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重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2016-05-21 09:06:59  来源:学习时报 2005年05月31日 作者:张绪文  点击:  复制链接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所作的一篇讲演。这是一部驰名中外的军事著作,也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哲学著作,是矛盾分析的典范之作。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习辩证法,就是要学会“观察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分析方法是普遍的原则和方法。矛盾是各个特殊的 ,对不同的矛盾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列宁把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也就是具体分析各种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分析,《矛盾论》、《论持久战》堪成光辉的篇章。《矛盾论》结合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提出了分析矛盾特殊性的原则和方法;《论持久战》杰出地把这些原则和方法应用于抗日战争,并使之得到丰富和发展。

  分析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及其各方面的特殊性

  持久战,即通过持久抗战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是抗日战争的一般规律,也是抗日战争的基本战略方针。

  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毛泽东明确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这是对中日战争矛盾总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剖析了中日战争矛盾的各个方面。他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至此,四对矛盾展现在我们目前: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

  毛泽东对矛盾着的各方面的分析不但具体,而且具体入微。他不仅指出敌强我弱,而且指出敌不是一般的强,“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我不是一般的弱,而是鸦片战争以来,“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的或改良的运动,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说到敌退步我进步,敌也不是一般的退步,由于它“是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一特点,就产生了它的战争的特殊的野蛮性。”我也不是一般的进步,而是“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和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产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即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红军,有了数十年革命的传统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十七年的经验。”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也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为什么要对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因为“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断;是贯彻于双方一切大小问题和一切作战阶段之中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

  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毛泽东既分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帝国主义的日本的特点,又分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特点。他从分析中日矛盾总体的、最一般的特点入手,一步一步地、一层一层地深入暴露现实的一切方面,分析中日双方的长处和短处,作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分析中日战争矛盾着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

  列宁说:“真理只是在它们的总和中,以及在它们的关系中才会实现”。通过持久抗战以取得最后胜利,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结论。

  在具体分析中日战争矛盾着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时,毛泽东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亡国论和速胜论都不是从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而是孤立地抓住敌我因素的个别部分,使部分离开全体,并以部分代替全体。“亡国论者看重了强弱一个矛盾,把它夸大起来作为全部问题的论据,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他们只提强弱对比一点,是他们的片面性;他们将此片面的东西夸大起来看成全体,又是他们的主观性。所以在全体说来,他们是没有根据的,是错误的。”速胜论者“或则根本忘记了强弱这个矛盾,而单单记起了其他矛盾;或则对于中国的长处,夸大得离开了真实情况,变成另一种样子;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木,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总之,他们没有勇气承认敌强我弱这件事实。他们常常抹杀这一点,因此抹杀了真理的一方面。他们又没有勇气承认自己长处之有限性,因而抹杀了真理的又一方面。”总之,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只见部分,不见全体。他们不了解,部分是全体的部分,部分只有在全体中并和全体相联系,才能给于正确的理解。比如,如果像亡国论者那样,只看到敌我强弱对比一个因素,并把它绝对化、凝固化,自然要得出“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结论。但是,如果把敌强我弱这一因素和其他矛盾因素特别是敌退步我进步这一因素联系起来,事情就不同了。敌强中有弱,我弱中有强,敌我强弱对比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可变的,而不是僵死的;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敌强我弱决定战争的进程而不能决定战争的前途。毛泽东说:“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胜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和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由此可见,“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总和与相互关系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列宁说:“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

  分析中日战争在时间上的发展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是抗日战争的一般进程。要了解抗日战争的具体进程,必须对持久战的过程及其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不是算命先生,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需。毛泽东指出:“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在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中,相持阶段是中日战争转变的枢纽。一方面,中国将在相持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持久战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在于包含一个中间阶段。

  依据三个阶段的具体特点,毛泽东制定了持久战的具体战略方针:第一、二阶段,应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应是战略的反攻战。

  毛泽东还指出,中日战争在第一阶段反映在双方力量对比上,表现为敌是优势,我是劣势。但是,这种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中国方面有两种不同的变化。第一种是向上的变化,第二种是向下的变化。向下的东西是旧的量和质,主要表现在量上,如土地、人口、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文化机关等的缩减;向上的东西是新的量和质,主要表现在质上,如战争中经验的积累、军队的进步、人民的动员、文化的新方向的发展、游击战争的出现等。二者综合起来可以看出,中国的力量虽然有部分的下降,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日本方面也有两种不同的变化。向下的变化,如人力物力的消耗,国内人心的不满,国际舆论的谴责等。向上的变化,如领土、人口、资源的扩大(这是暂时的、局部的)。中国由劣势变优势,日本由优势变劣势,都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有曲折、有反复的。中日战争的具体过程,就是中国向上的曲折反复和日本向下的曲折反复的统一,是一个无数上升和下降交织的、波浪式的发展过程。总之,“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进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分析中日战争在空间上的表现

  战争形态,或称战争态势,是战争中敌我所处的位置关系。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是中日战争诸多矛盾在地域上表现的特点。同一切事物的运动一样,中日战争的矛盾运动,有着自己特殊的时间与空间形式。在“持久战的三个阶段”中,毛泽东从时间的联系上研究了中日战争的历史发展,给持久战勾画出一幅纵断面的图画;在“犬牙交错的战争”中,毛泽东从空间的联系上研究了中日战争的地域表现,给持久战勾画出一幅横断面的图画。

  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是由中日战争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是从日本的野蛮和兵力不足、中国的进步和土地广大等矛盾因素产生出来的。敌是强的,但不是强大,而是强而小;我是弱的,但不是弱小,而是弱而大。由于敌小我大,敌以少兵临大国,只能占领中国一部分大城市和交通线,而不能占领中国的广大农村和全部国土;同时,敌以少兵临多兵,反而处于多兵的包围中,我可以利用地广和兵多这两个长处去分割和包围敌人。

  毛泽东不仅发现了抗日持久战中犬牙交错的特殊形态,而且还对这种形态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详细地研究了两种内线和外线、两种有后方和无后方、三种包围和反包围、三种大块和小块的相互联结和相互转化,从而全面地说明了敌军和我军之间、敌我作战线和后方基地之间、敌我军队的主力和侧翼之间、敌我基地的大后方和小后方之间的位置关系,揭示了敌我双方有利态势和不利态势之间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犬牙交错的形态,不仅表现在军事上,而且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毛泽东说:“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展示了全面抗战的宏伟场面。它把我国的主力军和游击队、正面和侧翼、前方和后方、军事斗争和非军事斗争等,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给最大限度地发挥全军、全民的抗日积极性,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从“七七事变”到《论持久战》问世,抗日战争刚刚进行了10个月。可是,这篇讲演却以惊人的精确性预见了抗日战争的前途和进程。“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见是事实”。毛泽东的科学预见,建立在他对事物发展过程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所作的精辟分析上。抗日战争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已经过去几十年,不可能再重演。然而,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留给我们的哲学思想,特别是矛盾分析方法,确是十分宝贵的、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同抗日战争是根本不相同的,但是,二者又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它们都要经历长期持久的历史过程;它们都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它们都需要时时注意克服主观性和片面性、悲观论和急性病;它们都需要发扬根据客观实际的“想”和“做”这种自觉的能动性;它们都需要通过主观指导的正确,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它们都需要尊重和动员全中国人民,因为这是争取胜利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由于有这许多相似之处,所以,重温67年前毛泽东撰写的《论持久战》,从方法论上领悟这部著作的精华,仍感获益多多。

  当前,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棘手的难题呈现在人们面前。此时此刻,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不做无用之功,深入分析矛盾,潜心研究规律,实乃当务之急。只有在系统分析矛盾、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建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为人民群众施展聪明才智开辟广阔的天地,才能为广大干部导演威武雄壮的戏剧搭起历史的大舞台。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5-21 09:10: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重读抗战之三十三:日本国民为何战败时仍支持侵略

下一篇:寻访抗战老兵:劫法场抢出来的将军(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与处置管理办法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