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恢弘壮阔,还是平静如水,历史总是以她匆匆的节奏渐行渐远。艺术创作的责任不同于哲学家的思辨,也不同于历史学家的实录。之于历史,艺术创作更需要把握一个时代的精神实质,进而在纵横交错的历史事件中抽离出最动人的景象。这两年的抗日剧热潮颇遭议论,原因就在于很多所谓的“神剧”只是简单搭建一个硝烟弥漫的背景,然后肆意地演绎光怪陆离的情节。这样的电视剧事实上是对历史的亵渎,根本不配冠之以“抗战”的名号。与之相比,由南京军区拍摄的电视剧《我的特一营》是一部真正的抗战题材剧,它既体现了军队文艺创作一以贯之的严肃态度,同时也适应了电视剧大众传播的特征,奏响了一阕抗日剧叙事的主旋律乐章。
在悲壮的抗日战争进程中,台儿庄战役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当《我的特一营》将摄像机聚焦于76年前鲁南大地壮怀激烈的战场时,实际上就赋予了作品诠释伟大抗战精神的责任担当。一方面,电视剧全景式地展现了台儿庄战役的真实过程,重要的事件与人物皆严格依据史实,诸如双方将领的运筹指挥,敌我军队的排兵布阵,战争进程的逐次演变,国共之间的紧密配合,川军、桂军等各路军队的同仇敌忾,甚至一次阵地争夺战的反复拉锯,交战双方的番号、武器、军服、标识等……这就使得电视剧在宏大的叙事格局里呈现出历史教科书式的严谨。另一方面,在历史真实之中,电视剧精心塑造了一支作战分队——特一营的群体形象。很显然,特一营是电视剧的艺术再创造,但特一营官兵身上的忠勇、无畏、智慧与牺牲,却是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军人形象的缩影。进而言之,在特一营官兵的身上,凝聚了习主席所指出的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样的艺术虚构,恰恰对应着对于历史语境的真实还原和真切认知。
然而在电视剧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主旋律叙事如果一味地显现严肃的宣教风格,将很难吸引观众的眼球,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从本质上说,电视剧是戏剧的一种特殊的影像形式,强调戏剧效果是电视剧提高荧屏影响力的不二法门。正如《我的团长我的团》《我是特种兵》《我的兄弟叫顺溜》等近年来颇受好评的军事剧一样,《我的特一营》的叙事重心同样落在“我”上,个体叙事的腾挪挥洒空间较之于“我们”的集体叙事,显然更为洒脱灵动。
且看“特一营”中各具特色的“我”,如勇猛果敢的营长周天翼,足智多谋的副营长孙嘉谋,信口开河的“半仙”李有才,川音浓重的“老猫”吴老四,聪明灵活的“哨兵”罗松林,尚显稚嫩的新兵“小四川”等,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声口,往往甫一亮相便深入人心。这些性格迥然相异的人物形象,既可以在“特一营”匆促紧张的集体生活中,也可以在与外围人物的关系链中,诸如恋人、上司、敌人、间谍、汉奸等,碰撞出大量的矛盾冲突。在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间隙,这些矛盾冲突甚至可以产生些许轻喜剧效果。这一方面帮助形成了电视剧张弛有致的叙事节奏,使得观众在紧张的观剧体验中有所放松;另一方面,个性化的人物塑造在剧集的递进中,自然呈现出个人的家庭、血缘、亲情、爱情与友谊,便逐渐由接地气转为聚人气。当观众们已然熟悉的主人公们在惨烈无比的战场上英勇牺牲时——此时镜头往往闪回至那些曾经亲切的音容笑貌,以喜衬悲,以生衬死,以平凡映射伟大,感天动地的悲壮气氛便溢满荧屏。
在电视剧中的结构布局中,“特一营”本身也是承担着重要叙事功能的角色。在重大的战争行动中,一支独立的正规作战分队可以自由地脱离所属部队,也可以自由地加入友军,自由地选择战场与战斗时机,从军事专业的角度来看是很难发生的。但在电视剧的艺术构思中,“特一营”既是进入战争的亲历参与者,某种程度上又是离开战争的“观察者”。这位“观察者”串联起了敌我对峙,串联起了友军各方,串联起了国共配合,也串联起了复杂的战争过程。如此,“一线串珠”式的电视剧结构使得头绪繁多的历史叙述显得流畅自然,教科书式的严谨纪实就实现了形象化的艺术转化和传达。
此外还值得称赞的是,电视剧的视听效果相当出色,总体上呈现出刚劲雄浑的艺术风格。尽管电视剧对战争的表现力较之于电影有天然的局限,但看得出来,编创人员努力营造的是一种接近于战争大片的视听氛围。尤其是在电视剧比比皆是的激烈巷战场景中,快节奏的剪辑组合,大角度的视点切换,流畅的转场过渡,快慢镜头的交替运用,烟火连天的光影变幻,震撼的音响配合,逼真的道具设计,极易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与现场感。诚然,这体现出电视剧编创人员影视技术与军事知识兼备的良好专业素质。但更重要的是,观众们可以借此在浓墨重彩的电视艺术氛围中,真切地进入那段让中华民族永志不忘的历史,让历史的精神火炬在人们的记忆中熊熊燃烧!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4-26 11:25: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