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造纸业的精英,却毁家纾难支援抗战,“誓为国家尽全忠,誓为民族尽大孝”。
他是留美归国的化学博士,却在年近半百投笔从戎,掀起抗日洪流席卷长城内外、渤海之滨。
他是教育界知名人士,却义无反顾追随八路军转战太行,直至牺牲在抗日最前线。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在八路军总部为他召开的抗战时期规格最高的追悼大会上,毛主席亲书横额:“浩气长存”,并题送挽联。朱德总司令主祭,并题送挽词:“渤海毓雄,民族之杰;霭霭风仪,异质挺特;冀东义起,倭奴气慑;瞻彼真容,彪炳日月。”彭德怀副总司令致悼词。
70余年前的烽火早已散尽,那个热血的名字——杨十三,却依然在今天的燕赵记忆星空里熠熠生辉。
留美博士毁家纾难 从大学教授到渤海毓雄
夏日的天津五大道,槐香四溢,游人如织。
穿过繁华的南京路,记者来到位于成都道鹏程里的杨十三旧居,斑驳的砖墙、狭窄的街道,这里仍保持着一份宁静。
“这就是八路军第四纵队参谋长李钟奇秘密养伤的地方,而且还是抗战初期地下党和八路军的联络点。”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霍占良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对天津把守森严,杨十三派侄子杨效贤将李钟奇秘密接到天津家中,由其好友名医黎宗尧和池石卿在马大夫医院(现址为天津市口腔医院)治疗。随后一个月里,杨十三的妻子司湘云和女儿杨效莲,主动担起照顾李钟奇的重任,使他痊愈并安全回到冀东。
“作为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杨十三可谓是倾其所有来支持抗日。”长期从事杨十三生平资料整理研究的霍占良话语里满是崇敬,“他绝对当得起‘毁家纾难’这四个字。”
1889年的中国风雨如晦,杨十三出生在迁安杨团堡村,原名杨彦伦。抗战后,改名杨裕民。因在堂兄弟中排行十三,故名杨十三。少时在南开中学读书时结识周恩来,参加“觉悟社”。
1920年,开明的祖父资助杨十三赴美国学习,获博士学位。1923年,怀揣“实业兴国”梦想的杨十三回国,历经十年艰辛发明了“苇草造纸新技术”,并放弃专利权无私地向全国推广。这一新工艺遏制了日本纸张在中国市场的垄断。然而,当时的军阀政府对其提出的造纸业改革方案置若罔闻,在种种现实面前,杨十三实业兴国的希望渐渐破灭。
正当他痛心疾首苦于报国无门之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民族危机考验着每一个中国人。
为支援抗战,当时正在母校河北工学院任教的杨十三到处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人出人、有钱出钱”。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杨十三组织学生游行示威,以教授身份,走在队伍最前列,支持声援北平学生。
正当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杨十三的老父亲不幸病逝。他回家奔丧,说服家人把两万吊治丧钱,一半支援二十九路军,一半赈济鳏寡孤独的乡亲。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杨十三说:“誓为国家尽全忠,誓为民族尽大孝。”
“杨十三当教授的月薪是240块大洋,在当时这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阶层,但是全家人一日三餐却都是粗茶淡饭。”霍占良告诉记者,杨十三经常和子女们说,“人不能为了钱活着,钱要用在有意义的地方。”他毅然放弃了当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把省下来的钱全都用来支持党的地下活动。在抗战爆发以后,这些钱则全用来购买枪支和药品,支持抗战前线。
“七七事变”后,杨十三在自己家中,组织河北工学院部分爱国学生及其子女20多人,成立了名为“工字团”的抗日组织。他利用自家处在英租界的特殊地理位置,将其作为地下活动的联络据点,并拿出家中积蓄,变卖了妻子的嫁妆、首饰,又动员其他爱国人士纷纷解囊,购买了大批枪支和无线电台,并将武器装进特制的双底木船,经由天津水路,秘密运往冀东抗日前线。
“为了家乡父老乡亲和这个国家,他拿出了自己的一切。”杨十三的曾孙杨小冀告诉记者,为了抗战,生活本来宽裕的杨十三不仅散尽家财,连老家的50亩地也卖了用作支援冀东暴动。“我现在有时还会回老家看看,虽然杨家早已经地无一亩房无一间,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村里人都还在念着他的好。”杨小冀说。
抗日战争爆发前,杨十三在回乡办农民讲习所的时候,就与父亲动用家中省吃俭用的积蓄开办了当地第一所女子学校“立三私立平民女子学校”。除了自己的女儿和侄女们,他又到附近各村逐家逐户动员农家的子女入学读书。经过不懈努力,“立三女校”迎来首批30多名学生。同时,学校还对上学的全部学生不论贫富、不限年龄一律免收学费。
后来,杨十三还和父亲杨政修等人,以及侄子杨秀峰一起创办了迁安四团堡职业学校,让贫苦孩子学会谋生的一技之长。这一教育思想即使在八九十年后的今天也是不落后的,蔡元培为此还专门给这个乡村小职校写了长长的贺信。
就在几年前,杨小冀终于找到了这封贺信的照片。用手摩挲着斑驳发黄的老照片,曾经萦绕在他儿时心头的一个疑问仿佛一下子有了答案。作为当时著名的化学家、大学教授,抗战爆发后杨十三本来可以携妻带子转移到重庆大后方,可他为什么却选择留下来毁家纾难?“对他而言,这根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不苟言笑,但心中大爱的火苗却从未熄灭。”
年近半百投笔从戎
“吾愤累年,誓当以死报国”
今日的天津和平路,是闻名全国的商业金街。百盛购物中心对面的和平路100号,是中共河北省委成立的党的统一战线组织“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的旧址。
“吾侪与敌决战之期至矣,吾愤累年,誓当以死报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占领平津。侵略者的飞机扔下颗颗炸弹,河北工学院顿成火海,所有建筑物夷为废墟,海河两岸聚集着无家可归的难民。目睹这一切的杨十三愤怒至极、四处奔走,毅然投入抗日救国的洪流,与好友洪麟阁共谋光复冀东事宜,参加了李楚离任党团书记的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并任委员。
1938年春,中共河北省委为迎接八路军东进抗日,决定以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冀东分会的名义,在冀东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工农武装抗日大暴动。杨十三拿出全部家产全力支持,同时动员亲朋好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还带领由杨效贤、杨效昭、杨效棠等子侄辈和学院教职员、学生组成的“工字团”亲赴前线,参与领导了著名的“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
“冀东暴动时,曾祖父已是年近五十,身上还有病。但投笔从戎的他第一次穿上军装,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斯文沉稳换作了满怀抗日豪情,慷慨激昂之情溢于言表。”拿着杨十三唯一一张戎装老照片,杨小冀动情地说。
刚开始,同志们都说杨十三年纪大了,做些领导组织工作就行。可他并不在意自己的年龄,好多事都亲力亲为。他带着女儿杨效昭和儿子杨效棠来到洪麟阁的家——遵化县地北头村,同李楚离、洪麟阁密商起义大计。为了让大多数的群众参与这场抗日战争,杨十三让杨效昭扮成逃难的人到百姓家里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不用多说,一提起日本鬼子的残暴,大家的心就聚在一起了。
1938年7月16日,是冀东暴动原定举行的日子。然而,7月5日,因汉奸刘秉忠告密,冀东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司令部遭敌包围。起义消息暴露后,杨十三协助洪麟阁带领暴动骨干转移,他指挥队伍在小狼山上与敌周旋至深夜,冒着大雨,带队转移到鲁家峪。
7月9日,杨十三、洪麟阁领导的冀东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于地北头村提前起义。尔后,他们率所部千余人积极配合挺进冀东的八路军一举攻克玉田县城,活捉日寇驻玉田顾问石本,伪县长郎惠和投降。
在玉田县城,杨十三主持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他号召人们“团结抗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在杨十三充满激情的演讲声中,群众抗日的情绪高涨。冀东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很快发展到5000余人。第一路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了沙流河、亮甲店、鸦鸿桥等镇。
1938年7月发生的永载史册的冀东抗日武装暴动,掀起了巨大的抗日洪流,席卷东起山海关、西至京津、长城内外、渤海之滨的冀东22县的广大地区,有20万民众参加,组建了46个总队10万抗日武装。冀东抗日武装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的一次重要的实践,是中国抗战史上重要的一页。当年新华日报在欢迎杨十三到八路军总部的社论中曾这样评论道:“冀东人民之代表起义,实堪作我全国民族解放战争之模范,证明民众力量的无比伟大,中华民族潜蕴国力的雄厚,绝非任何外敌所能征服。”
秀才抗日坚持成功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
每年清明节之际,杨十三的小女儿杨晓苓都会偕同家人前往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为父亲扫墓。
今天的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里,紧傍着左权将军墓,有一个高盈两米的圆顶水泥坟茔,苍松翠柏丛中,墓前竖立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杨裕民同志之墓”7个大字分外醒目。
当年年龄还小的杨晓苓今年已经80多岁,但在母亲和兄长的讲述里、不断地探寻中,杨晓苓早已把父亲的一生都铭记在心,“我为有这样一位为国捐躯的父亲而感到骄傲。”
就在冀东抗日武装暴动发生的半年前,为了免遭日本侵略者杀害,中共河北省委奉中共和北方局的指示,动员杨十三等一批知识分子去天津周边的农村配合八路军建立抗日根据地,同时准备发动冀东暴动。当时,杨十三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大家劝他回老家养病,他却说:“我以孱弱之躯,势必效死疆场,马革裹尸。”
他用壮怀激烈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1938年10月,冀东抗日联军奉令西撤。撤退途中遭到日军袭击,司令洪麟阁壮烈牺牲,杨十三以文弱之躯冒着枪林弹雨奋力突围。途中胃病发作,被迫暂回天津就医。
杨十三回天津养病的时候,一些好友纷纷写信给他表示慰问,也有个别人在信中嘲讽他,参加冀东暴动失败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为此杨十三挥笔写下了八个大字“秀才抗日,坚持成功”,并分赠给好友,以示他抗战到底的决心。
1938年11月,杨十三归心似箭,匆匆离开天津寻找部队,他本想与吕正操将军取得联系,却因为司令部频繁转移而未能见面,于是他绕道寻找在河北坚持游击战的侄儿杨秀峰。正是在这时,杨十三在途中碰巧遇到了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主席、冀察战区司令长官鹿钟麟。
鹿钟麟知道杨十三是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又是冀东抗联负责人之一,于是特地派人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官邸。鹿钟麟动员杨十三留在国民党战区抗战,杨十三当场表示:“我不是来投你的,我是来找八路军的,不能留在你这儿。”又说:“你不是要抗日吗?不如跟我一起去投八路军,我保你。”鹿钟麟碰了个钉子,于是悄悄地派自己的秘书为他饯行,把500块钱送到了杨十三的手里。后来,杨十三把这笔钱委托八路军代表转交给了新华日报社用于办报。
1939年6月,应朱德总司令电邀,杨十三终于辗转来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了题为《欢迎冀东抗日联军领袖杨老先生》的专题社论。文中这样写道:“杨老先生毁家纾难,潜入故里,游说伪警,教育同胞,进行极艰苦的地下工作,并建立抗日联军,收复失地,一时寒平津敌伪之胆,震撼国际视听,实为民族解放战争之模范。”
“在八路军总部的日子,应该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杨小冀说,在那里,杨十三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虽然总部所在地也是战事不断,生活困苦,但他没有丝毫的顾忌和犹豫。他不顾身体的病痛,到村庄、到部队考察人民抗战情况,以求积累经验,准备日后自己返回冀东坚持抗战时可作借鉴。同时,向朱德、彭德怀、左权等总部首长建议,既修枪又要造枪,既做黑色火药又要研制黄色炸药,得到了采纳,为八路军军工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9年7月,日军集结重兵分九路向太行山区发起疯狂扫荡,此时的杨十三病情极度恶化,躺在担架上随部队一起转移。在敌情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每天都来亲自探望他的病情。1939年7月21日,刚刚闯出日军包围圈的杨十三在担架上永远闭上了双眼,享年50岁。
临终前,他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抗日的意志不能消沉,中国若没有共产党、八路军,日本鬼子是打不出去的。告诉在延安学习的那几个人(指子女们),要好好学习、工作,好好地报效国家。”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1939年9月18日,在八路军总部为他召开的抗战时期规格最高的追悼大会上,毛主席亲书横额:“浩气长存”,并题送挽联。朱德总司令主祭,并题挽词:“渤海毓雄,民族之杰;霭霭风仪,异质挺特;冀东义起,倭奴气慑;瞻彼真容,彪炳日月。”彭德怀副总司令致悼词。
1946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大会决定,在邯郸建立烈士陵园。1950年10月21日,刚刚成立一年的共和国,在邯郸举行了隆重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与安葬左权将军暨杨裕民等烈士公祭大会。从山西上遥镇移来的杨十三的灵柩和从涉县移来的左权将军等的灵柩一道,被缓缓放入墓穴。
从此,杨十三就安眠在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冀南大地上。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5-28 15:28: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寻访平型关大捷的真实细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