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李运昌到冀东,与中共京东特委负责人胡锡奎等配合,开办游击战训练班,培养军事干部,组建抗日游击队,在迁安、遵化等地开展游击战争。
1938年初,晋察冀军区按照中央要求派出邓华支队向北平以西地区发展,活动在晋西北的宋时轮支队也转调平西,同邓华支队合并,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并从平西向冀东挺进。
1938年7月“七七”事变一周年之际,在中共冀热边特委领导下,包括开滦煤矿工人在内的冀东人民举行抗日武装大起义,里应外合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冀热辽子弟兵诞生了。
此后,冀热辽子弟兵在中共领导下,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走过极其艰难曲折的道路,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终于建成了摧不垮的以冀东为基础的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1939年6月,北方分局、晋察冀军区召开的军城会议决定。不再派主力进军冀东。冀东游击战争,主要靠现有队伍坚持,先建立多块小片根据地,逐步形成大片。事后证明,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同时。晋察冀军区决定,冀东部队统编为八路军第十三支队,后改称冀东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曾克林任参谋长,刘诚光任政治部主任。刘诚光兼政委,包森兼第十三团团长。李楚离任政委,包森任副司令员,辖两个团,陈群任第十二团团长,一年后,冀东部队完成统编。这时,冀东党的领导机构称冀热察区党委冀东分委,李楚离任书记,李运昌、周文彬为委员。
1940年元旦,冀东分委在遵化阁老湾召开会议。由李运昌主持,决定巩固和扩大冀东根据地。加强党政军建设和发动群众工作等。会后,冀东部队整编为8个总队。晋察冀边区政府的冀东办事处也建立了。从此,冀东党政军都有了统一领导,并有计划地开展工作。1940年秋冬,第十二、十三团先后完成建团。在战斗中,冀热辽子弟兵迅速成长起来,主力团和游击队发展到4000余人,军政素质显著提高。
1941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发动太平洋战争。大本营要求华北方面军“确保华北治安”。华北方面军制定出“治安强化运动”计划,其中包括把冀东建成“治安模范区”,由治安军独自“确保冀东治安”,调走日军。第一次“治强”先从冀东开始,日军大肆宣传以“十万精兵扫荡冀东”。从1941年6月开始,冀热辽子弟兵英勇地开展了反“治强”之战。
1941年10月,日本华北方面军以为冀东八路军所剩无几,就决定在第三次“治强”中实现以治安军代替日军控制冀东的计划,把治安军主力20个团3万多人部署在丰、玉、遵、滦、迁5个县,同时把日军二十七师团继续调走。治安军野心勃勃,企图在布防结束后,以所谓“猛打穷追”战术击败八路军主力,一举把冀东中心地带占领。
冀东分委和军分区认为,日军的阴谋倘若得逞,冀东必将陷入困境,于是决定开展打治安军战役。12月15日首战于遵化四十里铺,歼第三集团第六团1个营。
12月26日至1942年1月6日,先后在遵化东双城、刘备寨、旧寨、东亮子河各歼1个营。治安军接连失利后,迅速改变战术,收缩据点集中出击,并由日军参战。但八路军越长越勇。1月13日,遵化果沿河之战全歼治安军第二集团第四团,击溃治安军集团司令部及第i团。1月20日迁安杨店子之战,给治安军第二十团以歼灭性打击。这两战之后,治安军放弃了原定目标.只求稳住阵脚。日军也迅速调回。
2月5日遵化南贾庄之战,又击毙日军中佐大队长田口以下官兵70人。此战之后,日伪和八路军都认为已告一段落.于是战役结束。
此次战役历时53天,冀东子弟兵参战的有第二十团,十三团个1000余人,游击队先后参战的近1000人,在冀东人民的配合下,充分发挥了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因时因地制宜打击日伪军,主要作战20余次。战果远远超过八路军预计,更大出乎日伪军之意料。
打治安军战役的胜利,宣告了日军在冀东第三次“治强”的彻底失败。
从此冀热辽子弟兵的装备更新,军政素质大有提高,成为敌后战场上一支坚强的抗日队伍。
1942年4月起,日伪军七八万人,对冀东实行笫四次“治强”,冀东子弟兵英勇反击。
1942年秋冬,全区日伪军已增至10万人。在基本区,日伪军不仪以强大兵力“扫荡”、“剔抉”.而且强拉民佚10万挖封锁沟,筑封锁墙,总长度1000公里以上,把基本区细碎分割,并且沿沟建立数百碉堡严加封锁。冀东子弟兵无法在基本区活动,地方干部也纷纷撤理出,以至玉、蓟、遵、丰等县大部分基本区变质,少数地区游击队和地方干部只能极隐蔽地活动,而且随时有被挤出的危险。人民群众也惶恐不安。
1942年7月,十三地委和军分区认真贯彻北方分局和晋察冀军区的一系列指示.实行“精兵简政”和主力团地方化。这时大团改为小团,新建第十一团,赵文进任团长,并在此后一年里先后建立了8个地区队。
1942年9月,在北宁路南建立第一区队,随后又在西部成立第二区队。战略上进一步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向敌后之敌后挺进”。冀东子弟兵在长城外开辟出热中光头山区和热东、辽西一些地区,在长城内开辟了滦河以东和铁路以南及通三香游击区,全区不仅未缩小反而扩大了。在第四、五两次“治强”期间,冀热辽子弟兵在极艰难的条件下苦战,人员未减少,在逆境中锻炼得更加坚强。冀热辽部队采取“敌进我进”方针虽有成效,但处于中心的基本区大部变质,使子弟兵的处境十分困难;关东军正在热南制造“无人区”,八路军也将在那里处于险境。所以,只有恢复了基本区,才能巩固和发展“敌进我进”的成果。
1943年2月,军分区发动了第一次恢复基本区战役。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以主力三分之一留在热河省南部山区。以主力三分之二发动恢复基本区战役,分东、中、西三路向基本区挺进。
至19日,八路军以坚决迅速动作分别突出重围,转至滦河东和长城以北地区。此役,八路军共毙伤日伪军400多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27支。这次战役取得了政治上的巨大胜利,它增强了八路军必能恢复基本区的信心。大大鼓舞了基本区人民和干部的斗志,为完全恢复基本区打下基础。
1943年6月,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主力由滦河以东、长城以北进入冀东抗日根据地基本区,7月份三路进行第二次恢复基本区的攻势作战。此次作战历经3个月,八路军作战80多次,攻克点碉40处,毙伤日伪军1000多人,缴获追击炮两门,轻重机枪24挺、步枪1600多支,冀东抗13根据地除蓟县外,基本区大体上恢复原状。同时,新开辟的地区也有所巩固,与1941年比,冀热辽全区县治、面积、人口、军队都增加一倍左右。
从1941年夏季到1943年秋季,冀东子弟兵经过几个回合,终于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治安强化运动”,挫败了其战略阴谋。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9-24 14:41:5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