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李宗仁评侵华日军:训练之精战斗力之强举世罕有其匹
2016-10-26 11:35:25  来源:凤凰历史 作者:杜东冬等  点击:  复制链接

本文摘自:《现代兵器》2007年第12期,作者:杜东冬、蔡海林,原题为:《再奠“七七事变”:决战岂止在沙场》

“七七事变”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但同时又不仅仅是中日全面战争的临界点。如果把它放大来看,简直就是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略缩影。 

从实力对比来看,“七七事变”后,华北日军对于29军的战术优势,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日两军战术能力的差异。纵观二战中国战场,尽管中国具有道义上的正当性,但中日两国在军事实力上的悬殊差距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当1937年抗日战争的枪声在卢沟桥骤然降临时,中国海军舰船排水量仅及日本的二十分之一,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数量不到日本的七分之一,中日两国陆军师级野山炮的装备数量比例是1:5;日本拥有完全自主的国防工业,中国的大部分武器都要依赖进口。面对日本这个亚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中国的国防实力与之相比处于绝对劣势。因此,对于中国的抗战前景,当时很多西方人都不看好,认为“中日两国一旦全面开战,中国海军在一周内就失去战斗力,中国空军勉强可支持一个多月,中国陆军最多也只能坚持六个月,等到中国的精锐集团军和军火工业被消灭后,中国除投降外别无他途”。尽管这种单就数量对比而夸大其辞的分析并不全面客观,但实力差距确实决定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艰难。 

在人员作战素质方面,中国亦远逊于对手。从最基本的射击训练来看,中日两军的差距十分明显:中国军队经费不足,训练实践少得可怜,平时训练子弹限额最多15发,只能靠放空枪进行空练,每个连最多只能出一两个特等射手。这还只限于中央军或者其他正规部队,在一些地方派系军队中,刚征来的新兵甚至连枪都不会放。而日军步兵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一名新兵的步兵子弹则是1800发。在这种严格要求和训练条件下,日军优秀射手辈出,通常每个中队(连)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中国军队的战术观念普遍陈旧落后、战斗素质和军事训练差,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仍以一战以前的老战法同日军作战。官兵不知如何应对敌方飞机、坦克,打要塞地堡也不善于隐蔽自己,不懂得如何疏散和伪装。而日军采取的作战行动往往都是立体战术模式,空中飞机狂轰滥炸、海上舰炮密集轰击,威力之大、天摇地动,炮火所到之处无坚不摧,步兵也极为训练有素。“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日本高级将领中虽乏出色战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则上绝少发生重大错误。日本将官一般都是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其作事皆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引自李宗仁《八年全面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可以说抗战期间,日本在战役、战术级别上长期居于优势地位,中国军队取得的成功性战役寥寥无几。 

然而,占尽战场优势的同时,日本在战略层面上却输得一塌糊涂。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侵华,每次日方寻找侵略理由时,使用的伎俩几乎都一成不变:挑衅滋事—激化矛盾—造成冲突—发动战争。从这种老套拙劣的游戏环节来看,卢沟桥头的枪声对于“七七事变”的意义,就如同“七七事变”对于日本全面侵华的意义一样——先以小事件制造大冲突,再以大冲突制造战争。战争爆发后,如有需要,则继续扩大战争。如此,日本帝国的对外扩张永远理直气壮。只是,这种用制造大矛盾来解决小矛盾的思路,就像非法传销一样,迟早要面临不断制造矛盾、最终矛盾无法解决的巨大风险。“七七事变”后,华北日军打响了卢沟桥的枪声,却无力收拾残局,只能由国内派兵解决。但问题是国内派兵造成的新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如何收拾残局呢?利欲熏心的日本少壮派军人给出的答案是:把蚕食政策改为鲸吞式的全面侵华,一口吃掉中国——还是没有战略头脑。令人惊异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哲学,就是建立这样荒谬的思维基础上的。因此,从决策的角度来看,二战日本无战略!

正因如此,当中国方面逐步进入全民持久抗战阶段后,战争的战略主导权始终牢牢控制在中国人手里。虽然国民党对共产党摩擦不断,但双方对待日本的态度还是基本一致的,分别依据各自优势,选择自己的作战方式,在整体上坚持了两个作战系统之间的协同抗战:国军的战争思想、训练方式和编制体制都是为正规战准备的,其战略作用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保证中国有一定的战略反攻基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游击队虽然装备落后,但在十年内战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争经验,最擅长的就是深入敌后、以弱拖强乃至胜强,想方设法破坏敌人对中国占领区的战略消化,使其无法以战养战。 

战斗精神方面,除了对抗日军民实施了“囚笼政策”、“三光政策”和集体大屠杀等惨无人道的野蛮凶残措施,企图迫使中国人放弃反抗、接受被人奴役的命运外,日本军国主义者并无其他修正战略的良方,这显然低估了中国人的抗战决心和勇气。凶蛮和血腥只能激起中国人更加强烈的反抗,使中华民族抵抗到底的决心愈发坚定。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中国军人在装备既差、人员素质又低下的前提条件下,所凭靠的只能是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和寸土必争、血战到底的爱国精神。 

像“七七事变”和南苑激战中那样拼死奋战的中国守军,抗战史上比比皆是:淞沪会战,面对日寇飞机、军舰、大炮轮番猛轰,国军姚子清营500壮士誓与宝山共存亡;敌后战场,淮阴刘老庄,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3营4连与1000多名倭敌反复肉搏,全连上下全部壮烈牺牲;空中战场,中国飞行员沈崇海和陈锡纯驾机完成轰炸后,开足马力撞向一艘日本巡洋舰,与敌同归于尽……八年对日血战,一寸山河一寸血,共赴国难、以身殉职的中国军人多达数百万之巨。这是弱者对抗强者侵略的最后抉择:即使是阵亡,也要在临死前给敌人以重创,让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中国能够始终控制战略主导权、把日本活活拖死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坚持全民族持久抗战,纵然只剩一兵一枪,中国也决不投降。 

在如此大气魄的战略面前,日军相对优越的战术优势相形之下黯然失色,其战败投降,不过时间早晚而已。一味迷信武力的日本军国主义始终硬撑着一颗没有战略的脑袋打仗,在中国战场的泥潭中尚自挣扎不易时,还急匆匆对英美等国开战,进一步加速了自己的败亡。更加讽刺的是,日本在1945年宣布投降时也是在8月15日,与八年前日本公布《帝国政府声明》、对华宣战的日子恰好是同一天。而当年发动“七七事变”的牟田口廉也已于1944年英帕尔之役兵败后自杀,事变中第一个开枪的一木清直早已在瓜岛战役中被美军坦克碾死。始作俑者、不得善终,冥冥中自有天意。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10-26 11:36: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真实的“抗日杀奸团”:伪满总理之孙也曾加入

下一篇:日军司令官日记中的八年全面抗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