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8年?14年?50年?
2017-02-03 09:08:29  来源:张遂新 观察者网  点击:  复制链接

长期以来人们谈及抗战的开端必称“七七事变”,“八年全面抗战”的认知由此根深蒂固。然而东北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九一八事变”以后当地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却并未被包括在“八年全面抗战”的话语中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史、东北抗日联军史研究的兴起,“十四年抗战”说亦开始涌现,并日渐成为中国抗战史叙述的主流话语。近日,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概念,无疑是抗战史教育的一个重要进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八年全面抗战”还是“十四年抗战”,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台湾都没能被完全考虑在内,这一疏漏也给“台湾不存在抗日”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如李登辉就曾公然声称“没有所谓台湾抗日的事实”、台湾抗日是“看到鬼”云云。台湾不存在抗日的论调固然不值一驳,但李登辉之流暗中利用抗日战争时限的模糊性做文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迷惑性。

事实上,即便是将抗战延展为十四年仍然是不够全面的,台湾和东北同样是被日本侵占的国土,沦陷后当地人民同样进行了长期的抵抗斗争,为何抗战却单单要从东北沦陷算起呢?这显然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因此笔者认为,抗战不止八年、不止十四年,而是五十年,台湾抗战在中国抗战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不应被磨灭。

侵华图谋长期是日本扩张野心的一部分,早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制订了“大陆政策”,将征服中国提上战略议程,而入侵中国本土的第一次尝试就发生在台湾。

1874年日军借口琉球船民遇害事件出兵征台,制造了“牡丹社事件”。尽管最终占领台湾的企图未能得逞,但入侵中国的野心已全然暴露。而在此期间台湾当地少数民族的抵抗则可看作是中国抗战的先声。

1894年,不甘失败的日本乘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之机出兵朝鲜,挑起甲午战争,与清朝全面对抗。1894年10月24日,日军更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侵入中国本土,自此开始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为止,从辽东、山东到澎湖、台湾以至于东北和内地,中国国土上不间断都有日军驻扎,代表着日本占领行为的持续,而中国军民始终没有放弃抗争。

如果说甲午战争是由朝廷主导的抗战,那么中国民众的抗战则是从台湾开始的。1895年,台湾军民仍在抗战之时,《马关条约》签定。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台湾民众“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在多番努力无果后,台湾绅民拥戴丘逢甲、唐景崧、刘永福等人组织“台湾民主国”继续领导武装抗日,决意“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一时间“全台皆兵”。日军花费半年时间才将台湾的抗战烽火暂时扑灭,付出的伤亡代价甚至远超甲午战争。

即使是“台湾民主国”败亡以后,台湾爱国绅民仍前赴后继。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前二十年里,台湾的抗日活动此起彼伏。

据统计,“攻击日本官吏办务署、屯兵处、派出所”事件共有九十多起。如早期有台北简大狮、云林柯铁、屏东林少猫等“抗日三猛”为代表的各地武装力量抗战七年,给予了日本殖民统治者沉重打击;1907年有蔡清琳发动北埔起义,杀死日人50余名;1912年有刘干、林启桢在林圯埔起事,攻陷顶林派出所,杀死日本警察3人;1915年有余清芳等人在台南西来庵集结民众,以宗教相召发动起义,他们四出袭扰,杀死日人数十名,对日本殖民统治造成了极大震动。

此外,台湾的少数民族也投入到了抗日斗争中,1930年,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领莫那·鲁道的率领族众发动雾社起义,杀死日人百余名。

日本殖民当局对台湾民众的反抗无一例外进行了残酷镇压,致使武装抗日活动逐渐陷于沉寂,多年来总共有数十万人在抗战中牺牲。1930年的雾社起义成为了台湾岛内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抗日事件。

然而就在雾社起义被镇压的不到一年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此后以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为代表的东北人民也就从台湾同胞手中接过抗日大旗,在白山黑水间开始了下一阶段的抗战。

“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抗战也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此时身处战时体制重压下的台湾民众也并没有忘记对岸的同胞,如在1939年,台胞领袖李友邦在浙江金华组织“台湾义勇队”,直接投身到大陆的抗战中,参与人数发展到数百人。

1939年2月,台湾人李友邦在浙江金华组织成立台湾少年团,在浙闽一带参加抗日斗争

由此可见,1894年以后,抗战烽火早已随着日军侵略的脚步燃至各地,至“七七事变”后更呈现出燎原之势。因此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五十年连续发展的过程,抗战的胜利不仅是长城内外同胞众志成城的结果,也凝聚了海峡两岸民众的共同努力。

作为中国抗战的组成部分,台湾的抗日战争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首先,台湾同胞早在1895年就发起了反割台斗争,是中国民众大规模抗日的先驱。

其次,台湾的武装抗日历时最久,从1895年反割台斗争到1930年雾社起义,台湾各族民众的武装斗争持续了35年。

最后,台湾是中国抗战史的重要环节,海外学者经常将1894年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而1931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则是“第二次中日战争”,台湾的抗战正好能将这两次“中日战争”衔接起来,形成了中国五十年不间断的抗日战争史。

或有论者认为,五十年的战争太过漫长,于史无征。但事实上,一场历时数十年的战争在世界历史上并不鲜见,如欧洲也曾出现过三十年战争、八十年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等,这些战争过程时有中断,比如八十年战争期间曾协定停战十二年,英法百年战争中途也曾因黑死病停战十年、协定停战二十年,但这些战争尚能因共同的性质各自合为一体,中国五十年抗战连续不断,也是理据充分的。

又或曰,台湾抗战规模太小,不足为称。但日据时期台湾人口仅数百万,相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数千万人口,内地的数亿人口显然不可同日而语。而日本直接向台湾派驻总督进行殖民统治,更是其他沦陷区所没有的。以如此微薄的力量,面对如此严苛的控制,台湾同胞尚能坚持抗战数十年,总计付出数十万牺牲,已经相当不易。怎能脱离历史背景,而以斗争的绝对规模作为判断性质的标准呢?

将台湾抗战纳入叙述以后,中国历时五十年余的抗日战争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前是官方抗战阶段,从此抗日战争从甲午战争中脱胎而出,主战场在辽东、山东一带;而1895年的“反割台斗争”则标志着民众抗战的开始,主战场在台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战率先进入反法西斯战争阶段,主战场在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抗战因此汇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1941年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至1945年日军退出中国国土,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本文作者: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遂新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17-02-03 09:23:3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逼蒋下野:抗战末期一场被忽略的“华南分离运动”

下一篇:抗日军民饮食概况:1944年过半国军士兵营养不良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