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016-10-10 15:55:3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2013-08-15 (作者:桑成舟)  点击:  复制链接

  这是一个个光耀千秋、永载青史的名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他们是英勇牺牲在抗日战场第一线的先烈杰出代表,他们的身后,是数以百万计的视死如归、慷慨赴难的抗日英烈和3500万伤亡的中国人民。是他们用生命点亮了那段民族历史的阴霾,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现代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他们令人钦敬的爱国壮举,在天地间留下了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他们远行了,而青史留下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牺牲了,却在人们的心中得到了永生。他们怀着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舍生忘死、义无反顾,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的不朽历史,也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面旗帜,迎风招展,猎猎飘扬。这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要把抗战精神转化为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为建立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广大爱国民众的信任和支持。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中共代表周恩来和张、杨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九千将士,两千余人突出重围,两千余人战死,一千余人失踪,四千余人被俘,新四军遭受重创。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军事上严守自卫、政治上坚决反击的方针,没有使事态发展到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地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没有破裂。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把民族利益放在阶级利益和党派利益之上,在全国人民中树立起了爱国主义的良好形象。如今,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中国人,就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和实现中国梦而尽心尽力。

  要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在抗战如火如荼1937年12月,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1942年,左权将军在太行山上壮烈殉国,是我军在抗战期间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他抗战到底的信念至死不渝。正是有着千千万万个像左权将军这样怀抱崇高理想信念的抗日志士高举民族大义的旗帜,成为了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救亡图存的中流砥柱,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理想信念是旗帜、灵魂,是凝聚我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中国梦凝聚共识、激励人心、引领未来。近代以来一代代中国人为之前赴后继、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接续奋斗的,就是中国梦这一崇高理想信念。实现中国梦和每个中国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人生价值、社会理想、责任所在。我们要把抗战精神化为对共同理想信念的坚守,勇于担当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不回避、不退缩、不动摇,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心协力、真抓实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让民族腾飞、使梦想成真。

  要把抗战精神转化为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抗日战争,被我们记住的不仅仅是伤痛、悲惨、哀怨,更有抗争、胜利、尊严。我们经历了落后挨打的耻辱,我们更证明了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0多年间,中国为何饱受欺凌、丧权辱国,除了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阀割据、内部分裂,中国一盘散沙。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中华民族的灾难深重到了极点,危急存亡之秋,人们高唱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日本侵略者的面前,中华民族凝结成了一股绳,海内外华人一条心,爆发出了民族的最强音,靠着众志成城的力量,最终“把日寇驱逐国门之东”。今天,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更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已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继续为之奋斗。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国梦不再是梦,而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

  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虽已散去,但战争留给人们的记忆仍刻骨铭心;救亡图存的任务虽已完成,但民族复兴的事业仍任重道远。抗日战争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抗战、缅怀先烈,就是要从那段凝重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从那场悲壮的奋斗中获得深刻的警示与启迪,从而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10-10 15:56: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八路军——五师征战实录(连载十六)

下一篇:日本必须承认战争罪行——访德国历史学家汉斯-乌尔里希·韦勒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