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2017-07-17 14:29:02  来源:网易历史  点击:  复制链接

  1937年夏天的江西庐山牯岭,分外热闹,因为地势高亢凉爽,且有大量外籍人士开发的别墅,乃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要员避暑办公的地点,而有「夏都」之称。为了加强国防准备,凝聚政务共识,国民政府又先后在此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并邀集全国重要教育、文化、新闻界人士,召开庐山谈话会。抗战前夕的庐山上,大批军事将领、各界名流汇聚于此,但谁也没有想到,不久后,因七七抗战爆发,个人与国家的命运都将因此遽变。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1937年庐山暑期训练团搭建的牌楼景象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受命撰写庐山讲话稿的程沧波

  程沧波临危受命撰写庐山讲话

  程沧波,江苏武进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及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1932年,蒋介石召见年仅29岁的程沧波,探询是否愿意负责中央日报,或中央通讯社,程以办报为志愿,并向蒋提出,希望由社长掌握报纸实权,蒋随即同意,而立之年的程沧波,成为了国民政府与国民党机关报的掌门人物。

  程沧波任社长后,对部属强调,中央日报虽是官报,但新闻、评论、广告,都不能逊色民间报刊,因锐意求进,中央日报声誉日隆。蒋介石极为重视舆论动态,为了让前往牯岭办公的他,更快看到报纸,于是1937年6月间,中央日报庐山版正式发刊,程沧波也紧接跟着登上庐山。

  程沧波下榻的仙岩饭店,是当时牯岭首屈一指的住处,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央日报庐山办事处,俨然成了打听消息的中心,程沧波也常应蒋介石之邀,陪同参与和学者专家交流的谈话会。7月13日中午,程沧波陪同宴客后,蒋介石特别要其留下。蒋说,因文胆陈布雷生病,要程沧波准备一篇预备在训练团发表的稿子,程沧波意会到,这就是七七事变后的时局宣言。

  蒋介石随即向程沧波扼要说明文稿的内容,包括「和平未到最后关头,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地无分南北、人无问老幼」等关键句子,程一一记下。蒋要求程沧波,当晚七点把稿子写好呈阅,程一看手表,已经下午两点半了;回到饭店后,隔壁房间的胡适不知如何,已得到消息,特别问他,你能否简短些,三百字完成此文?程沧波说自己无此本事,胡适笑着离开。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与程沧波同在庐山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钱大钧

  不多久,侍从室第一处主任钱大钧也来找程沧波,问他能否提前于五时完稿,以便先给蒋夫人看过,程要他快走,五点再来,终于如期交上,并于当晚八时面见蒋介石,程沧波回忆,蒋因西安事变受伤,每天晚上由两名推拿医师按摩调理:

  委员长指示我坐,他说:「文稿已看过,很好,还有几处要商量斟酌。」后来连续几天我都到官邸去,后从钱主任处知道,牯岭每天与北平秦(德纯)市长通电话,那边正在折冲,文稿约在四五天后方在庐山训练团发表,那等于是全面抗战开始的宣言。

  庐山讲话划定四条底线

  七七事变的军事冲突,实在7月8日凌晨四时左右爆发。当日9时前,蒋介石已得到军事报告,并迅速命令部队动员,蒋认为动员六个师北运增援,可以展现国民政府积极应对的决心,或能带来和平解决。

  对于指示程沧波撰稿的这份宣言,蒋介石要求的对象之一,是日本天皇,蒋认为,当时日本还未敢正式开战,如果我方痛示决心,当有可能使日本悬崖勒马,庐山讲话的内容因而格外重要。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蒋介石在庐山暑期训练团训话

  庐山讲话指出,芦沟桥事变的发展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国民政府两年一来一贯的外交政策,「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中国为了要进行建设,绝对需要和平,因此过去数年不惜委曲忍痛,但若是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的生存,牺牲到底,抗战到底。」

  蒋介石表示,卢沟桥事件事前,日方已有大量动作,各种传闻,「处心积虑,谋我之亟,和平已非轻易可以求得」,中国已到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惨之境,因此「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卢沟桥事件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蒋介石为卢沟桥事变发表谈话誊稿

  蒋介石指出,「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至于战事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

  针对日本政府,庐山讲话划下了四条和战的底线,也堪称是给予日本的最后通牒:(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四)第廿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约束。

  庐山讲话称,如果日本能设身处地为东方民族做一个远大的打算,不愿造成中日两国世代永远的仇恨,就不至于漠视中国这最低限度的立场,否则中国只有应战: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卢沟桥抗战烽火漩涡中的庐山学人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胡适在庐山谈话会当中发言最多,

  自己戏称为「哪有蝉儿不鸣夏?哪有先生不说话?」

  与程沧波在庐山比邻而居的胡适,当时正担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并被目为学界主张强硬对日的要角。7月7日下午,北平市市长秦德纯邀请胡适、梅贻琦等学者商量北方局势,一直交谈到晚上十点多;第二天,胡适按照原定计划,前往南京开会,没有想到,也就在这场学人会议后不久,卢沟桥畔就响起了枪声。

  7月11日,胡适前往庐山,下午蒋介石与他见面,胡适陈述北平民情激愤,中央不能放弃河北等意见,慷慨激昂;到了晚间,蒋又与冯玉祥一起晚餐,冯也十分激动,据侍从室主任钱大钧所见,冯玉祥走了后,蒋介石一个人在房内踱步,大约踱了一点多钟,最后下定决心,决定将中央军集中于保定待命,蒋的内心一点也不轻松,自称「对倭作战,今日之中正实为众人之奴隶矣。任劳任怨,受苦受难可谓至矣。」

  卢沟桥事件前,中日关系虽然紧张异常,但是事件爆发突然爆发,仍大出胡适等学者的意外,与胡适往从密切的教育部部长王世杰说,胡适的心中十分矛盾,「觉得我们的准备还不够,战事一发生,中央十年来准备的军力将要毁坏,沿海各省的一切也都要毁灭了」胡适还希望准备十年,希望中央再能忍让,甚至建议蒋介石,让外交部官员高宗武继续对日交涉。但是,天天在北平,身处日本军力威胁之下的胡适,为人题字,却又忍不住写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样意图早日驱除日军的句子来。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1937年7月15日起,国民政府邀请各界名流与党政要员共333人,参加庐山谈话会,各大学校长、重要教授等均在其列

  当时,同在庐山的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则记得7月8日午餐后,程沧波来敲门,告知卢沟桥事件的一幕。蒋梦麟根据自己的印象,感觉日本对中国可能仍采取蚕食政策;蒋梦麟在庐山上,听闻蒋介石对数千名受训将校演说,表示对日问题的坚决主张,蒋介石称日本为「倭寇」,蒋梦麟听来格外警醒,无法北返的蒋梦麟,随即开始筹划北京大学的迁校事宜,在抗战当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最终组成了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蒋梦麟趁空回家,与留在老家的父亲话别:

  这次战争将是一次长期战争,千千万万的房屋将化为灰烬,千千万万的百姓将死于非命,这就是我所说的火光血海,最后中国将获得胜利。

  两年之后,蒋梦麟的父亲逝世,他再也没能见到父亲。当蒋抵达汉口,沿江而上的是政府的档案与故宫文物,溯江而下的,是一批又一批增援前线的部队,蒋梦麟问道:「你们到哪儿去!」这些不知姓名的国军齐声回答:「打日本鬼子去!」

  庐山讲话的刊出与全面抗战的展开

  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后,并未第一时间在媒体发布内容;同日,日本驻华武官喜多诚一来见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喜多责问中国陆军北上,空军动员之举,挑战日本;何应钦则正告喜多,「中国军队都是国军,无所谓中央军与其他军,二十九军亦是国军」,中国军队的移动纯粹出于自卫,日方增兵若撤退,中国才能进一步考虑,喜多离开时,带有恐吓意味地说,如果中国认为要等日军撤退,中国军队才撤退,局势势必恶化,「将来无法收拾,望中国审慎注意。」

  蒋介石认为,日本军方如此态度,显无诚意缓和,只有诉诸于最后通牒式的宣言,其日记中记载「人人为危,阻不欲发,而我以为转危为安,独在此举,此意既定,无论安危成败,在所不计,惟以此为对倭最后之方剂耳」,显见蒋的身边,仍有大量主张和议的声音,唯一对他无条件支持的,是夫人宋美龄女士。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1937年7月20日,中央日报刊出庐山讲话全文

  于是,7月20日,南京中央日报于第三版刊出「蒋在庐山谈话会席上 阐明政府外交立场」的庐山讲话全文内容,当中出现了「对最后关头 亦只有抗战」;而上海申报更为旗帜鲜明,不仅斗大的标题书明「卢沟桥事件 蒋委员长发表重要意见 临到重要关头惟有坚决牺牲」,更在蒋介石的肖像旁注写「准备应战之蒋委员长」,抗战的激动情绪溢于笔墨之间。

  日本对于庐山讲话,并未如蒋所预料,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回应,主要也因其内部对华主张,颇有不同路线所致,至7月底,日军大举进攻北平,我军准备不足,宋哲元于7月28日深夜撤出北平,蒋介石既感到「痛悲无已」,又觉得不过是「预料所及」而已。蒋介石认为,日本所提的条件:共同防俄、承认满伪,与华北特殊化等要求,将使全国成为第二个伪满州国,中国除抗战以外,已无第二条道路。在抗战八年当中,国运最艰难之际,政府中从未动摇抗战意志的,当称蒋介石。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1937年7月20日,申报刊出庐山讲话全文

  程沧波的抗战:办报不绝

  抗战爆发,国都南京随即受到威胁,程沧波回忆,南京的防空设备薄弱,刚开始,中央日报社的五楼屋顶,还有不少人观战,后来日军空袭威力太大,也就无人如此了。

庐山讲话抗战到底:不到三小时写就的民族宣言

  外籍记者镜头下,令人触目惊心的重庆大轰炸

  1938年7月下旬起,中央日报逐步撤迁到大后方的重庆,设于复旦中学外的一堆草屋当中,印刷机则藏在山洞,日本开始大轰炸重庆后,办报条件更为艰苦,空袭以后,同仁还要坚持出报。至1939年5月4日,重庆各报多被炸毁,当天,在重庆领事巷程沧波暂寓的康心如宅邸中,由程主持,决定组织各报出版「重庆各报联合版」,前后达一百天之久,一言一字,都是在敌人的重磅炸弹中锤炼出来的,对此,程沧波不无得意地说:

  战时首都,日报没有停刊一天;抗战胜利后,我会见许多战前日本的旧友,每以此自负,因为战争后期,美机轰炸日本本土,东京是经常看不到日报的。

  重庆各报联合发刊的重庆各报联合版版面

  入中年后的程沧波,回首过往,曾以自己未能比肩英美著名报人为遗憾。但是,他在江西庐山牯岭的那个夏日下午,用不到三小时撰写的庐山讲话稿,则已然位列八年抗日圣战的重要史料,在民族的历史上,自可垂之久长。

责任编辑:李少通 最后更新:2022-12-20 14:29: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中最难攻破的五座城市

下一篇:抗战初期日军进攻为何频频得手:古籍文献为帮凶?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