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龙战于野,德制战车中国战场战记
2017-06-17 16:40:52  来源:今日头条  点击:  复制链接

  作为一名中国人,不能忘记在十四年的民族抗战,有过这样一支为国家,为民族奋勇杀敌,流血牺牲的装甲部队。本帖就将叙述一下抗战时期,中国装甲部队装备的德制战车在中国战场的战斗历程。

  一楼还是献给在抗战中居功至伟的中国装甲兵!

  

德制一号战车在中国

  1934年~1937年,是有名的中德蜜月期,中德关系糖里加蜜,1934年国民政府又向德国订购了120辆轻型坦克。但由于日本干扰,在这四年的德国军购中,国民政府仅仅获得了14辆德制一号战车(另有10辆和17辆之说,但据国民政府《德国输华军火统计表》证实确为14辆)很快装备在了国民革命军陆军装甲兵团战车营三连(连长赵鹄振少校),连部配备1号指挥型坦克两辆,其余12辆德制一号战车每排4辆。

  1型坦克虽是纳粹装甲铁骑的鼻祖,在当时却远远谈不上先进,顶多只属于二流坦克的水平,但在中国战场对于小鬼子的主力豆战车,德制一号A型战车个头则大得多。一号A型坦克的两挺7.9毫米机枪,在当时也属于“反坦克武器”。它发射德制钢芯穿甲弹时,完全能够从任何方向击穿日军的豆战车。德制坦克装甲厚度6~13毫米,远超过日军豆战车的7毫米。94式的6.5毫米小口径机枪,从任何方向都不可能击穿德国一号A型坦克。假如它俩相遇,一号A型坦克完全可以轻松地将豆战车撞翻或挤到沟里!

德制一号战车编队正静候检阅。

  虽然在当时已不算先进,但对付日军的94轻战显然是绰绰有余,在面对日军95式轻装坦克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一号战车的火力配备也大大增加了其的局限性,使其进攻能力大大削弱,仅能防御战中发挥机动的优势。相比之下二连装备的维克斯卡登洛伊德水陆两栖战车虽在性能上与1号坦克相差无几,但其装备的7.7毫米水冷机枪对付坦克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这或许就是 这也许是为什么战车三连没有参加淞沪会战的进攻作战,而留下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原因。不管怎样,这13辆(据考证有一辆在战前被调走作训练之用)对中国军队无比珍贵的一号战车很快便投身于悲壮的首都保卫战中,并全部在随后的战斗中光勇殉国了。

演习中的德制一号坦克配合步兵发起冲锋。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失败后装甲部队已全部撤退到南京,南京作为一座死城,就很难守住了。所以当时装甲兵团大部撤退到后方湖南湘潭,却仍留下战车三连参加惨烈的南京保卫战。

  杜聿明当时持反对意见,因为装甲兵团实际就三个连,现在第一连16辆6吨维克斯坦克中损毁坦克高达11辆,基本失去战斗力。那么剩余的第2连和第3连就是国军唯一的装甲力量。尽管这两种坦克性能相差不大,都是只有机枪没有火炮,装甲薄弱,机动性较好,但或许是由于对付日军坦克的有力优势,最终还是战车三连留了下来(其实后来杜聿明将军对此十分懊悔,认为是自己一手断送了战车三连)

  12月4日,战车三连和反坦克炮一个排(2门)编组为南京卫戍司令部直属战炮分队。战车三连则由连长赵鹊振指挥。当晚,南京卫戍司令部下令该连立即派坦克一个排,赶往南京郊区淳化镇,协助国军一部进行防御。

  12月5日,战车三连1排在钱绍江排长的指挥下,打响了反击日军的第一枪!

  12月5日,战车三连抵达了淳化镇阵地外围,他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协助74军51师纪鸿儒团长的301团围歼日第九师团先头森吾六骑兵第九联队。

  这边一排刚刚站稳脚跟,对面日骑兵就如潮水般涌了过来。守军面对日军铁蹄突袭明显有些力不重新,坦克第1排突然从隐蔽阵地冲出。一号坦克以2挺机枪的猛烈火力扫射日军,日军骑兵缺少对付坦克的有效武器,面对国军坦克的反突击明显招架不住,很快便落荒而逃。战车一排尾随追击,很快便又有多名日军丧命于一号战车的履带之下,此战共杀伤了日军四十余名,大大鼓舞了三连的士气。

  首战告捷!6日,一排仍继续于淳化镇待命,主攻的第九师团一时摸不清国军坦克数量,不敢轻举妄动。7日,战车3连2排,3排又分别在郭上岩,蒋启元排长的指挥下突击了栖霞山及兴隆镇的日军阵地。8日,2排,3排又以7辆一号战车的兵力在汤水镇以北协助国军36师补充团成功突袭了日16师团第9联队,并一举拿下了马基山,后遭遇了日30旅团主力以及及日军战车第1大队混合轻装甲车队的反击而向南京城内撤退。激战中两辆一号坦克被日军毁坏弃车后被其虏获。

  此战之后2排的2辆一号坦克又与一辆ADGZ重型装甲车于管头附近协助74军305团张灵甫团长阻击日第九师团36联队以掩护51师主力转移。在击溃日军攻击`完成掩护任务后,这三辆战车还在守军火力支援下试图迂回日第九师团后方突击日军指挥部,但遭紧急增援的日军独立机枪第一大队及山炮炮兵第九联队反击而撤退。

  此战过后这三辆战车又在上坊镇附近阻击日军第九师团36联队2.3两个大队及独立轻装甲车第7中队6辆94式轻装甲车的进攻以掩护74军305团撤退。终因寡不敌众,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也损失了一辆ADGZ重装甲车以及一辆一号坦克。另一辆幸存的一号战车因战损而被迫停于光方公路附近。两名英勇的中国装甲兵讨论决定,与其是弃车烧车,倒不如留下来和小鬼子拼一把。两名中国装甲兵遂留守这辆编号【312】的一号战车,伺机歼敌。而此时1排全员已撤至南京城内汇报作战情况。

战争后期,德国陆军(二线作战部队)装备的德(奥)制ADGZ重装甲车正执行侦察(巡逻?)任务。

  中国方面装备的ADGZ重装甲车虽与德方一样性能虽不十分优异,但其“强大‘’的火力配备(1门20mm机关炮+3挺车载机枪)却令其对于极其缺乏重武器国军来说是十分优秀的火力支援战车的存在

  至此,陆军装甲部队在首都保卫战的第一阶段(12月5日~8日)的攻守战落下了帷幕。客观来说在四天四夜的战斗中战车三连的战斗还是十分出彩的,双方互有攻守。首先战车3连并没有一股脑的往前猛打猛冲,而是3个排与步兵配合,互相又进行协同作战。可以说二排三排的战斗仍是可圈可点的。包括三辆战车互相配合迂回日军指挥部的战例,两辆一号战车主打突击,一辆ADGZ重装甲车提供火力支援,歼灭部分步兵且遭到日军优势火力压制后立即撤退,并不与其进行过多纠缠,打完就跑,充分发挥了一号战车的机动性的优势,尽管没有完成作战计划,但亦是虽败犹荣。

  此后由于正面防御战士失利,首都外围阵地纷纷落入敌手,战车三连的作战逐渐陷入困局,被迫转入防御战。

  【战车三连战损统计】

  战车一排:无(另说为两辆一号战车)

  战车二排:损失一辆一号战车,另战损一辆一号战车

  战车三排:损失两辆一号战车

  【战车三连战果统计】

  不完全统计毙伤日军步兵200~300名或更高,成功掩护了国军74军等部队作战及转移。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22-12-23 16:26:5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日本侵略中国,最早到底是怎么下的手?

下一篇:对抗日战争中我军特色战法的历史追析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