术研究,是在1992年朱成山从市委宣传部调至纪念馆工作之后,他查阅了不少书籍、史料,开始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杀史,“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30多万人被杀害,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逝,这是怎样的惨案?”夜深人静的晚上,他经常这样问自己。

  1995年,他发起创办国内历史上第一个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术机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团结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从学术层面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进行研究,先后多次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编撰出版几十本南京大屠杀史料专著。

  根据朱成山的建议,从1994年起南京在全国率先举办悼念遇难同胞活动,拉响警报,放飞和平鸽。

  在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过程中,朱成山以南京大屠杀史为内核,不断扩大到侵华暴行史、抗战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代史等层面。其中,关于和平学的研究,是朱成山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10年以后感悟到的,也是他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受到的启发。

  2001年12月,江东门纪念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永不忘却——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时,曾在圣玛丽诺大教堂成功举办“和平祈祷仪式”,全美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领袖走到一起,用不同的宗教语言与方式,共同为世界和平祈祷。

  “那一刻,和平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意识形态、超越了语言交流障碍,使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都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洗礼。”朱成山说,这也促使他反思,研究、展示和传播历史的价值与目的是什么?研究历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将来的和平构建。也就是从那时起,关注和平学在国际上的发展,学习和平学知识,成为他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他的积极建议下,从1994年起,南京在全国率先举办悼念遇难同胞活动,拉响警报,放飞和平鸽。从2002年起,每年12月13日举行的“江苏省暨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仪式”,更名为“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仪式暨南京国际和平集会”,并增加了发表《南京和平宣言》等内容。

  以纪念馆为基地、由朱成山领衔并担任所长的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组织中外专家、学者,开展和平学的研究,编辑出版了《国际和平学概况》、《和平学概论》等一批专业书籍,并且经常深入社区、学校开设和平学系列讲座。

  与此同时,还举办了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大象列车跑得快”合唱团等和平团体来宁交流演出活动,组织“南京和平鸽艺术团”赴日本音乐节演出,使和平的声音在更大的范畴传播并产生影响。

  “国家公祭日是第一次以国家的立法、国家的意志、有国家领导参加的悼念死难同胞的活动,这是史无前例的。”朱成山介绍,从1994年12月13日开始至今,江苏省南京市已经举行了20年的悼念活动,每年都拉警报,放飞和平鸽。今年将开展国家公祭活动,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20次的地方性公祭上升到国家公祭,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这次国家公祭是历史上第一次为普通死难者公祭,显示出强烈的民众性。体现了我们国家以百姓为重,执政为民的理念。”朱成山指出,国家公祭是在不忘历史的基础上诉求和平,因此在国家公祭活动中会有明确的关于和平的表达。

责任编辑:吴步璇 最后更新:2016-01-18 15:52:0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历史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下一篇:中日传媒中的战争记忆------从《东史郎日记》和东史郎诉讼案谈起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