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解密长沙"文夕大火" 蒋介石怒斥"是整个团体的错误"
2017-05-13 16:20:38  来源:腾讯大湘网  点击:  复制链接

  长达2000年建城史的长沙,是中国少有的城址保持不变的古城。然而,1938年的一场大火毁灭了长沙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几乎所有文化积累,绵亘千年的湘楚文化被横刀斩断,城内地面文物几近荡然无存。

  拥有着娱乐和休闲之都的长沙市,有多少人还能够记起那段痛苦的回忆?今天湘见君从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的这篇文章来重温“文夕大火”,记住历史,缅怀先人,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引言

 
解密长沙

  文夕大火从11月13日凌晨到17日,整整燃烧了5天之久。“其火势之大,实为本世纪来未有也。”因事起仓促,长沙城内官员、百姓尚在睡梦之中,突被大火惊醒,真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全城陷入哀号哭叫之中。

  据史料记载,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被大火逼进水缸后惨死;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躲进水缸避火,双双被活活煮死

  在古城长沙南郊,有一座三层高的阁楼,名曰“天心阁”。她在长沙人心中,是佐证这座城市古老的直接例证。

  事实上,如今的阁楼仅有着不到30年的生命---原本,它的历史可以拉长到数百年前的明代。

  历史的断层源于一场空前的大火。1938年,抗战烽火正浓。这年11月12日午夜,一场莫名的大火陡然降临,让上千人殒命,也让数以万计的家庭在瞬间崩塌,继之而来的是长沙这座有着2400年历史的古城传承再也无法继续。

  天心阁就在这把大火中毁于一旦。如今,徒留阁楼下的一段城墙承受着历史的沧桑,向世人诉说着长沙曾经的幸与不幸。

  往事无需越千年。长沙早已从大火中涅,与任何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别无二致。如今,市内已经很难找到有关大火的印迹。只是,时日越久,有关大火的悲情与教训的思索,也愈加的冷静和辛酸。

  1蒋委员长文侍参电

 

  时光回溯到1938年,中华大地狼烟四起。

  此时的长沙坐拥数千年历史,经济繁荣冠绝三湘,唯楚有才于斯为盛。

  据其时资料统计,抗战前长沙就有着30万余人口。随着抗战烽火推进,大批文化团体、学校、工厂,以及逃亡难民内迁入湘,长沙人口陡然增加至50余万,经济、文化更趋繁荣。

  然而,历史的发展却论证这不过是昙花一现。

  1938年10月21日,日军攻陷广州;25日,武汉又告失守。战线迅即延伸到湖南,长沙立时处于南北夹击之势。

  其时,蒋介石坐镇湖南,频繁往返于长沙和南岳之间。

  10月29日,蒋介石在长沙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国民党军委会的核心人物何应钦、白崇禧、冯玉祥、陈诚以及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等“党国大佬”出席。

  据史料记载,蒋介石在此次会议上,严辞批评时任武汉卫戍司令的陈诚在撤守武汉时未能根据“焦土抗战”的政策精神,致使武汉完整的被日军接收。

  “焦土抗战”理论深具悲情,最早由李宗仁提出。1933年,李宗仁曾发表《焦土抗战论》。其后一系列文章也明确主张,要“举国一致痛下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更不惜化全国为焦土,以与侵略者作殊死之抗战”。

  风头正盛的日军对长沙志在必得,长沙城的安危顿成战局焦点。史学家、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梁小进认为,长沙守与不守,“焦土抗战”已无法避免。

  据他研究,蒋介石意图是长沙实行“焦土抗战”,“不资敌用”,并“陷敌于困境”,达到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目的。

  方针既定,守土将士遂无拼死之决心,各项疏散工作迅即展开。11月初,张治中治下的湖南省政府和长沙市政府分别迁往沅陵、邵阳。随后,机关、团体、学校,以及大批市民也迅即开始疏散。

  史料记载,彼时长沙出城的各个路口汽车、马车、人力车络绎不绝,车站、码头人流滚滚,繁荣、嘈杂的长沙城在几日之间迅即冷却下来。湘籍作家周立波在《三至长沙》一文中甚至如此记述,“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11月8日,日军入侵湘北,同日轰炸长沙、衡阳。随后,张治中召集湖南省军政会议,传达蒋介石“焦土抗战”的指示;长沙警备司令酆悌召集党政军警宪处长以上负责人会议,宣布了焚毁长沙的计划。

  11月11日,岳阳失陷,湘北门户洞开。

  长沙危在旦夕,顿时陷入惶恐,尚未疏散完毕的市民扶老携幼纷纷夺命出城。

  据张治中所作《长沙市火变一日记》一文中记述:12日上9时许,……适接蒋委员长文侍参电文曰:“限一小时到,长沙张主席。密。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中正文侍参。”

 

  2历史的偶然

  其时,蒋介石正在湖南郴县。接获电报后,张治中召集酆悌、湖南省保安处处长徐权布置机宜。

  几个小时后,酆悌、徐权拿出了一份“焚城计划”。

  据时任长沙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的许权回忆,该计划由他主笔起草,共计13条,规定“起火命令必须是以湖南省主席之命令为依据,由湖南省会警备司令部发布书面命令”,“起火秩序:警备团区以天心阁为中心,逐渐向中山马路延伸火点;社训总队区从圣经书院逐渐向中山马路延伸火点,不准遍地同时起火”,并规定起火队伍“于11月13日凌晨两点以前,以连为单位,进入准备位置”。

  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在收到“焚城计划”后,批示如下:“限明晨(13日)4点准备完毕,我来检阅。”

  形势推进如此,长沙焚城一触即发,已无可避免。但历史的偶然,却又一次降临。

  1938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这天,一片惶恐中的长沙城还不忘见缝插针举行了一次庆祝大会。散会已近晚上,到晚上10时引火汽油就已分发到各放火小队;12时,负责放火的警备团、社训总队也已进入指定位置。

  就在等待张治中前往检阅的当口,13日凌晨2时许,长沙南门某处突然失火。见到火光的士兵便一齐行动,长沙全城立时火光冲天。

  其时身在长沙的郭沫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其传记中对大火情状有细致描述:只见城中烈焰升腾而起,映红了整个夜空,来不及撤退的长沙百姓,披头散发寻找亲人的,顿足捶胸的,望着大火发呆的,扑向火丛抢救财产的,……歇斯底里失望地绝叫,伴随着房倒屋塌的轰隆声。……车至城郊关帝庙前,极目远望,根本不见长沙踪影,惟有冲天的火光和翻滚的浓烟,显然火势还在蔓延。

  据梁小进研究,南门并不是计划中举火地点。许权也在回忆中证实,其时根据计划长沙举火有四重规定,一是省政府的命令,二是警备司令部的命令,三是警报器有长短的叫声,四是天心阁上有火柱。

  大火的发生完全违背了此前计划。据张治中回忆,是夜2点,毫不知情的他刚刚就寝,就被副官紧急叫醒。仅仅一个小时后,全城电灯熄灭、电话中断,张治中与其下属甚至一度失去联系。

 

  3“庞贝之祸”

  刘尊棋,时任国民党中央社记者,是第一个采访大火现场的人。1938年11月14日,他在《中央日报》刊发独家报道,题为《一片焦土之长沙》。

  在报道中,刘尊棋把长沙城比作了著名的庞贝古城。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古罗马帝国著名的庞贝城淹没在火海之中,从此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近2000年后,东方的长沙也遭遇了与庞贝城同样的命运。

  其时,12日在电报代码中被称为“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间,史称“文夕大火”。文夕大火从11月13日凌晨到17日,整整燃烧了5天之久。“其火势之大,实为本世纪来未有也。”

  因事起仓促,长沙城内官员、百姓尚在睡梦之中,突被大火惊醒,真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全城陷入哀号哭叫之中。据史料记载,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被大火逼进水缸后惨死;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躲进水缸避火,双双被活活煮死。

  今年80岁的湘剧大师、国家一级演员刘春泉在大火发生时,和湘剧团一起被阻隔在长沙远郊。据她回忆,是夜长沙方向火光冲天,数十里外仍清晰可见。

  据梁小进介绍,长沙大火前,市内尚未撤走的居民已仅剩3万余人,在客观上有效避免了伤亡数字的扩大。据11月19日中央社记者报道,“湘垣大火,市民未及逃出者2000余人。”梁小进认为,“这个数字应该说是基本上可信的。”

  大火过后,长沙城几近彻底沦为废墟。

 
解密长沙

  史料显示,长沙全市1100多条街巷,全部焚毁的就有690余条。城中未及转移的物资、文书、文物等也荡然无存,长沙的工商业、文化教育业遭致毁灭性打击。

  长沙太平街历经2000余年的贾谊故居,在大火中付之一炬,整整60年后,才得以正式复建。历来为古城象征的天心阁,数百年高高耸立在明代的伟岸城墙上,在大火中烧得仅剩下残垣断壁。西汉长沙王刘发所修筑的著名文化胜地“定王台”,曾是年轻毛泽东自学过的地方。这座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名楼,也连同它所珍藏的万卷善本古籍,悉遭毁灭。

  时有《中央日报》的社论云:“长沙近30年来,物质、人力欣欣向荣。全国都市中,充实富庶,长沙当居首要。百年缔造,可怜一炬。”

  长沙古城历史遂由此断层。

 

  4谁是罪魁祸首

  此时,历史再一次开起了玩笑。

  “文夕大火”之后,长沙城焚毁殆尽,然而百余公里外的前线却安稳如故,日军压根就没有向长沙进攻,全国舆论顿时一片哗然。

  梁小进认为,长沙大火因事发偶然、时机过早,并未起到困敌作用,反而使广大百姓深陷灾难、无家可归,引发了人民群众对国民党当局的极大愤恨。一时举国上下,信电交驰,严正要求蒋介石当局彻查大火真相、严惩祸首、赈济灾民。

  1938年11月16日夜,蒋介石赶赴长沙。

  次日,他登上天心阁。长沙天心阁公园管理处文物科长沙伟,研究天心阁历史多年。据他介绍,有关资料显示,蒋介石看到长沙全城几乎焦土一片、片瓦无存时,顿时面红耳赤,头上筋络暴起。

  从天心阁下来,蒋介石立即下令将长沙警备司令酆悌、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和警备二团团长徐昆3人抓了起来,并组织军法会审,限两天结案。

  11月18日上午7点,审讯开始。据梁小进介绍,徐昆、文重孚两人咬定一切行动都是执行警备司令部的命令,而酆悌则供认:疏忽失慎、违犯机宜,有不可赦免的罪行。审讯判定酆悌系首犯,文重孚、徐昆系从犯,判定三人数年徒刑不等。

  判决报送蒋介石审批,蒋深为不满,提笔先是在酆悌的判决草案上批示,“酆悌身负长沙警备全责,疏忽怠惰,玩忽职守,殃及民众,着即枪毙。”在文重孚的判决草案上批示,“文重孚身为警察局长,不奉命令,率警遁逃,着即枪毙。”在徐昆的判决草案上批示,“徐昆玩忽职守,着即枪毙。”军事法庭并按蒋介石指示,将判决书上“纵火罪”改为“辱职殃民罪”。

  时至今日,湖南省湘阴县开福冲村、新宁县庄姜村和桃江县黄土仑村,有三座衰草丛生的坟墓,黄土堆下正是这三个当年叱咤风云的党国要人:长沙警备司令酆悌、长沙警备二团团长徐昆和湖南省会警察局长文重孚。60余年过去,封土依旧,但喧嚣早已不再。

  三人伏法后,社会流传出一副对联,上联“治绩如何,两大政策一把火”,下联“中心安在,三个人头万古冤”,横批为“张惶失措”。

  三联首字正好组成“张治中”,以示社会舆论对大火案审结的不满。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自然难辞其咎,曾当面向蒋介石请求处分,被蒋介石以“用人失察,防范疏忽”为名,给予其“革职留任,责成善后,以观后效”的处分。

  梁小进认为,敌骑未至,自毁名城,仅仅枪毙三个责任人并不足以服众。早在当年11月16日,国民党中宣部和军委会政治部曾发布《关于长沙大火经过真相的说明》,将失火原因概括为,“地方军警误信流言,自卫民众激于义愤所造成。”根据梁小进多年研究,这一说法此后就成了国民党官方统一的口径。

  据张治中回忆,蒋介石在长沙处理大火案后,曾作有“一番剀切的训示”:“就这一次事件的根本成因研究,可以说不属于哪一个个人的错误,而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团体的错误。这一种错误的造成,不能不认为是我们的失败。”

 
解密长沙
 

  5救赎
      
       
自春秋以降,长沙就开始了长达2000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少有的城址保持不变的古城。

  然而,1938年的这把大火却毁灭了古城长沙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几乎所有文化积累,绵亘千年的湘楚文化被横刀斩断,城内地面文物几近荡然无存。

  “文夕大火”时,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以及叶剑英、郭沫若等人正身处长沙。1938年11月12日,周恩来尚出席了长沙各文化团体在长沙师范学校举行的孙中山诞辰72周年纪念大会。

  据郭沫若回忆,当夜就寝后,周恩来、叶剑英在大火中被吵醒,两人各提着一只提箱从大火中连夜撤往湘潭。对毫无征兆的焚城大火,“周公十分愤慨”。

  16日,周恩来赶回长沙,约同陈诚、张治中等人视察灾情,并调集田汉、郭沫若等人率领的三厅人员组成“长沙大火善后突击工作队”,展开清理废墟、救护伤残、开设粥场等赈济工作。数天后的22日,湖南省政府组织的“长沙市火灾临时救济委员会(救济委)”成立,善后救灾工作方有序展开。

  1938年11月19日,大火刚刚熄灭,长沙城的废墟上重新出现了菜市:卖肉者3人,卖菜者2人。

  很快,长沙交通也得以缓慢恢复,长沙火车站于11月29日恢复营运;12月初,长沙至湘潭、浏阳的班车恢复。到这年12月21日,据当天《新华日报》报道,此时市内“小本营业、露天商场、旅社饭馆、均颇发达,日用必需品应有尽有;设盐米公卖处,凭证供给;银行设有兑换所,流畅金融”。

  一个月后的12月22日,“救济委”宣告各项工作结束。此时,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又发起成立“长沙市善后建设委员会”,决定“在27年(1938年)湖南省建设公债项下拨一千万元”作基金,以重建和复兴长沙。

  只是,张治中已无力实现他的宏伟蓝图。

  两个月后,薛岳接替张治中主政湖南。也就从这年9月开始,直至1944年8月,日军共发动了四次长沙会战,轰炸长沙达百余次。

  历史甚至都没能给长沙以喘息的机会。直至1949年8月,程潜、陈明仁通电湖南和平起义之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才得以抚平创伤、接续传承。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今天,随着时日远去,有关长沙大火的记忆在长沙人心中也逐渐淡漠。今年80高龄的湘剧大师刘春泉躺在床上,对本刊记者辗转找来深为诧异。除了那个夜晚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的惊恐景象外,存留在老人心中的大火记忆早已残缺不全。

  2005年7月,在等待近70年后,长沙市首个纪念“文夕大火”的建筑---电灯公司遗址纪念墙建成。同年11月12日,高楼环抱的长沙天心阁公园立起了一座“文夕大火”警世钟。数步之外,就是曾历经大火洗礼存留至今的明代城墙,---这已是现代化的长沙从烈火中涅的罕有见证。

 
解密长沙

  (作者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周范才)

责任编辑:曾桂荣 最后更新:2017-05-13 16:34: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 抗战中的长沙临时大学:曾现多次投笔从戎热潮

下一篇:二战时日军为什么能够横扫东南亚?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