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屡次趁火打劫:盘点日本对华发难的时机选择
2017-01-13 09:52:56  来源:西陆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屡次趁火打劫:盘点日本对华发难的时机选择
甲午战争中被日军俘获的镇远号

  翻开历史书本,日本屡屡发难又屡屡“得手”,时机把握精准。不管是甲午海战还是七七事变,日本对华发难的时机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日本窥伺在侧,暴出冷拳的时机有着惊人的相似点:趁慈禧六十大寿,后起的小国日本挑战亚洲第一清朝海军一击即中;趁袁世凯与革命党鏖战正酣,逼迫精熟对日外交的老练政治家签下亡国的“二十一条”;趁国共合作即将成功,日本发动全面战争以图扩大在华利益;趁大陆与台湾争夺联合国代表权,日本趁机窃占钓鱼岛……回顾近代史,日本屡屡发难又屡屡“得手”,其时机把握不可谓不精准,短期斩获不可谓不丰厚,但是长远来看,国际舞台上的日本真的赢了吗?

  甲午:慈禧做寿举国重,日本伺隙启战端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切入时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朝必然忍让

  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初十日,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岁生日。按照中国的传统,六十岁是“一轮花甲”,非寻常的生日可比。对于这次生日,慈禧非常重视。早在光绪十八年(1892)二月初二日,就委派礼亲王世铎庆郡王奕匡等总办万寿庆典。光绪十九年(1893)春,又成立庆典处,专门负责庆典事宜。为了在颐和园接受祝贺,慈禧对颐和园的修建工作抓得非常之紧。主管修建的官员,每五天要向她作一次工程进度的书面报告,甚至在春节期间也照常施工。仿照乾隆年间为皇太后祝寿的成例,自紫禁城西华门经西安门出西直门由石路至颐和园东宫门蹿路所经,分设六一t段点景,建造各种不同形式的龙棚、经坛、戏台、牌楼和亭座。每段点景,约需银四万两。

  江南、杭州、苏州三个织造衙门,特造彩绸十万匹,粤海关监督,采办足金一万两,以供庆典之需。慈禧的六旬庆典,成为清政府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日本政府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发动侵略战争。原因之一就是:“日知今年慈圣庆典,华必忍让。”

  一战:列强争雄无暇顾,袁世凯含垢签约

  日本逼袁世凯签“二十一”条时机:列强忙打仗,中国革命党活跃

  一战爆发后,日本看到了宰割中国且能倒袁的大好机会。因为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力东顾。日本政界元老井上馨认为大战“对日本国运发展乃大正年代之天佑”,主张趁机“确立日本对东洋之利权”。日本黑龙会和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也先后向日本政府建议对中国下手。黑龙会建议与中国订立包含有十条秘密条款的防御同盟,目的就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

  日置益认为一战是“对中国提出要求之良机”不久日本提出了“二十一条”。

  日置益在面递“二十一条”与袁世凯时,威胁道中国革命党“与政府外之有力日人有密切之关系,除非中国政府给予友谊证明,日本政府直不能阻止此辈之扰乱中国。”

  七七:国共缓和将合作,浪子野心侵华夏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时机选择:国共将合作,日本恐再无机会

  关于时机选择问题,也就是最佳的有利时机问题,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或者有更大的把握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日本帝国主义在1937年中期,发动新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实质上并不是少数下级军官不听命于中央所致,而是经过认真准备,审慎选择的结果。那么,日本为什么选择在1937年中期?对其侵华决策发挥着重要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对日本选择侵华时机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大体上包括三大方面:一个方面是来自日本国内的因素,也就是日本国内的侵略准备情况如何,第二个方面是日本的侵略对象国—中国局势的演变情况,第三个方面是在华拥有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美等国以及在华拥有重大安全利益的苏联的态度如何。首先,分析一下来自日本国内的因素。总括起来,由于长期危机的打击,国内矛盾的激化,使得积极侵华的军部法西斯势力执掌国家政权,并陆续完成了发动侵华战争的各种准备工作。

  其次,侵略对象国中国局势演变对日本侵华决策产生的影响。日本帝国主义传统的侵华手法在中国赖以存在的基础正在消失,而对日本侵华不利的因素却正在形成之中,迫使日本帝国主义逐渐从以往的“零刀割肉式”侵略向全面武力征服过渡。日本是以极为复杂的心情看待中国的,基于近代以来对华侵略经验以及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向来鄙视中国实力。中国是穷国、弱国、分裂、内乱不已,再加上已被列强蹂嗬了近百年,在日本侵略者的眼里是不堪一击的。

  日本早在19世纪末就已开始侵略中国,每一次侵略都轻而易举地得逞。因此,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仍然延续了近代以来对中国国情实力的估计,认为,“只要加以强烈的攻击,就可以轻易使中国屈服,”只要派遣大军尽情地给中国一个大的打击,问题就可以简单地解决了。’甚至狂妄地断言,“中国事变一个月左右便可结束。”

  但是,中国毕竟是地广人多的大国,“一举吞并,势所难能,蚕食中国,又需时日,”因此,采取了“鞭答与糖饵并用办法,即虎与水鸟策略。”材乘中国内部分裂、内战之机,“利用国民党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的软弱可欺,一味妥协,以较少兵力,甚至仅靠威胁、讹诈,迫使对手一次又一次地让步,”“积小进为大取,零刀割肉,波浪式推进,扩大在华权益。”这是本微利巨的买卖,是日本最为惯用的手法。这种手法存在的前提就是中国的分裂、内乱以及国民党中央政府的软弱、妥协。

  所以,“它最怕中国内部的和平与团结。”1937年,“当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显眉目,将要形成而未最后形成之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不得不抛弃传统侵华手法,作出全面侵华决策之日。

  再次,三十年代中期远东的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在远东发挥着重要影响的英、美等国的绥靖政策和拥有重大安全利益的苏联的对日妥协态度促使日本做出全面侵华的决策。

  日本依凭对中国的绝对优势,轻视中国的军事力量,反映在侵华上肆无忌惮,但是,又对中国的团结与统一始终抱有隐优,这种隐忧一旦有变成现实之迹象,就会促使日本改变传统的侵华策略,将侵华的时间提前。在做出全面侵华决策之前,日本由于自身实力所限,还不得不看着在华拥有殖民利益的英、美等国和拥有安全利益的苏联的眼色行事。然而,出于种种原因,“面对日本法西斯的挑战,美、英等西方国家不敢正面对抗,而是企图以中国的利益为代价,同日本侵略者作交易。”

  建交:神州欲讲信修和睦,扶桑借机占海岛

  日本窃占钓鱼岛时机:大陆欲与美建交,台湾维护国际地位

  强弱关系结构之下的美日关系,除了日本国力提升差距缩小之外,琉球的归还,仍未脱离大国治理的决定性力量控制。没有尼克松的亚洲战略调整,归还问题,仍难有定数。

  本涉及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的领土问题,破题的关键却是美国的亚洲战略的调整,这很无奈,但却是现实。那么,这种三角关系的不对应之处在于:美国是整体性的亚洲战略调整,是国家对区域的政策安排变化;而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应对美国的整体战略,则又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调整。这种不对称关系,常常被忽视。如果说,尼克松的亚洲战略调整,日本获得了解决琉球领土归还的关键问题,那么,尼克松的调整对应于与中国的关系,核心问题何在?

  尼克松的亚洲战略变化对应于中国,其要旨在于:实现与中国的接触。而此刻也正是中国方面调整自己的全球战略之际,两厢结合1970年10月下旬,尼克松与基辛格启动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渠道。11月14日,在与到访的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会谈中,周恩来总理在表示欢迎尼克松派特使访问北京的同时,强调指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关键所在。

  显然,这仍是领土问题,只不过它是台湾。基辛格在其回忆录里称:(当时)他的理解是中方对中美会谈所设的前提是美国必须同意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而美方则希望与中方探讨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中美间的所有问题。台湾问题,显然是中国方面的核心议题。

  之后,中美双方高层高效运转起来。那么,美国改变对华政策,其技术性挑战是:如何处理台湾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问题,这成为美国当时必须应对的关键问题。

  如果说尼克松亚洲政策的调整,之于日本,其关键是日本长达20多年争取琉球归还成为自己的冲绳的机会,那么,对于中国政府,则是如何与美国建交,而对台湾当局,是联合国的位置是否可保以及如何保住,当然上升为最重要议题。在这一美国政策变动之下,每个国家与地区的核心议题,并无交集。由此而观,钓鱼岛问题,正处于这种错开的结构之中。

  非交集而且议题错开格局下的钓鱼岛,这个时候却发现其未来可能的石油价值,这一发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岛屿的战略位置。1968年,美国学者肯尼斯·埃默里与日本学者新野弘联合12位专家,在中国东海与黄海进行了为期6周的地球物理勘测之后完成的“埃默里报告”称:在台湾岛与日本之间的这片海域,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个世界规模的产油区。而钓鱼岛,正在这片区域之间。

  美国亚洲政策的调整,在进入后“冷战”时期,还有一个更大的变化趋向,即:意识形态之争的地缘政治观,开始让位于能源与资源的价值观。而埃默里的报告,以及这份报告所揭示的钓鱼岛可能的价值,正是这种潮流的一种注释。

  最早发现并报道日本对钓鱼岛兴趣的是意大利《罗马和平报》,1970年1月4日,该报由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回报道说:“联合国圈子里传说一件美国领袖最近与日本佐藤首相华府会谈的可耻事件,在琉球基地归还日本而尚未公布的正式协定中,美国屈从日本要求,将认为尖阁群岛(即钓鱼岛)是琉球岛的一部分。其实尖阁群岛一直属于中国,从未是日本的一部分。根据联合国的亚洲报告,该处发现全世界最大的油田,日本兴趣在此。”

  钓鱼岛的价值确认,日本的动作亦极迅速。1970年8月31日,在美国监督下的琉球政府立法院起草了《关于尖阁列岛领土防卫的决定》。日本方面首次公开主张对该群岛拥有主权。在立法院的影响下,琉球政府于同年9月10日发表了《关于尖阁列岛主权及大陆架资源开发权的主张》的声明,进而在9月17日又发表了《关于尖阁列岛主权》的声明这个声明系统阐述了主张对这个列岛拥有主权的根据,首先一条,即当年由大卫·奥格登发表的“界线”。

  领土问题,岂可如此单方向宣称,中日双方的争议无可避免。

  1970年9月11日,即琉球政府发表钓鱼岛主权与大陆架资源开发权主张的次日,台湾“外交部长”魏道明表示:“外交部”已明告日本政府,关于钓鱼岛列屿以及台湾以北大陆礁层资源探勘及开采问题,日本方面的主张我们不能同意。9月25日,台湾“行政院”院长严家淦,在“立法院”提出施政报告,表示:“我政府对钓鱼岛列屿之正当权益立场坚定,并决心全力维护。”

  这年底,12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美日反动派阴谋掠夺中朝海底资源》一文,指出:“日本军国主义为了达到掠夺中国和朝鲜的海底石油资源的目的,竟玩弄了一套新的更为毒辣的手法,这就是把属于中朝两国的岛屿和领有权以及海底资源的所有权暂时‘搁置起来’或‘冻结起来’……甚至连日本的资产阶级报纸都惊呼:‘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指出:“台湾省及其所属岛屿,包括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在内,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这些岛屿周围海域和其他邻近中国浅海海域的海底资源,都完全属于中国所有,决不容许他人染指。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有权勘探和开采这些地区的海底资源。”1971年12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严正声明:钓鱼岛、黄尾岛、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它们和台湾一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日两国政府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

  但是,回到日本宣示钓鱼岛屿主权时刻,却正是各自议程迥异之时对台湾地区,正值是否将会被联合国驱逐之际,而中国大陆刚刚接到美国方面意欲建立接触的口信,可重建中美关系,显然这都是更急迫更具压倒性的国家议题。在这种议题错开的结构里,日本找到了“抵抗乏力”的最佳时刻。

  与政府应对相伴,1971年1月30日,在美国的台湾留学生开展了一场保钓示威活动。民间保钓,由此在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云涌。

  日本人细节上聪明算尽,大战略却毫无头绪最终误了家国性命。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23-01-01 10:20:1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时期汉奸的三种类型:政客 门客 食客

下一篇:日军侵华期间鲜为人知的“货币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