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建军90周年:经典歌曲我来唱之游击队歌
2017-07-27 10:24:45  来源:搜狐历史  点击:  复制链接

  即将迎来建军90周年纪念日,那些熟悉旋律、经典歌曲仿佛又回响在耳畔,令人深深陶醉、久久回味。

  我们推出了“经典歌曲我来唱”专栏,与广大网友一起重温一首金曲,重拾一段记忆,为人民军队90岁生日献上我们的祝福。

  前几天,我们一起重温了(点击歌名,了解详细内容)

  今天,我们要一起重温的是《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

  歌 词

  词曲:贺绿汀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抢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背后故事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成立演剧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到全国各地宣传抗日救亡。音乐家贺绿汀怀着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一队。上海救亡演剧一队辗转来到山西抗日前线,为抗日部队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引起强烈反响。

  年底,演剧队到达晋西南的临汾,住在城郊的刘村八路军办事处。贺绿汀与指战员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并对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八路军战士身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深深地感染了他。贺绿汀下定决心写一首歌,把当时的政治形势、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用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而不是在歌词中塞满了军事术语或政治口号。于是,在刘村的一个小煤仓里,贺绿汀对着时明时暗的油灯,将那些零碎、片断的音乐形象一下子缀成一个整体,连词带曲,仅用了一个晚上创作出了歌曲《游击队歌》,并将这首歌以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的名义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

  1938年初,《游击队歌》在八路军总司令部召开的一次高级将领会议的晚会上首演。歌曲准确刻画出游击健儿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受到与会的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高级将领的一致好评,认为当时部队正需要这样的歌曲。此后,歌曲便迅速传遍山西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而传遍全国各抗日战场。

  《游击队歌》融入了作者对抗日将士的真挚情感,对敌军的愤懑与藐视,对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歌曲战斗性的内容,群众性的语言,朝气蓬勃的音调,无论是演唱者还是听赏者,都会被歌曲的乐观情绪所感染,都能感受到革命与集体的无穷力量,从而信心倍增,奋勇杀敌。直到多年后的今天,这首经典歌曲还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群众的喜爱。

  昔日故事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初,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企图凭借强大的武力一举灭亡中国。而当时掌握着国家机器和全国绝大部分资源的国民党,虽然在正面战场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但由于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没能给日军以更有力的打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相继沦陷,战局日益恶化。在此情况下,如何迟滞和阻止敌人的战略进攻,稳定战局,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单纯依靠正面防御,是很难阻止日军进攻步伐的。而到敌后作战,开辟敌后战场,一方面可以收复一部分失地,缩小敌占区,威胁日军后方安全,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形成对日军两面夹击的战略态势;另一方面,能够发挥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与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有开展游击战争丰富经验的优势和特长,有利于在钳制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逐渐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基于此,中共中央在1937年8月下旬召开的洛川会议上做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决定,并提出创造根据地、牵制和相机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保存和扩大自身及争取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的基本任务。同年11月,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随后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皖东等抗日根据地逐渐建立并成为193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抗日主要战场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敌后军民依托根据地创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灵活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多种战法,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零打碎敲地消灭敌人,极大地牵制、消耗了敌人实力,让日本侵略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为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17-07-27 10:27: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惨烈空战:从学校毕业后活过6个月就算长寿

下一篇:抗日战争著名的十大战役究竟死了多少日本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