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四行一战不为“掩护大军西撤”
2016-06-13 16:03:47  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余子道教授。

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并不是以往史书常说的那样是为了“掩护大军西撤”。现年84岁的“上海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课题组组长余子道教授,昨天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向本报记者阐述了“八一三”淞沪会战的时空逻辑。他认为,70多年来传播并形成的这种认识,低估了四行仓库一战的意义。这是此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课题的抗战史新发现之一。

背水一战,万人观战

1956年来到复旦历史系,至1993年退休,从现代军事史、上海地方史、中日关系史到汉奸成员史,余子道潜心研究中国抗战史数十载。最近20多年,这名退休教授也一直没有离开近现代史研究。

问题从质疑开始。在抗战史研究中,谢晋元率部保卫四行仓库的战斗时间,与主力部队撤退时间之间,似乎存在一段“时差”。余子道解释说,据记载,1937年10月26日22时许至27日9时许,陆续有4个连的兵力进入仓库。26日晚,大部分中国守军开始退至上海西部,如虹桥、北新泾、江桥等地。他们从庙行、江湾、五角场等地出发,按照行军速度,可在4小时左右行至沪西,“也就是说,27日清晨五六点钟便可撤完”。可此时,四行仓库还在增兵备战,对“大军西撤”速度已无实际影响。余子道认为,即使掩护西撤,也不是在闸北一带,理应在今中山西路一带,那样至少在退守路线上能对日军有所阻挡。

于是,课题组开始小心求证。余子道本人查阅了当时的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等新闻资料,一一摘录为卡片。他发现,“掩护大军西撤”最初来自新闻报道,但信源并非官方,而是对事件背景的主观推演,有点“以讹传讹”。

之后,他们从军方大事记到人物回忆录,对言证进行了相互校正。结果有二:其一,军中最高指令中并无“掩护西撤”的任务;其二,四行一战后,谢晋元余部所获嘉奖令中也无“掩护西撤”有功的提法。

四行仓库,背水一战,别有深意。四行仓库易守难攻,位于苏州河北岸,与南岸公共租界仅隔一座西藏路桥。考证发现,此战期间,苏州河南岸上万人观战,南京路高楼之上也可观战,其中既有老百姓,也有外国人士。当时四行仓库三面被围,日军却久攻不下。“坚持固守,宁死不屈。”余子道说,打这一仗为的是显示中国人抗战到底的决心与信心,高扬民族气节和精神,同时也争取国际社会同情与支持。当这些目的基本达成,四行守军31日夜奉命撤回,只在突围过桥时牺牲10人左右。

当然,历史还有未解之问。比如台湾学者按加强营的编制,认为四行仓库内的战斗人员为452人。但余子道他们核实名单,目前还只能确定420多人。

密图野心,昭然若揭

余子道倡议设立“上海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课题组,不仅牵头复旦、同济、交大、上大、上师大、华东师大、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7家学术单位诸多学者,还与四行仓库、闸北区、金山区文广部门,以及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结成团队,最终获得市委宣传部文化专项立项。

    在余子道看来,14年的中国抗战,从大陆到台湾涉及两岸三地。为了全面融通地研究这段历史,他与2名课题组副组长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教授张云、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等一行,专门赴台发掘珍贵史料,还在沪台两地轮流举行淞沪会战学术研讨会。

经过“台湾政治大学人文研究中心”牵线搭桥,余子道等与国民革命军淞沪会战期间“前敌总指挥”陈诚的后人见了面。作为高级将领,陈诚将“八一三”全套军事档案带往岛内。他1965年去世后,档案由其女婿保存家中至今,具有极高历史研究价值。

对此,余子道显得极其兴奋。他此行带回的一幅1米见方的精密地图,那是1936年到1937年初,至淞沪之战爆发前几个月,南京政府参谋本部对上海军事状况进行的秘密调查结果。图上标明了日军大大小小80余处军事据点及设施部署。其中包括20多个带有伪装的纱厂,其中建有军火库和小型机场的杨树浦公大纱厂,在淞沪会战中起降日军飞机,成为沪东最重要军事据点之一。“显然,在‘一二八’事变之后5年多时间内,日军发动对上海的侵略战争,经过长期准备,蓄意预谋已久。”

陈诚所收藏的档案已全套复制给余子道课题组,连同炸弹、指挥刀等好几箱实物,沉甸甸地被运回上海。余子道介绍,在本月13日完成改造并揭幕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中,包括那幅精密地图在内的新史料都将首度公开。课题组已参与改建馆的设计方案、陈展大纲等起草,成为抗战纪念场馆的重要学术支撑。

根据四年期研究规划,到2017年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之际,课题组将出版近40本系列书籍。其中包括“上海抗战档案资料选编”等基础史料集,包括日、德、美等国报告,以及中外文报纸、当事人回忆录。又如,课题组还将出版30万字篇幅的“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抗战”等专题研究学术著作。此外,还有一部上下分卷、通史性质的上海抗战全史。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6-13 16:05: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从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得与失,看蒋介石战略指挥上的成与败

下一篇:1938年蒋介石自言“生死大事”:比抗战胜利意义还重大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与处置管理办法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