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国战场:最顽强的抵抗,最惨痛的牺牲(3)
2016-11-20 10:45:50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李伟  点击:  复制链接

在反法西斯同盟国中,中国实力最弱、受援最少、牺牲最大、战斗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就像一块吸铁石,牢牢吸住了日军主力,使其走向崩溃。这直接影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败。
 

不对等的战争
 

如果以“九一八事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那么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大部分时间中国都在孤军奋战,承担着最大的压力。同盟国“四巨头”中,中国的国力最羸弱,接受的外援也最少。事实上,中国打了一场与其战略地位不对等的战争。而中国人正是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来弥补了实力的差距。

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德国人冯·塞克特将军曾特别向蒋强调,高度发达的国防工业对维持一支现代化军队是必不可少的。但中国的基础工业太落后,不足以提升国防建设和军队质量。直到1935年,为了发展重工业,才建立国家资源委员会。1936年,资源委员会开始一项发展工业的三年计划,但直到战争开始后资金仍严重不足。战争全面爆发的1937年,国民政府的国防工业仍停留在草创阶段,军队继续大量依赖外国武器装备。中国兵工厂虽能生产大量步枪和机枪,但几乎所有的重武器以及载重汽车、石油和无线电设备仍依赖进口。

“七七事变”前,大约30万军队接受了德式训练,但其中只有8万全部用德国武器装备。大约170万国民党军队,以欧洲和日本的标准看,训练很差,装备低劣。其中许多部队分属于不同军阀,政令难以统一。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投入120万军队(约120个师),对抗日军20万人(约20个师团)。人数比接近6∶1。但在武器先进、装备精良的日军面前,这种数量优势很快就消失了。根据一位美国军事观察家的计算,中国军队一个师的战斗力,只相当于日军一个师团战斗力的1/3或1/4。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大部分是轻型武器、机关枪、手榴弹,炮火的威力很有限。虽然拥有空军,但装备简单,力量薄弱,只能用来简单防守,对战术的考虑并无多大影响。唯有夜间,中国军队才能发挥强有力的战斗力,与日军进行激烈的肉搏战。中国军队常在夜色来临之际,充分发挥人数上的优势,组织较大规模的反击。

造成中国军队战斗效能低下的首要问题,并非武器短缺,而是食物短缺。1944年魏德迈将军接替史迪威担任蒋的参谋长,最初他主要关心部队的调动和部署问题。但是不到一个月,他了解到士兵太虚弱而不能行军,自然不可能有很高的战斗力。这些士兵并不能全额得到自己的给养。一位美国专家1944年检查了1200名中国士兵,其中57%的人营养不良。军队中的医疗条件也很差,全部军队只有2000名大体合格的医生,大约1700士兵有一名医生。而美军中大约150人就有一名医生。

可另一方面,在英美的主导下,欧洲战场地位被排在亚洲战场的前面,欧洲利益高于亚洲利益。盟国集中兵力先打败德国,再击败日本。这就导致所有战争资源,无论军队、武器、补给,都优先支持欧洲战场。

1941年,罗斯福与丘吉尔为首的美英双方举行了8次会议,新成立的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举行了2次会晤,会议代号为“阿卡迪亚”。会议决定了“先德后日”的战略总方针;划分为若干战区,各战区设置司令官,统一指挥。

中国战区除包括中国本土,还包括泰国、越南和缅甸。蒋介石虽出任中国战区总司令,但他始终没有指挥过其他盟国军队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过程中,盟国始终没有派遣地面部队来华,美国陆军在中缅印战场上也没有任何投入。

能否参加联合军事会议,制订共同的战略,是决定一个战区是否重要的标志。在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能否参加盟国联合军事会议及军火分配委员会问题上,受到了美、英的阻碍,排斥中国代表列席会议。

在“先德后日”的战略中,配属中国战区的盟军空军,也可以不通过蒋介石的同意,调往其他战区。这直接引发了蒋介石与史迪威的冲突。

1942年6月,德军隆美尔部攻克北非利比亚重镇托布鲁克,离埃及亚力山大港只有90多英里。埃及如落入德军之手,德国便可控制地中海至苏伊士运河及红海地区,印度与英国的联系将被切断。丘吉尔前往华盛顿讨论这一严重局势,急调中国战区美国第十航空队全部轰炸机前往埃及地区,用于轰炸德军后方补给线,中国战区的战略物资的数量也降至每月不到100吨。

反攻缅甸的计划也一再拖延。其规模由海陆两栖反攻缅甸,转为有限度地反攻缅北。这导致中国的战略物资只能依靠驼峰航线运输,运量极其有限,使中国抗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43年1月,盟国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由于北非局势的好转,欧战前景光明。亚洲战争提到日程上来。但是在研究中国战区收复缅甸问题时,中国代表仍被排斥在外。连美国总参谋长马歇尔都认为不公平。他强调反攻缅甸的目的时说:“我们重视打通滇缅路,并非全为提高中国士气、打击日本海运输力着想。我们目的在配合欧亚非洲各地作战。若收复缅甸方案不立即实施,则美国或有被迫退出欧洲之一日。”

在“先德后日”战略的制约下,中国战场始终不是盟国战略投入的重心,接受的援助最少,也最不稳定。

根据美国陆军部的统计,1941年12月到1943年6月,美国投入欧洲大西洋和地中海方面的物资约为1385万吨;太平洋战场约为938万吨;投入中缅印战场只有约60万吨。美国原定1941和1942年装备中国60个师,到1943年决定只装备30个师,外加其余30个师所需要装备的10%。

美国以租借形式援助盟国的物资,累计总值大约为460亿美元。其中英国获得约303亿美元,苏联获得98亿美元,法国获得14.03亿美元。而中国只获得6.31亿美元,约占总量的1.4%,是英国的1/48。
 

日本国力的崩溃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政府认为,中国之所以不投降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有外部物资供应;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低估了日本的国力。但实际情况是,日本的国力却因陷于中国战场而逐渐崩溃。

自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日本经济被全部推向军事化方向,军费开始快速递增。1931年占财政收入的31.8%,1936年增加到了45%。1931~1936年,日本军费占国家总支出比,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一位。全面侵华后,军费更是大幅提高。自“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华军费占同时期总军费的70%,总财政支出的47.2%。

为了筹措战争费用,政府一方面大幅增加税收,1941年比1936年增加了2.5倍。更重要的手段,是发行战争公债。战争的前三年,其发行公债数量已超过日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发行军事公债总和的9倍以上。

日本的财政主要充作战争军费,这极大影响了正常经济投资。1939年全国投资额为53亿余日元,重工业占了70%,轻工业只有2%。资金原料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技术工人匮乏,导致日本经济不景气。许多重要工业,包括水泥厂、造船厂只能半开工。日本工矿产业,在1938年达到最高水平后逐年下降。

日本陷入持久战争,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使民众不堪重负。

1939年9月开始,每月1日被日本政府定为服务效劳日,这一天禁止卖酒,饮食店几乎全部停业。9月18日,工资全部停发。为了节约用电,连烫发都被禁止;棉织品的服装也全部消失,棉布成了贵重物资;民用石油十分短缺,大街上开始出现烧煤炭的汽车,戒指和项链的制造被限制,生活必需品需要凭票供应。街道上竖起了标语,上面写着“奢侈就是敌人”。

战争期间,日本发起了“国民减食运动”,将每日三餐改为两餐;改吃糙米和杂粮;只要是可以吃的东西如水果皮、萝卜叶及剩饭,都可晒干充饥。

1944年,为了节省资源,日本政府强迫国民每天只能生一次火,其余两餐吃冷饭。由于孕妇每天可以得到70克大米的增补量,所以怀孕的妇女数量一下子可疑地增多起来。最古老的垒球场被开垦成菜地,以养活饥饿的横滨百姓。抢劫、扒窃成了普遍现象,大人们去偷小学生的午餐,洗劫邻居被炸坏的房屋,人们最后的一点财产也常常在防空洞中被偷走。

对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是粮食问题。大量劳动力被征用到军需部门生产,服务于战争,农村劳动力最多减少300万人。化肥厂多用于军用,化肥奇缺。由于劳动力与化肥不足,日本农产品大幅度下降,大米下降了30%~40%。1941年7月7日,一般饭店禁止卖米饭。这被称为“七七禁令”。

公民逐渐丧失了个人生活的自由,被编入“邻组”之中。邻组不仅负责征收赋税、分发口粮、组织防空演习和消防演习,还要负责“消灭个人主义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由于大量成年人被征入军队,日本不得不广泛使用童工。仅日本职业介绍所介绍就业的童工,1937年有21万人,1939年高达42万人。东京的小学生一毕业就要去为战争服务,一年中至少有3万少年加入战争机器。

为解决资源问题,日本政府征用铁器和铜器,包括床、桥、桥栏杆、炉子、椅子、门、柜子、电风扇、火盆等各种各样的物品。就连寺院也献出了铜像。但这些家用器皿、寺庙祭祀之物,根本不可能满足现代化大规模战争需要。再如“松根油计划”,即企图从松树根中提取液体燃料。道路上,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松树根。日本为此制造了大约4.7万个干馏锅。但到战败投降时,也只生产了480吨所谓的“飞机用油”。实际上,这种人工“飞机用油”,因为含焦油和灰分过高,只要几天,发动机也就转不动了。

1943年9月,已经有300万工人被征入军队,导致飞机制造厂、造船厂和兵工厂产量和质量大幅下降。每失去1个熟练工人,就需要4个生手去代替,报废的产品越来越多。1944年底,日本新造的战斗机大约有三分之二在到达作战地区前就坏掉。一种由中岛工厂生产的陆军战斗机Ki84缺陷极为严重,以致有了“飞行员杀手”这样可怕的称号。

日本仅有的军工生产由于中国战场的实际需要,其结构也很不合理。这不仅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且直接削弱了日军的战力。日本军械预算大部分用于生产弹药。弹药生产费用过大,影响了火炮、坦克、汽车通信电子器材的生产以及改进武器性能的科学研究。

日军和美军装备相比,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性能差距越来越大。日军一个师团的火炮不超过10门,坦克更少。而美军一个师拥有火炮多达500门,坦克150辆左右。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以老式的三八式野战炮和四一式山炮为主。前者于1905年定型生产,后者为1908年定型生产。这些旧式火炮射程短,威力小,数量也不足。

在电子器材研制方面,日本更是大大落后。1942年秋天日美海战,美海军不用探照灯照明,而利用雷达实施射击,完全抑制了日本海军的夜间袭击。在冲绳岛争夺战中,美军火力强度是日军的20倍。美军普遍拥有雷达装备,特别是在“决定日本国运”的莱特湾海空战,多在夜间和能见度很低的条件下进行,美军可以用雷达装备准确进攻敌人。这是美军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油品短缺,必须限制飞行员的训练,这造成了日军航空兵战力的大幅下降。日本与盟国的历次空战中,日军飞机损失惨重,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后来日军航空兵使用自杀“特攻”,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1945年初,据日本大本营最乐观的估计:“日本能够有组织地进行战争的时间,即便竭尽所有努力,大概也只能以昭和二十年(1945)中期为限”。日本国力枯竭,人心丧尽,实在无力再战了。

战争机器在榨完最后一滴油后,停止了摆动。
 

中国的牺牲
 

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根据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的数字,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一半国土被践踏,930余座城市被日军侵略占领,占全国总数的47%以上,其中被侵占的大城市占全国80%以上。被破坏的工厂有3840家,全国直接承受战祸灾害的人口超过2.6亿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

日军的入侵直接破坏和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抗战之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期。从1927年到1936年,电力工业年均增长9.4%;煤炭工业年均增长7%,水泥工业年均增长9.6%,钢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0%。有学者研究,从1927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而且这种增长突出地表现在基础工业上。

抗战期间,日本几乎占领了所有重要城市,其中聚集着中国全部现代工业。这些工业,有的直接损毁于炮火之中,有的因战争而失去运转条件被迫关闭,有的在被迫内迁途中损毁。在沦陷区,日军不仅任意掠夺公私财产,还截留税收,把持金融,并建立起依附于日本的殖民地经济体系。1947年,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国抗战时期财产顺势说帖》,比较详细地统计了战时全国经济损失情况,其中包括金融、工业、矿业、电业、船舶、商业、运输、农业、水利、文化、公共机关、人民团体、房屋等各分项损失数字。再加上军费、外债、资源减损、海外华侨等损失,总计超过500亿美元。这还没有包括敌后地区的财产损失。依据我国政府公布的数字,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

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利益,当美、英请求苏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时,中国牺牲了部分主权换取了盟国的整体利益,加快了战争的结束。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美国多次请求苏军对日作战,以减轻自身压力。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与丘吉尔共同向斯大林提出了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的请求。斯大林则开出条件,即恢复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失去的中国东北的侵略特权。包括旅顺口作为苏联海军基地,长春铁路(即中东铁路)中苏共有共营,大连为开放性的商港,苏联对其拥有优越地位;外蒙古保持现状(从中国独立出去)。

罗斯福与丘吉尔同意了斯大林的要求,三巨头很快达成协议,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雅尔塔协定》。

但由于苏联要求的出兵条件,都属于中国主权,在战后应该归还中国,而苏联在中国国土作战须征得中国政府同意,否则出兵无法律依据。于是在罗斯福的撮合下,中苏开始艰苦的谈判。直到美国投出原子弹,苏军出兵前夕,一些原则问题才确定下来。直到日本宣布投降的前一天,条约才完成签字。

斯大林的要求被一一写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有关协定(外蒙古独立是通过中苏两国互换照会决定的),条约有效期30年。此外还有未写入条约和协定的要求:中国东北不允许出现对苏联不友好的地方政权,东北必须与苏联实行垄断性的合作。依据中苏条约,苏联于1945年8月9日对日宣战。

事实上,中国是以自己的领土、主权为代价,做出了巨大牺牲,才换取苏联的出兵。中国还承担了苏联红军在东北作战和驻扎期间的军费。苏军除了将东北机器设备拆运一空外,还发放军用券,用于支付其在东北的费用。苏军撤走后,苏联政府让中国将军用券收回,然后再向日本索赔。中国没有索要日本战争赔款,也就没有找日本兑付军用券。

美国是苏联出兵提议的始作俑者,同时也是重要的受益者,避免了自身的伤亡。但苏联出兵的全部代价则都由中国承担了,这其中包含了主权与领土的权益。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所遭受最大的损失,则是人民的生命伤亡。根据姜涛与卞修跃的统计,抗战时期(1937~1945)人口损失2362万人(有案可查但不包括全部间接死亡者),其中直接人口死亡高达2062万人,绝大部分是直接战死的中国士兵以及被侵华日军迫害致死的平民百姓。战争直接造成受伤人口1600万,失踪与被俘人口至少535万。综合下来,8年期间,中国人口死亡、受伤与失踪人口,共达4500万人以上。

如果结合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抗战时期实际保有人口数量估计,再考虑自然灾害、瘟疫疾病等因素,抗战时期中国人口总体损失超过5000万人。超过当时人口十分之一。

战争之中,国民党军队死亡超过185万人,总伤亡超过417万人。中共军队死亡超过22万人,总伤亡超过61万人。兵役壮丁死亡355万以上,总伤亡947万人。他们的生命应该永远被铭记和缅怀。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11-20 10:47: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战场:最顽强的抵抗,最惨痛的牺牲(2)

下一篇:1938年7月22日:深渊边缘的汪精卫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