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再论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决策(三)
2016-08-29 11:03:3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0年10月19日 作者:占善钦   点击:  复制链接

  三、释蒋抗日决策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正式谈判终于在各方的努力下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帷幕。12月23日,蒋方由宋子文出席,西安方面由张学良、杨虎城出席,中共方面由周恩来出席,三方开始正式谈判。由于此时蒋介石态度的转变,谈判很顺利,三方立场迅速接近。宋子文在日记中记述了谈判的情况:周恩来指出“共产党已在给国民党的声明书中同意放弃宣扬共产主义;原则上同意废除苏维埃政府,在中央政府领导下一致抗日”, “如果委员长同意抗日,共产党将不会要求参与政府改组”, 要求“共产党将保有自己的军事系统”,参加国民大会,并“想见委员长”,强调“当共产党和张、杨人马辛苦的想帮忙了结西安事变,南京方面确有大官员营党结派欲乘机夺权,不希望委员长平安归来”。 可见,周恩来在尽力实现中共谈判条件的同时,并在谈判中进行了晓以利害的说服争取工作。此外,从宋子文日记关于当天谈判的内容来看,涉及周恩来的文字占大多篇幅,可见周恩来所代表的中共在当日谈判中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至少在代表蒋方的宋子文看来,在谈判中应该主要关注周恩来。

  周恩来在当天给中共中央的电报里汇报了谈判的情况:对中共提出的条件,“宋个人同意,承认转达蒋”,“宋提议先组织过渡政府,三个月后再改造成抗日政府”,甚至商讨了“过渡政府”各部长的人选,可见谈判的顺利与深入。所以,周恩来在电报的最后也不无乐观地请示:“如你们同意这些原则,我即以全权与蒋谈判,但要告我,你们决心在何种条件实现下许蒋回京。” 宋子文把谈判条件当天“转达蒋”,蒋介石做了积极回应:“他不会接任行政院长,会任命孔博士担任。当然新内阁将不再有亲日派”,“共军改番号,编入正规军”等,“我告诉张、杨及周等上述回应。他们感到满意”。 因此,当天深夜,周恩来再次致电中共中央:“在宋子文、宋美龄担保下,蒋如下令停战撤退,允许回南京后实行我们提出的六项(见二十三日十二时电),是否可放蒋回京,我认为是可以的。张、杨都急望此事速成。”

  事情一切似乎都进展得很顺利,但到12月24日开始出现急转直下的变化。这天上午,谈判的结果提交到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后成立的设计委员会,会上产生“激烈争论”,“大多数与会人士坚持,在委员长离开西安前,即使不是全部也应该履行部分条件”,而蒋方认为“以目前南京的政治气氛,在委员长未返回以前是不会有任何作为的”;但是反对意见极为激烈,甚至有人认为张学良个性犹豫不决,容易受蒋方左右,“提及二次革命来反张”。在此情况下,本来对蒋介石就深怀戒心的杨虎城这时也不同意在执行有关谈判条件前释放蒋介石,并与张学良“激烈争辩”,而张学良没有说服杨虎城,“杨非常不满地离开”。

  谈判至此遇到一个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即谈判达成协议的执行到底是在释放蒋介石之前还是之后,这在实质上也就是如何确保蒋介石会执行谈判协议的问题。面对众多要求谈判协议要有保证的意见,张学良答复:“蒋现在关在我们这里,他说的话,何应钦不见得肯听。我们逼蒋下命令,如结果无效,怎么办?即使生效了,当然得放他,他不是心甘情愿的,要存心报复或反悔重来,怎么办?所以说你们的意见行不通。只要他原则上承认我们的条件就让他走,签字不签字没有什么关系,签了字要撕毁,还不是一样地撕毁。”张学良还进一步提出了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有人问:“红军和杨主任的意见怎样?”张学良回答:“红军的态度比我们还软,杨主任虽有些不同意见,但他是顾大体的。” 可见,张学良对于释放蒋介石的看法也有一定道理,顾虑提出谈判协议的保证会损害蒋的威信或使蒋不满,从而影响整个谈判协议的执行。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的中共,则在这场争辩中态度极为平和。但张学良和中共的态度并没有说服众多的反对者,尤其是杨虎城,从而事情陷入僵局。同时,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直指蒋介石个人的诚信与诚意,使蒋介石也没法再保持“他本人不出头”的条件了。

  12月24日晚7时半,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今日蒋答复张”,再次强调接受西安方面的主张,甚至比12月23日的答复更为具体,说明了改组政府和联共抗日的步骤,并且还进一步表示要“接济红军”、“开国民大会”、“联俄联英美”等。同时,经过这场争辩,周恩来也更加谨慎,不再说在宋子文、宋美龄担保下放蒋回京“认为是可以的”;而在这封电报中最后指出:“蒋目前在西安环境中有抗日愿望,但南京环境不改,他又将回到动摇中去,现正从撤兵、组府、与我方秘密协商及公开宣传上找保证”。
  当晚,周恩来就去找蒋介石“与我方秘密协商”了。 据蒋介石日记记载:“夜间十时许,妻带周来见,此时余实已睡觉,余与之握手”,“余仅曰,你如有事,可与汉卿详谈,盖余已属囗(囗表示因日记霉烂而字迹无法辨认的字--笔者注)接洽也。彼知余意,乃即道别而去”。 虽然日记记载很简单,但也很明显,蒋介石向周恩来当面表示了友好的态度,确认了谈判成果,甚至将其他具体事务托付给与中共关系紧密的张学良。 不过,在当晚12时,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提出“在下列先决条件下恢复蒋自由:一、全部中央军分向河南、绥远二省撤退。二、南京宣布国内和平以民更始不咎一切,既望并召开救国会议之命令,蒋亦发表同样宣言,此条即取消讨伐令,承认张、杨与我们地位。三、部分的释放国犯与共产党”,并明确认为“依目前情势,没有这些条件而释放蒋是危险的,张、杨即使战败,挟蒋在手还有文章做”。 可见,中共中央和张、杨大多数部下的反对意见一致,也是认为蒋介石要在被释放前执行部分谈判协议。为此,周恩来还要再做进一步的落实工作。

  在这场争辩中,还有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被长期忽视。据宋子文日记,12月24日晚,他和张学良“讨论出其不意带领委员长到机场搭机离开西安的可能性”,“如果情况不乐观,我要以极力要求另一个停战期限的延长为藉口,迫使蒋夫人明天早上启程前往南京。晚间,我和张将用汽车运送委员长到张的势力范围,然后经陆路到洛阳。” 第二天早晨蒋介石听取了宋子文对此计划的汇报,但“余妻即往访张,若委座不离此,即余(妻)亦必不离此。余(妻)决心与委座同生死共起居也。张闻此言,心有所感,乃允设法同飞” 。这个危险的计划最终没有实行,但可以看出张学良坚持认为可以在执行谈判协议之前释放蒋介石,而周围大多数人都极为反对;基于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发动西安事变的初衷,同时也迫于内外压力,担心自己发动的西安事变会引发严重后果,张学良急于早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由此而选择独自冒险释放蒋介石。

  独自冒险释放蒋介石的行动未果,只能继续谈判。12月25日,周恩来“再次要求面见委员长”,并在见蒋时“要求委员长的保证:(一)停止剿共;(二)容共抗日;(三)允许派遣代表前往南京向委员长解释”。蒋介石回应:“共产党向北推进抵抗日本一直是他的希望,果如周所言,共产党愿意停止一切共产主义宣传活动,并服从他的领导,他将像对待自己子弟兵一样看待他们”,“委员长要周,休息够了,也针对相关问题详细讨论之后,亲自去南京。” 可见,蒋介石实际上都答应了周恩来提出的条件。蒋介石日记也记载了这次会谈,蒋介石在会谈中表示:“若尔等以后不再破坏统一且听命中央,完全受余统一指挥,则余不单不进剿,且与其他部队一视同仁。”周恩来则回答:“红军必受蒋先生指挥,而且拥护中央之统一,决不破坏。” 至此,两人对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合作抗日达成了共识。周恩来面见蒋介石之后,还和宋子文达成了具体协议。“我们告别委员长。周说,委员长很疲惫,所以不想跟他谈太多,不过有些事需要执行”,包括“胡宗南军队应该离开陕西和甘肃”、“委员长回到南京后应发通电”、“人民有言论自由”、“确保逐步释放政治犯”等等,宋子文表示“我会尽力”。

  仔细分析这次周恩来面见蒋介石的情况,就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周恩来面见蒋介石时,主要谈了停止“剿共”、联合抗日问题,和中共中央12月21日关于释放蒋介石条件电报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这也正是中共中央对此问题的“基础”,是根本立场,周恩来将之在与蒋介石见面时着力提出,加以确定。而周恩来在面见蒋介石后向宋子文提出的几项事情,包括蒋介石发表通电、保证人民言论自由、逐步释放政治犯等,和中共中央12月24日关于释放蒋介石条件电报中提出的多项内容是一致的,这也正是中共中央对此问题的“先决条件”,涉及的是需要具体执行的几件事情,周恩来在与蒋介石见面时没有提及,而要宋子文具体担保。当然,这些“先决条件”本应是在释放蒋介石之前执行的,而周恩来却采取了由宋子文担保落实的变通方式。可见,周恩来至少当时也认为蒋介石在被释放以前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甚至还有可能担心向蒋介石提出这些事情会影响对根本问题的谈判。另外,中共中央在电报中指明了南京国民政府军队要向“河南、绥远二省撤退”,而周恩来在谈判中只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军队“离开陕西和甘肃”,达到要南京国民政府撤军的目的,却不指定南京国民政府撤军的方向,其具体执行的灵活性和把握原则的坚韧性也可见一斑。这饶有趣味的现象充分说明周恩来是依据当时的客观形势灵活而有原则地执行贯彻中共中央的决策。

  谈判顺利结束,释放蒋介石问题又不可避免地提了出来。据蒋介石日记,会谈结束,“周乃作别而出。子文属(属同“嘱”--笔者注)其再说虎城,使其赞成余今日回京,周乃允之”。 可见,此时蒋方认为当天离开西安的障碍只是杨虎城,要周恩来对杨虎城进行劝说,让其同意蒋介石当天就走,而周恩来也答应了。宋子文日记也证实了这些:宋子文“极力向周主张委员长立即离开的必要性,再拖下去,将意味更复杂,而且战火一开,就很难压制”。宋子文还列举了多条具体理由,其中有“委员长已明确表明,如果不是同一天离开,他就不想走了”。对此,“周承诺尽最大努力,也是在最后关头他说服杨将军的”。 这都说明周恩来在当天说服了杨虎城,最终促成了释放蒋介石。
  这里很值得注意的是,宋子文向周恩来提出“委员长已明确表明,如果不是同一天离开,他就不想走了”,从宋子文日记上下文来看,这只能是指张学良开始制订的让蒋介石和宋美龄分开走、独自释放蒋介石的冒险计划。这很耐人寻味。如果周恩来对此计划不知情,而计划已确定放弃,宋子文根本没必要说出如此重大的隐秘,使得谈判节外生枝。可见,宋子文这样说出来,说明周恩来对这个计划是知情的,而且并没反对。可想而知,周恩来这时十分清楚张学良对于在执行谈判协议前释放蒋介石的考虑,也十分明白张学良想尽快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心。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派驻西安的代表,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对张学良的行动无力采取也不可能采取任何强制措施。而且,如果周恩来不说服杨虎城,而张学良在谈判顺利后又要独自冒险释放蒋介石,那时西安的混战、分裂局面将不堪设想。另外,对在宋子文、宋美龄担保下放蒋回京,周恩来也曾“认为是可以的”,可见周恩来对张学良当时释放蒋介石的考虑至少有一定程度的赞同;何况如前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停战期限是到12月26日,如再不释放蒋介石,又将面临大规模内战的危险;中共也一直担心南京国民政府的亲日派与日本侵略者勾结,长期囚禁蒋介石会有利于亲日派夺取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这些情况,毫无疑问对周恩来变通执行中共中央的决定有着很大影响。

  于是,看似突如其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释放并亲送蒋介石一行离开西安,西安事变宣告和平解决。周恩来事后也说过:“张汉卿亲自送蒋走是个遗憾。我那时听说张送蒋走了,赶紧追到飞机场想再劝阻不要去送,但我到飞机场时,飞机已起飞了。” 显然,周恩来此前已经知道张学良要释放蒋介石,而且劝阻过张学良不要亲送蒋介石,当时赶往机场只是想再次劝阻张学良不要亲送而已。

  12月25日发生的事情,周恩来也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关于谈判情况基本都能和宋子文、蒋介石日记互相印证,并认为“蒋走张去虽有缺憾,但大体是转好的”;但其中提到“我们只认为在走前还须有一政治文件表示,并不同意蒋今天走、张去。但通知未到张已亲送蒋、宋、宋飞往洛阳”,这却在宋子文、蒋介石日记里没有反映。 由于日记本身带有即时记述亲身经历的性质,比一般回忆性史料可信度高,更由于国共两党长期处于敌对的状态,蒋介石生前甚至没有透露在西安事变中见过周恩来;所以,对于周恩来没有要求“走前还须有一政治文件表示”和同意当天释放蒋介石,蒋介石和宋子文是不可能在日记中有所虚构或美化的。那为何周恩来却在电报中这样说呢?有一种可能是,周恩来在12月25日上午谈判结束后去说服杨虎城,如同在12月24日激烈争辩中改变想法一样,杨虎城对自己反对意见的申辩又使周恩来变得谨慎起来,“认为在走前还须有一政治文件表示,并不同意蒋今天走、张去。但通知未到张已亲送蒋、宋、宋飞往洛阳”。这其中具体内情到底如何,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依据目前材料还不能妄下结论。

  对于这封电报,目前大陆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和相关权威论著,都认为其中关于谈判和面见蒋介石的内容是反映12月24日的谈判和面见蒋介石情况,并对12月25日上午周恩来的活动没有记载。 笔者认为这个看法是不妥当的。第一,这与其他文献资料不符。宋子文日记和蒋介石日记都指出了12月25日周恩来与蒋方继续谈判,并且第二次面见了蒋介石,而这封电报中的内容与这两份日记的具体内容基本可以相互印证。尤其是12月24日晚12时中共中央关于释放蒋介石条件电报中的指示,在这封电报关于谈判的内容中都有体现,即确定南京国民政府军队撤退、召集救国会议、蒋回去后发表通电、分批释放政治犯等。这充分说明这次谈判已经收到了中共中央于12月24日晚12时发出的电报,也就是说,这次谈判是在12月25日。第二,这与电报本身内容不符。这封电报是12月25日发出的,如果电报的前部分是讲述12月24日周恩来与蒋方谈判并与蒋见面的事情,后部分是讲述12月25日张学良释放并亲送蒋介石的事情,电报中应该有时间区分,否则混淆不清。在周恩来的其他电报中也有这种情况,一般使用“昨”等词以示区分,而在这封电报中,只有“今日”、“今天”。何况,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周恩来每天都与中共中央有电报往来,象面见蒋介石这么重大的问题,还要拖到第二天晚上才向中共中央汇报,是很难解释的。所以,笔者认为这封电报就是记述了12月25日周恩来与蒋方谈判并与蒋见面的情况。

  中共中央收到周恩来的这封电报后,对周恩来的处置还是认可的。12月25日当晚,毛泽东在一封电报中就说:“依情势看,放蒋是有利的,是否达成有利,当待证实后告。”12月2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还在给刘少奇的电报中指出:“因形势急迫,没有待到履行停战撤兵之先决条件即于二十五日下午释放蒋介石”,并认为“大局之好转是有相当保证的”。 这里都认同周恩来的处置,并对周恩来关于局势好转的分析表示赞同;尤其是后一封电报中的“因形势急迫”,显然中共中央对周恩来当时所处的形势有所知晓和认同。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8-29 11:04: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再论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决策(二)

下一篇:再论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决策(四)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