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张宏志:中国抗战对美国的支援
2016-12-29 11:05:49  来源:察网 作者:张宏志  点击:  复制链接

  【内容提要】本文记述的历史告诉世人一个事实:美日战争爆发前,美国为了自身避免一场战火,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日本妥协,牺牲中国。日美战争爆发后,中国人倾大力支援美国。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中国人民一向以大局为重,放眼世界,包容天下。

  美国作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国,竟在战争初期一败涂地。归根结底是美国实行了错误政策。这是日本军阀敢于冒险的原因之一。

  日本军阀是在中国战场耗尽了资源储备;耗空了国库;耗干了国力;耗尽了民力;日本经济流淌的只有民族的鲜血了!日本军阀为寻求新的资源而在太平洋上去冒险。诚然,美国必然转败为胜,但这需要条件。中国抗战给了美国这样的良好的条件!

  主要是以下五点:

  其一,完成了罗斯福的大格局战略。日美战争爆发后,罗斯福划中国为“中缅印战区”,任务是保住缅甸和印度,挡住日军冲出马六甲海峡,进入中东策应德意打下非洲。这一任务中国抗战完成了。

  其二,中国抗战耗尽了日本国力,破坏了日本的根本国策。当日本为寻求新的资源而发起日美战争时,日本已经是无可奈何走投无路的冒险之举。中国抗战为美国战胜日本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三,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取得一定胜利不得不于1942年5月珊瑚海大战之后停下了进攻的脚步,这种情形并不是美军挡住了日军的进攻,而是日本在游击战的强力打击下将5个师团调回中国大陆。

  其四,直到美国将1.8万个大型企业转入军工生产,年生产飞机6.8万架、坦克4万余辆,美国适才转入反攻。美国完成军工生产费去了16个月时间(1942年5月——1943年9月)。这些时间,是中国抗战为美国争来的。

  其五、当美国进攻日本本土时,日军主力200余万(含关东军)远在中国大陆,这种情况极大地便利了美军攻势……

  一、罗斯福的大格局战略仰赖中国抗战

  日美战争爆发后,罗斯福的大格局战略是挡住日军冲出马六甲海峡,进入中东,策应德、意军队攻占非洲占领埃及。日美战争爆发初始,日美两军在中部太平洋杀得不可开交,美国无力顾及西南太平洋。美军作战线失了大空隙。为弥补这一缺陷,美国划中国抗战为“中缅印战区,”罗斯福要求中国抗战填补美国战线的这个大漏洞。中国抗战把冲向西南太平洋的日军限制在西南太平洋,日军再无力冲破马六甲海峡了。中国抗战填补了美国作战线的这个大漏洞。

  1945年1月6日,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说:美国“忘不了中国人民长达七年多的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罗斯福在同他儿子谈话时也说:“假如没有中国抗战,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师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气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绝起来,吞并埃及,切断地中海一切交通线”。罗斯福的评价是客观的,符合历史实际的。

  二、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遭受严重打击

  太平洋战争,始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珍珠港位于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东距美国西海岸2090海里(3386公里),西距日本3200海里(5920公里),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直接军事目的,是一举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改变日、美海军力量对比形势,从而给以后的作战造成有利条件。日本当时的估计,日、美海军力量对比为3:4,美优日劣,偷袭一旦成功,美军主力舰被炸沉就形成了日优美劣的新形势。日本天皇的宣战诏书中,第一句话是“仰承天佑”。上苍有眼,天不佑日,美舰队主力舰在日本偷袭前,鬼使神差,驶离珍珠港,太平洋舰队的泊港舰船有战列舰8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0艘,潜艇5艘,其他辅助舰船46艘,共86艘。虽然日本偷袭成功,但并未达成对美国太平洋舰队予以毁灭性打击的预期目的。

  与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同时,日本陆军也发动了进攻。参加太平洋作战者是南方军,所辖第25、第14、第15、第16军,总兵力为12个师,约20万人。其当前任务是攻占马来西亚半岛和菲律宾,后续任务,是占领荷属东印度和缅甸。第25军和第3航空兵团进攻马来亚半岛;第14军和第5航空兵团,进攻菲律宾;第15军进攻缅甸;第16军进攻荷属东印度。海军第2舰队、第3舰队、南谴舰队和第11航空队,参加这方面作战。

  迄1942年3月末,日军占领土地380万平方公里,人口1.5亿,消灭同盟国美、英、荷军队30余万人。日本已完全控制了北部、中部和西南部太平洋。5月的珊瑚海大战,日军已逼近澳大利亚。美国作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国,其所以对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横冲直撞束手无策,而导致自身重大损失,根本原因是其实行了错误政策。

  三、美国的败北,是其错误政策的必然结果

  美国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所实行的政策,美国政府标榜为“中立”政策、“不干涉”政策。其实质则是对日本妥协的政策。自1931年9月日本侵略我国东北,1933年初希特勒在德国执政,特别是1936年11月德、意、日三国《防共协定》的成立,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出现了侵略、非侵略的分野,前者为德、意、日三国,后者为英、美、法三国。是这些非侵略国的帝国主义在他们的逻辑中没有正义、非正义的界线,有的则是投战争之机,借以肥养自己。除非战争加在他们自己头上,否则他们是绝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而他们的这种逻辑,又总是以损害被侵略国的利益来向侵略国妥协,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力量不足,而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不管他们是怎样的标榜为“中立”、“不干涉”,归根结底他们是战争投机主义者。中国抗战爆发后,美国所坚持的就是这种立场。

  美国驻日大使格鲁1937年8月27日给赫尔(国务卿)的密电,是对美国“中立”政策的一个很好的说明,格鲁认为“日本正在从事重大的冒险,这种冒险可以想象,终归大大剥夺日本的国力及其国际威望。”在目前情势下,“美国的基本目标应该是:(1)避免卷入;(2)积极保护美国人对交战双方的传统友谊”。(1)在这种“传统友谊”的原则下,一方面借点小款给中国,另一方面却对日本做大买卖。如1938年12月,美国政府以两千万美元的商业信用贷款给国民党政府(这是抗战爆发后唯一的一次贷款),但规定这些钱需以桐油偿还本息。固有“桐油贷款”之称。在这同时,美、日之间的买卖却大得很呢!1937年美国对日本的输出总额中军用品为1.67962亿美元,占美国对日本输出总额58%;1938年军用物资为1.86959亿美元,占输出总额的86%。(2)这里我们不难看到,美国的“中立政策”就是从交战双方谋取美国利益。当美国把大量军用物资供给日本军阀打仗杀中国人的时候,美国资产阶级是那样的大摇大摆,毫无顾忌。

  不只如此,英、美帝国主义者,还酝酿着一个更大的阴谋——东方慕尼黑。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广州、武汉后,面临着两个战略方向的选择:或南进太平洋与英、美相争、或北攻西伯利亚打苏联。1939年2月13日,日军占领海南岛,3月31日,日本宣布南中国海新安群岛(南沙群岛)归属日本,划归高雄管理。这样,日本的势力,一下子向南推进了1000公里,深入菲律宾侧后,向婆罗洲接近。这样,日本之南进已大有盘马弯弓之势了。英、美日益惴惴不安。他们为使自己避免战争,图谋诱使日本北攻苏联。为此就要牺牲中国。英。美幻想把日本的势力范围圈定在我国东北、华北,以便把日本向南伸出的矛头扭转向北。从1939年开始,英、美等国便劝说国民党当局与日本讲和(投降)。

  1939年2月初,英、美的报纸开始散布关于召开“远东国际会议”以解决“中日冲突”的消息。4月间,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跑到上海同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会面,接着又去重庆同蒋介石会谈。卡尔向蒋介石提出同日本讲和的条件:放弃东北,中、日在华北进行“经济合作”;中国驻英大使郭泰祺会见英国外交大臣,表示希望召开太平洋会议。7月27日,蒋介石亲自写信给罗斯福,要求他出面召开九国会议。1939年9月1日,欧战爆发,美国更加忧虑太平洋局势。罗斯福曾邀请中国驻美大使胡适到白宫谈话,他说:“我愿为和平在中日两国进行斡旋,最困难的问题当然是东北问题,我最近有了一个新办法”,就是中日共管(实则是交日本人管)。9月28日,国民党外交部长王宠惠对美国合众社远东部总经理毛勒士发表谈话称:“中国自开战以来,从未拒绝和平”,“中、日战争目前有光荣和平之现实可能”。毛问:“倘第三国出来调停,中国有何意见?”王答:“中国依靠九国公约国之方针,自卢沟桥事变到欧战爆发以来,从未变更”,“尤其希望爱好和平的国家如美国促成调停”。王还请毛将此意告诉美国。

  这次东方慕尼黑阴谋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反对下,以及种种国际因素而未能得逞,但美英等国对中日战争的政策,则是故伎重操,中国抗战仍然面临着被人出卖的严重危机。1940年7月,第二次近卫阁成立后的日本,南进意向已经明朗化。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在灭亡法国后,来了个战略迂回,转攻东、北非和巴尔干半岛,但是他们的战略重心迟早要转回欧洲,或打英国,或进攻苏联。战局演变的这种趋向,意味着德、意、日法西斯正面临着进攻英国、美国、苏联的抉择。世界阵线已临到了重新组合的前夜。

  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美国和中国当权者国民党会怎样呢?对此,中国共产党不能不做出自己的判断。1941年4月13日《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表明了日本的决意南进。日本的南进作战,面临着两个对手国,英国和美国。当1941年春节到来的时候,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企图争取美国中立,实现日美妥协。进而经由美国折中实现日蒋妥协,结束中日战争。这样,日本便可以放手南进去打英国。故而,美国对中日战争的态度,成为中国抗战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国抗战以来,美国的资产阶级是发了一笔横财的,1039年一年内,它向日本输出军火材料和其他物资达4900多亿日元,1940年则增至6400多亿。日本军阀在血和火中祝愿自己“武运长久”,美国资本家则在火药库上祝福自己的“财运亨通”。日本军阀正利用美国资本家的财神心理,诱导他们实行日、美妥协。美国将会怎样做呢?从美国资本家的心理状态上来说,当然乐道于自己的财神地位。并且美国政策的传统,是在列强瓜分世界的角逐中“利益均沾”;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警惕日本战火有烧到自己头上的可能。在日、美关系妥协或破裂的两种可能中,有迹象表明,美国政府正在寻求妥协的条件。

  1941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通知,指示全党警场远东慕尼黑新阴谋。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据战后日本史书材料,事实上以日、美妥协,牺牲中国为目标的日、美谈判1941年2月即开始外交接触,4月16日,两国政府开始正式谈判,这项谈判一直延续了9个多月,多达50次直到11月末谈判破裂。谈判始终以日本提出的《日美谅解案》为基础。该案有关中国问题部分摘引如下:

  “美国总统承认下列条件,并在日本政府对此做出保障后,美国总统将据以下向中华民国提出和平劝告。

  “1、中国之独立。

  “2、根据日华间所应成立之协定,日本国军队自中国领土撤退。

  “3、中国领土不被兼并。

  “4、不赔偿。

  “5、恢复门户开放方针,但其解释与应用,于将来合适时期,由日、美两国协议之。

  “6、蒋政权与汪政权合并之。

  “7、日本向中国领土之大量的或集体的移民,应加以自制。

  “8、承认满洲国。

  “当蒋政权承诺美国总统之劝告时,日本国政府应于新统一之中国政府或其构成分子,立即直接开始和平交涉。”(3)

  谈判开始后,日本政府兴高采烈。据记载:

  “日本当局接到《日美谅解案》后,极为高兴。4月18日收到电报后,当晚8时至11时,召开联席恳谈会。据说:会议是在罕见的、快活的气氛中结束的,东条陆相、武藤军务局长及冈军务局长都高兴的不得了。据《近卫笔记》记载,会上表明了如下的意见:

  “一、接受此提案,乃处理中国事变之最好捷径。盖汪政府的成立并未收到效果,而与重庆直接交涉又非常困难,今日重庆殆完全依赖美国,故与重庆交涉,非以美国为中介不可。

  “二、以接受此提案谋求与美国相接近,不但是避免日、美战争之绝好机会,而且可防止欧洲战场扩大为世界战争,为促进世界和平创造条件。

  “三、今日我国国力消耗很大,急需迅速解决事变,以便恢复并培养国力。虽有一部分人主张南进,但统帅部现在既无此准备也没有信心,所以就培养国力来说,暂时与美国提携,充实物资,以图将来之需要。”(4)

  日美两国关系的谈判把中国抗战列为重要议题,本身就是帝国主义分赃。日本很是了解美国对外政策的传统,特意列上“门户开放”一条。

  美国妄图以牺牲中国拖住日本是徒劳的,日本侵略世界的野心是不会变的,日、美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美国以损人利己为目的的政策,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对于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扩大侵略战争的意图,并非毫无察知,1940年9月和1941年1月4日,美英两国参谋人员分别在伦敦和华盛顿召开了联席会议,商讨对付日本的战略协调问题;此后,美、英、荷、澳等国又在新加坡举行过司令官会议。所有这些会议,议而不决,没有任何实际效应。1941年7月28日,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太平洋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这时,美国才采取了一些实际步骤,成立了以麦克阿瑟为首的运东司令部。但由于美国长期实行所谓中立政策,不干涉政策,其结果,首先是使首脑们自己和整个政府机构战备观念松懈,他们认为,或者希望战争不会很快爆发,仍旧企图在会议桌上以一轮又一轮讨价还价地谈判,制止或推迟战争。直到1941年12月6日,日、美之间50轮谈判终于最后破裂。次日,即12月7日,日本人把炸弹投到了珍珠港,美国人才真正地清醒了!

  美国的错误政策,带给中国的是灾难,加给自己的是耻辱。由于美国疏于战备,战争开始时,美国军事力量不敷,战争机构不健全,将帅们安于和平,士兵没有作战观念。当时美国陆军正规军只有26万人,另有国民警卫队23万人。坦克500辆。武器弹药缺乏,离实战需要相差甚远。美国海军实力雄厚,但长期闲置港湾,与实战需要很不适应。美国海军拥有各型舰船546艘进入战斗编队的仅有348艘,占62%,38%闲置于港湾。在已编队的348艘中适用于战斗的仅236艘,236艘中未逾舰龄的又只有133艘。换言之,美国庞大的海军舰队,有三分之二已经老朽。再以海战中的主力舰来说,美国共有15艘,按战舰有用生命26年计,就中已有3艘逾龄。1942年又有4艘逾龄。3艘逾龄主力舰即纽约号、得萨斯号、阿布多沙斯号,编入大西洋舰队。12月7日后的战斗中,奥克拉哈马号及西弗吉尼亚号,被日本炸沉,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舰只有10艘了。世界素为海军力量最强的美国,由于对日美妥协存在幻想,竟使它军力不振,战线不稳,以致酿成自身之大祸。这是日本军部法西斯敢于冒险的重要原因之一。诚然美国是经济力量雄厚的大国,它必将转化为优势,但这需要条件。战争中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内线转化为外线,劣势转化为优势,归根结底是物资力量的转化。实现这种转化,对美国来说不是缺少物资条件,美国有着雄厚的物资基础,而要把这种物资条件转化为生动地战斗力,需要时间。时间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能否获得这种时间,决定着美国的前途和命运。美国将从哪里获得这个关乎着美国前途和命运所需要的时间呢?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给了美国以良机。

  四、中国抗战对美国的支援

  1、抗战拴住了日本陆军,是美军夺取主动权的直接条件

  日本陆军战队序列为中国派遣军、关东军、朝鲜军、台湾守备队。1940年,中国派遣军为38个师团(计算方法,含两个旅团折合1个师团。下同)。日本为进行太平洋战争,1941年下半年开始组建南方军,先后从中国派遣军调出第4、第5、第18、第21、第33、第48师团和近卫师团,加上国内预备军的5个师团,共12个师团,编为4个军,共12个师。中国派遣军为弥补兵力不足,以独立混成第18、第16、第69、第10、第14、第11旅团,扩编为第58、第69、第59、第68、第60、第70师团。调整后的日本陆军,其战斗序列:中国派遣军34个师团;关东军14个师团;南方军,12个师团;朝鲜军2个师团;台湾守备队,0.5个师团(台湾守备旅团)。这里我们看到,编入战斗序列的日本陆军,共62.5个师团,中国派遣军占55%,关东军占22%,这就是说,日本陆军兵力的77%被拴在中国大陆。日军大本营从中国派遣军调出7个主力师团后,虽然又扩建了6个新师团,但新师团与主力师团相比,则大为逊色,中国派遣军的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日本这种拆东墙,垒西墙的做法,其结果,是处处薄弱,四面透风,罅隙百出。由此而引发了陆军和海军之间的严重分歧。海军在胜利刺激下神经兴奋,陆军则因中国战场的困境叫苦连天,形成了陆海军战略主张的对立。海军提出东取夏威夷,切断美国与澳洲的联系,西出印度洋,策应德意军出北非,南进占领澳大利亚,逼近美国本土。陆军则强烈要求加强中国战线,留置步兵21个大队(相当1个甲种师团、1个乙种师团)于南方占领地,其余部队迅速撤回。日军大本营深知日本无力进行新的作战。故而否定了海军建议,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日军在太平洋的作战线限于北迄阿留申群岛,经中途岛至新几内亚,作战重点是攻占太平洋和澳洲的一些岛屿,切断美、澳之间的海、空交通线,孤立澳洲。在兵力使用上5个师团调回中国大陆,太平洋战场留置7个师团。这个计划表明:日军不但在太平洋战场进攻能力枯竭,而且中国战场更是难以支撑。为求巩固中国作战线,不得不在太平洋上停止进攻的脚步。这里我们看到,日军所以在太平洋上停止进攻,不是美军挡住了日本,而是制约日本太平洋战争规模的主要因素正是中国战场。冲向南方的日本陆军在取得一定胜利后迅速收兵回营了。这对美国是多么有利的条件!5月的珊瑚海海战、6月的中途岛海战,美军终于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人民洒在神州大地的热血,保卫了自己的民族,也为美国创造了宝贵的战略时机。

  2、抗日游击战,为美军转日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2年下半年,美国逐步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943年与日本展开逐岛争夺。在这一年半时间里,美国强大的生产力迅速动员起来。1.8万个厂家转入军工生产,年产飞机6.8万架,坦克4.5万辆。美军战斗力与日俱增。而担任守岛任务的日本陆军,则每况愈下,一个个岛屿被美军夺回。太平洋战场,日本陆军兵力不敷,难以支撑。日军大本营力图在中国战场抽兵。

  1942年,中国抗战的重心在解放区战场,日本中国派遣倾注全力对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这是一场空前的历史大搏斗。在这场大搏斗中敌后军民想到了可以想到的一切,做到了能够做到的一切,贡献了应该贡献的一切。人民创造了奇妙独特的地道战,天网恢恢的地雷战,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游击战,麻雀战。每一山、每一河、每一路、每一村庄、每一街巷、每一幢房屋都是战场。在1年365天中,几乎有300天是处于战争状态。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武装,把72%的日本侵华军吸引在自己当面。日军想要抽兵,必须付出惨重代价。

  美、日两军在太平洋上逐岛争夺的一年半时间里,日本海军强烈要求陆军的支援,日军大本营多次向中国派遣军抽兵,但中国战场已经没有可供调用的军队了。16个月内先后抽7个师团:1942年10月第51师团、11月第6师团、12月第4、第41师团、1943年6月第5师团、9月第17师团、10月第36师团。与以上7个师团调出的同时,又不得不新建7个师团以补充调出后的缺额。日军向太平洋战场这样的增兵,在实战中打成了“添油战术”,这是一种使自己陷入被各个击破的拙劣作战方法。这不是由于日本军阀的愚蠢,而是日本军力不敷。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所以步步得手,无疑是得助于中国抗战。

  假如中国战场不能拴住到大批日本军,中国抗战不能陷日本于无穷消耗,而使日本有充实的资源、足够的军队同美国抗争,那么美国将要付出多大代价,战争要持续到何时,会以什么样方式结束?!中国抗战成为支援美国太平洋战线的重要战场,特别是华北游击战争。

  1944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转日战略进攻,1945年春,开始进攻日本本土。在这日美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国抗战又给予美国重大支持。当美国海军冲向日本大门时,日本国内的军事力量是极端脆弱的,绝大部分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编部队,共有60个师团(原有18个师团,1945年新建42个师团,10个独立警备队),号称150万人。而其陆主力2个方面军9个军计27个师团,34个旅团,10个独立守备队,共104.6万人,另一支主力关东军70万人亦远在中国东北。这就是极大地便利了美军作战。而对日本统帅机关来说,由于主动远离本土,其抵抗意志必然发生动摇,这自然也是美军获胜的重要因素。总之,中国抗战给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解放区战场破坏了日本的根本国策,是美国获胜的根本条件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书中指出:“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是很大的,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北利亚,采取了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日本这个中间突破,在其占领武汉后,暂且告一段落。至此,日军占领了起迄黑龙江、长江东经120度以东的广大地区。这一广大地区,对日本发动侵略世界的战争来说,其意义,是掠夺财源和资源,积蓄战略储备力量,完成北攻、南进的国力准备。这是日本的一项根本国策。日本军阀十分清楚,日本的资源,尤其是战争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日本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了我国东北,实现了其征服满蒙的预期目的。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了征服全中国的战争。日本估计,世界战争将于1942年爆发,日本可以争取5年(1937——1942)时间,完成国力准备。

  七七事变后被日本占领的地区,分为4个战略单位:华北、江浙、武汉、广州。4个站略单位其意义是不同的。广州,是日本南进的兵站,那里,除广州市外,日军完全控制的县只有6个,所以不是资源掠夺地区;武汉,是日军对中国政府施加军事压力的战略据点,也非资源掠夺地区。这里,日本控制的县只有22个,武汉日军的粮食供应,还要靠外地。日本的经济掠夺,原仰赖于上海的财源,和华北地区的资源。

  上海,是中国最大商埠,在世界上占第5位。但是由于战争环境,上海作为商埠,其意义已不复存在。为了维护上海的商埠地位,日本曾投入黄金25吨,结果并未生效。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1942年8月18日的日记中写道“…终至不能掌握上海,…真没办法”。(5)这里,畑俊六不得不承认海上没有成为日本的金库,但他却不敢承认,正是日本军队的刺刀,把财神赶出了上海。这样,日本掠夺中国财源、资源、充实国力,以发动世界战争的国策,其实施,便只有吞剥华北了!

  日本军阀把华北资源视为他们的国防生命线。日本国内生产的正常运营,日本的商品市场,以及扩大军火生产:炼钢、轻金属工业、化学工业、纺织业,……都要仰赖于开发掠夺华北。日本打算把华北建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的工业基地。计划利用华北资源、能源,结合利用满洲(东北)及南方(太平洋地区)铁矿资源,在渤海地区建立重工业基地,形成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产业体制,并打算把日本本土一些高炉迁往华北,同时计划利用华北的煤炭和盐,建立化学工业基地;利用华北的农业资源,建立以消费资料为中心的轻工业,以及皮革业、窑业;此外渤海的渔场、内蒙古的牧场、水利、林区等方面,都列入开发掠夺计划之中。其他如铁矿、白钨矿、铝矾土、页岩、云母、萤石,都有重要价值。日本特别关注的是华北的煤炭,埋藏量约两千亿吨约为日本的10倍,日本认为无论在数量和质量是“大东亚共荣圈”唯一最大的供应基地,是建立大东亚经济体制的根本。同时还认为,煤炭的开发可以促进电力的发展,而电力的增长又可以促成轻金属业的发展,以上计划,其规模可谓壮观,其贪欲可谓大矣。在这种贪欲的刺激下,先后有40万日本侨民涌入华北。

  日本军阀决计以白血(国库储备)加红血(士兵生命),摄取华北资源。在日本军阀看来,华北的资源比大和民族的鲜血更为重要。占有了华北资源,便可称霸世界。故而,敌我在华北演成了空前激烈,空前残酷的战争,成为世界法法西斯战争的特殊战场。

  在这个战场上,有侵华日军半数以上的兵力,建立了庞大的战争机构和军事设施:挖掘遮断壕约2.5万公里,相当于中国古长城的6倍;如果把所挖掘之土垒成高、宽各1米的土堰,可绕地球60圈。修建隔断墙(宽2米、高5米的长墙和城堡)1500公里。原有和新开凿水路4000余公里。由铁路、公路和水路所构成的封锁线及其他堡垒封锁线约3万公里。据点不少于1.5万个,堡垒不少于15万个。以冀中为例,这里共有8000个村庄,约3万平方公里,日军据点共1753个,密如蛛网的铁路、公路,和星罗棋布的据点、堡垒,将8000个村庄分割成2700个碎块。存在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北军民,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斗争,日本夺取华北资源的图谋,终成一枕黄梦。日本军阀和资本家,为争夺华北资源,一开始就争论不休,资本家要求放宽私人经营范围,军界则强调军方统治。日本军阀和资本家的涎水,空湿了衣襟。日本统治者原想在华北发大财,结果不但赔上了老本,而且连原有的也耗空了!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前夕,日本的原油储存是4300万桶,仅够使用4个月用;碎铁减少到446.8万吨。战争资源的储存,已微乎其微。民用工业,农业机械用铁量的分配,减少到36%;动力工业已经关闭;化肥,磷肥减少到58%,钾肥减到1.2%。稻谷的加工精度,从去7称的糠,减到去5称,从去5称,减到去2称,就是说,稻谷的糠只能去掉20%,而80%被食用。并且实行严格的定量分配,人们很难填饱肚子。日本军费与国家岁出总额之比例,高达73%,每天军费,达3172.6万日元。1942年,是日本人力、物力、财力用到了极限的时期,日本人民已经没有多少力量继续承受战争加给他们的负担了。日本经济动脉中流动的只有日本人民的鲜血!任人皆知,决定战争规模和前景的归根结底是物质条件。中国抗战,特别是华北的游击战,不但破坏了日本掠夺华北资源,充实国力的根本国策,而且耗空了日本的国库,耗尽了战争资源的储备,耗干了国力。这是美国在太平洋上战胜日本的根本条件。一个在战争中赔光了老本的日本,铤而走险,岂能不败。换而言之,一只被猎人打得遍体鳞伤的恶狼,再遇到新猎人,如何能逃脱!

  注:(1)《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料选辑》下卷第2分册,第27页。

  (2)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第613页。

  (3)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册第二分册,第116页。

  (4)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册第二分册,第117页。

  (5)日本侵华史料:《华北治安战》下,第328页。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12-29 11:08: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哪位八路将领率骑兵对付装甲车未落下风

下一篇:日本殖民东北是以经济效益为宗旨吗?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