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湖南抗战系列之——二战长沙
2017-07-31 11:52:00  来源:新浪博客  点击:  复制链接

  第二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9月,距第一次长沙会战正好两年整,笔者有必要把这两年中国际、国内反法西斯战场的主要动向作个简要介绍,便于诸位了解此次会战发生时所处的大背景。

  1939年11月 — 1941年8月

  1.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不久,1939年11月,日军在广西钦州湾登陆,随后占领南宁。12月,中国军队在北起绥西、南到桂南的数千公里的战线上全线出击,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冬季攻势,历时一个月。中国军队虽未能完成战前部署的作战任务,但还是给予日寇沉重打击。

  2. 在上述冬季攻势中,“昆仑关战役”(1939.12—1940.1)是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大胜利。由杜聿明将军指挥的国民党王牌第5军(下辖3个精锐师:荣誉第1师、第200师和新编22师)共3万余人,与驻守昆仑关的日军第5师团的第21旅团(约8000人)展开殊死战斗,最后以极大的代价重创了日军第21旅团,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后追晋为中将)。中方自己公布的伤亡(含失踪)人数仅第5军就达2.4万人(见百度词条),或3/4,国民党最精锐第5军基本拼完了,那些说国民党消极抗日的人可以闭嘴了。还有,“全歼”第21旅团的说法有些勉强,因该旅团的伤亡人数约5000人,过半数,用“重创”更准确些。套用笔者的“2-3,4-5”理论,中方的伤亡还勉强在日军的5倍之内,但中方兵力总数却超过了日军的3倍,达到了4倍之多,因此,笔者以为,把此仗称为“大捷”是不合适的,还是称“战役”更妥当。

  短短2个月过后,1940年2月,日军就轻易地夺回了昆仑关,中国军队大溃败。期间,第2军副军长、兼第9师师长郑作民中将在撤退中阵亡。

  3. 冬季攻势结束后不久,冈村宁次被调回日本任大本营军事参议官,11军军长由圆部和一郎接任。

  4. 1940年4月,为反击中国的冬季攻势,日军以夺取湖北宜昌为目标,发动了“枣(阳)宜(昌)会战”,并大获全胜。中国第33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上将张自忠将军英勇殉国。此外,第173师师长钟毅中将(自杀)、豫南游击第5纵队司令戴民权中将,以及张自忠将军的高参张敬少将也在此战役中为国捐躯。日军占领宜昌后,大大缩短了到重庆的距离,此后重庆遭受了更为频繁而猛烈的轰炸。

  5. 1940年7月,随着日军战线的不断延长,日军在兵力部署方面有些捉襟见肘,于是为了在不增加总兵力的情况下还能有更多的师团,日军开始调整师团建制,把很多2旅团、4联队建制的师团改成3联队建制(取消了旅团),其中包括下文中将提到的第4和第6师团。

  6. 1940年8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第18集团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极大地破坏了日军的交通线,打击了日军的气焰,并受到了蒋介石的表彰。

  7. 1941年3月,日军为报复第9战区对其的连番打击(1940年6月,第9战区军队在江西瑞昌击毙了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旅团长藤堂高英少将),集结了第33、34师团和独立混成旅第20旅团等4万余人,企图歼灭我驻江西的第19集团军(司令官:罗卓英),结果却遭受惨败,第34师团差点被歼。此仗史称“上高大捷”,国军王牌第74军(军长:王耀武)表现得英勇异常,战后被蒋介石授予象征军队最高荣誉的“飞虎旗”一面。

  8. 1941年4月,圆部和一郎因“上高战役”失利而被解职,改由阿南惟畿中将任第11军司令官。

  9. 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表明日军中的“南进派”获胜,日军最高层已基本决定与美、英开战,

  10.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日军中的“北进”论调一度有所抬头。

  11. 1941年8月9日,日本陆军统帅部结束了南进北进的争论,决定全力准备对英、美的作战。19日,陆军统帅部同意第11军实施长沙作战(代号“加法”)。同时,日军统帅部告知阿南惟畿,其参战部队只能用到10月上旬,过后要抽调部队到东南亚作战。

  大战序幕 — 大云山之战

  大云山横亘湘鄂边界,山险林密,是打游击的好地方,国民党有多支挺进军(第7、8纵队等)和第27集团军的第20军据此袭击日军的交通线,搞得日军寝食难安。更主要的是,如果大云山不安定,后勤补给线就没有保障,对整个长沙作战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阿南惟畿决定先铲除国民党在大云山的游击根据地,并把此任务交给了第6师团,师团长是神田正种中将。

  9月7日,日军第6师团主力在飞机的支援下,对大云山发动了全面进攻。薛岳闻讯后,命令守卫新墙河防线的第4、第58军前去增援,其中第4军正面迎敌,第58军在外围,侧击日军。但由于实力上的差距,大云山的大部还是很快就落入了日军之手。

  薛岳和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当时都认为日军的目标仅仅是扫荡大云山,因此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就做出了进一步增援的决定,把第37军的第60师临时划归杨森指挥。这样,参加大云山作战的中国军队达到了3个军(第4、20、58军)、6个师。果然,10日,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甘田以南包围了第6师团的第13联队(联队长:友成敏大佐)。薛岳一下子来了劲头,想要再来一个“上高大捷”,而对日军即将发动的大规模对长沙的进攻毫无防范。

  其实,中、日两军都阴差阳错地对战局进行了错误的判断。先说日军方面,中国军队前期的失利被日军认为大云山之敌已基本“肃清”, 由于进攻长沙在即,而第6师团是主力之一,因此阿南惟畿决定换防,由第40师团接替第6师团继续在大云山的扫荡工作。而也是在此时,中国方面开始增兵,以挽回不利局面,“不小心” 还包围了一个日军的联队,因此,中国军队误认为日军的换防是败退。

  从11日开始,中日双方就围歼和解围友成敏联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一度形成混战情况。13日,第40师团总算突破中国军队防线,救出了几乎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友成敏联队,但前来救援的重松支队又遭到中国军队的围攻,处境也十分危急。

  14日,中国第27集团军接报,日军在岳阳以南集结了数万重兵,杨森警觉起来,判断日军有可能在湘北发动大规模进攻,并立刻把此情报上报了薛岳。但同时,杨森觉得如果放弃全歼重松支队未免太可惜了,于是决定暂不回防新墙河,乃命令第4、第58军于17日拂晓发起进攻,务求全歼日军重松支队。

  与此同时,日军第11军的军参谋长木下勇也作出了决定,进攻长沙的日期不可更改,仅调派二线部队荒木支队归第40师团指挥,要求其独立击退大云山的中国军队。16日半夜,荒木支队乘车赶到前线,正好在中国军队准备发起进攻前几小时。17日拂晓,双方的恶战如期而至,得到增援的第40师团像打了鸡血一般,拼命反攻,中方情势告急,防线多处被突破。更糟糕的是,当日,日军主力开始了对湘北新墙河防线的试探性进攻。18日凌晨,日军便发起了全面进攻。至此,杨森除了撤离大云山、回防新墙河防线,已别无选择,大云山战斗就此结束。

  双方战役部署

  日军此次总结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分散兵力。于是阿南惟畿此次集中了三个主力师团(第3、4、6师团),从湘北防线仅20公里宽的正面强力突破,另外还有第40师团和早渊、荒木等数个支队负责侧翼,总兵力约9万人,与第一次长沙会战相同(见下图)。但由于兵力集中,攻击强度明显加强了很多。

  中国军队方面也有调整,其中最大的是: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打头阵、立下汗马功劳的关麟征的第15集团军已于1940年调往云南,改编为第九集团军驻防滇南国境,直至抗战结束。

  在此次战役开始前,中国第9战区下辖4个集团军:第1、19、27和30集团军,以及若干战区直属部队,共14个军,36个师,与第一次长沙会战时完全一样。实际参战的共11个军、30个师,总兵力约为25万人,见下图。

  需要说明的是,高荫槐的第1集团军的新3军和第58军分别被配属给了第19和第27集团军,而其下属的第60军当时还在云南驻防,未参战。因此,后文中我们不会提及第1集团军。

  新墙河防线

  守卫新墙河第一线的原本有第4军和第58军,共5个师,结果在日军发动进攻时,第58军的两个师和第4军的59师虽撤离了大云山,但未能及时赶回新墙河阵地。因此,镇守整个新墙河防线的只有第4军下属的第90师和匆忙从大云山回防、还没来得及调整的第102师。

  中国两个已经很疲惫的师,要抵御日军3个强大师团的进攻,其后果可想而知。既便如此,中国军队仍然不畏牺牲,奋勇抗敌,尤以第102师最为顽强,但终因兵力悬殊太大,仅仅半天功夫,新墙河防线还是被日军全部突破,中国军队被迫后撤至二线阵地继续阻敌。102师师长柏辉章亲自到前沿阵地指挥,命令各团“不得后退一步,直至最后牺牲”,最后又坚守了一天阵地,才被第59师换防撤了下来。

  与此同时,第20军和58军继续与日军第40师团在大云山外围缠斗,日军始终无法彻底清除在大云山周围的中国军队,这为今后战役的走势埋下了伏笔。

  汨罗江—金井防线

  日军主力一旦突破了新墙河防线,就疾驰南下,一路未遇有力抵抗就来到了汨罗江北岸。19日上午,即主攻开始后仅1天,日军第6师团一部甚至已渡过了汨罗江。薛岳此时当然知道自己判断失误了,这次日军的目标显然是长沙。后悔已无用,薛岳一改上次“后退决战”的思路,决定在汨罗江南岸与日军展开决战。于是立刻调整部署,令第99军和第37军(欠第60师)分别布防汨罗江西段和中段,第26军拖后位于第二线,再从第30集团军调第72军支援侧翼。薛岳已知这次日军兵力非常集中,心中还嫌兵力不够,于是又命令驻防赣北、最精锐的第74军开赴浏阳、洞阳待命,随时准备应付不利局面。

  不幸的是,日军已有能力破译中方密码,阿南惟畿对中方的作战意图了如指掌。于是在19日,他命令日军第6和40师团向东迂回,经瓮江进而攻占金井,从而完成对中国军队的合围。

  薛岳也非等闲之辈,一天后的20日,他突然意识到汨罗江东线有很大空隙,一旦日军从此包抄就可能合围第37军(而这真是日军的计划)。于是立刻命令第26军开赴瓮江,堵住这个缺口。幸运的是,20日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大大迟缓了日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速度。当然,大雨对已疲惫不堪的中国第26军同样不利,好在军长萧之楚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他果断命令大部队随后跟进,而自己亲率第44师急行军赶赴瓮江。他们前脚赶到,日军第6师团的先头部队也到了,双方发生激战。虽然中国军队作战勇敢,但终因实力不济,22日中午,瓮江还是失守了,第26军被迫且战且退。

  此时,日军的迂回包抄意图已明显,薛岳于是命令作为预备队的第10军赶赴金井前线,破坏日军的企图。第10军于23日上午到达金井,军长李玉堂马上进行了部署,由预10师(师长方先觉,此君是后来“衡阳保卫战”的主角)据守金井,第3师布防高仓,第190师稍后增援第37军的140师。24日半夜,日军偷袭预10师最前沿的1个营,该营官兵疏于防范,乱作一团,进而引发该师其它各部的混乱,日军乘机一举占领了金井。如此一来,26军的后路被断了。此后,预10师试图重新夺回金井,可不但未成功,反而形成溃败局面。25日,薛岳命令第26军向东转进,及时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至此,汨罗江东段防线已崩溃。

  在汨罗江中段,第37军面对的是此次进攻中实力最强大的日军第3师团,我军第140师利用复杂地形和丛林的掩护,寸土必争,兴隆山阵地失而复得达4次之多,可见战斗之惨烈。到了23日中午,140师师长李棠向军长陈沛报告:“现已弹尽粮绝,全部兵力也使用殆尽”,就算如此,全师将士仍英勇作战,没有后退。24日拂晓,第10军的第190师奉命北上支援快要顶不住的第140师,结果遭遇第3师团的第29旅团。由于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一仗下来,第190师损失惨重,师长朱岳重伤,副师长赖传湘牺牲,于是只好退回了出发阵地,结果又遭到另一股日军的攻击,第190师官兵虽不畏强敌,暂时打退了日军的攻势,但已无力继续支撑,于是乘夜色向西撤退了。这样一来,第10军军部就暴露出来了,情况十分危急。李玉堂军长冒险向日军的进攻方向,即西北方向突围。果然,日军习惯性地认为中国军队会向南撤退,而忽略了对北方的防范,李军长带领军部人员惊险地脱离了战场。

  第37军140师由于没有得到第190师的增援,也无法支持,被迫向南突围。与此同时,第95师的阵地也多处被突破,第37军有被围歼的危险,于是军长陈沛只得于24日下令部队全线退却。而第10军的第3师也同样遭受日军早渊支队的猛攻,虽坚持到了26日中午,但因其它防线相继失守,也不得不后撤转移。至此,汨罗江防线彻底瓦解了。

  捞刀河—永安防线

  话说两头,25日,薛岳眼看日军已突破了汨罗江防线,长沙危在旦夕,于是命令手中的王牌第74军下属的两个师向黄花市前进;命原属第6战区的第79军驻守捞刀河正面,意图在长沙市外围阻击日军。同时命令第99军的两个师回防捞刀河西北方向,侧击日军。当晚,薛岳把总指挥部撤出长沙,迁往湘潭。

  薛岳的这个部署又被日军破译了,由于第74军是日军的眼中钉,阿南惟畿得知此情报后马上调整部署,命第6师团放弃占领平江,马上南下与第3、4师团一道吃掉第74军。由于从汨罗江到长沙已无险可守,日军的推进速度奇快。

  在日军野心勃勃的同时,中国军队的情况却是雪上加霜。第79军从南面赶来,由于长沙市民纷纷南逃,堵塞了道路,致使第79军只有1个师于23日达到长沙,主力则滞留途中。第74军情况也不妙,25日当天,先头部队第57师在行进途中遭受日军飞机轰炸,损失不小。26日拂晓,其第57师在春华山伏击了第3师团的一个大队,取得不错战果。但到了27日,战况急转直下,第57师在春华山,第58师在永安市分别与日军第3师团展开激战,损失异常惨重,第57师步兵指挥官李翰卿将军不幸阵亡。同时, 第74军的第51师也与日军第6师团展开激烈争夺,很快不支,师长李天霞未获许可就擅自撤退,导致日第6师团直扑永安市,第58师猝不及防,立刻崩溃,败下阵来。如此一来,第57师也自然无法坚守,第74军全线溃败,遭受重创,就连军长王耀武都差点被俘,只带着数名警卫逃脱。

  如前所述,此次日军的进展极为顺利和神速,26日夜,日军早渊支队的搜索队就抵达了长沙北郊。此时,我军只有第79军的第98师在此驻守。27日,双方发生激战,战至下午,第98师因伤亡太大而不支,于是只留1个团在长沙市内与日军周旋,主力向西北转移,长沙基本上已失守。薛岳的指挥部也被迫再次南迁。

  当晚,暂2军的暂8师匆匆赶到长沙南郊,试图攻击长沙的日军,但被击退。

  28日夜,日第3师团向株洲追击,在途中受到暂8师的伏击,损失不小。天亮后,第3师团增援部队赶到,暂8师被迫转移。29日上午,日军占领空城株洲。同日,日军第4师团主力进入长沙城,宣告占领长沙。

  日军撤退

  日军虽一路杀到长沙,但毕竟没有打过歼灭战。中国军队虽遭受重创,但并未完全失去战斗力,更可贵的是,将士们的抗日决心未减。日军毕竟兵力有限,主力南下后,从新墙河到汨罗江两岸,兵力相对单薄。22日,第27集团军下属的第20军就汨罗江以北地区对日军展开了攻击,并取得不错的战果。随后,第4、58及26军纷纷对日军展开扰袭战,战场包括了汨罗江南北两岸。薛岳也及时下令,命第27集团军司令杨森统一指挥第4、20、26、58及从赣北赶来支援的第72军,加上防守洞庭湖东岸的第99军的配合,有力地打击了日军脆弱的后勤补给线,使日军前方弹药告急。

  日军从10月1日起开始主动后撤,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日军弹药不济,无法坚持;二是,宜昌告急(为配合第9战区,中国军队反攻宜昌,围住了日军的第13师团,其中的看点颇多,但本文不作描述了),必须驰援。百度词条上说,日军是因为完成了战前所制定的目标而主动撤退,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在日军撤退过程中,中国军队给予了坚决的追击,并取得一定的战果,但是日军主力还是于10月9日安然地退到了新墙河以北地区,双方又恢复到了战役前的态势。

  战后分析

  此战中国军队有诸多失误:

  1. 初期判断失误,认为日军只是扫荡大云山,对其即将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毫无准备,大量兵力陷于大云山中,而使新墙河防线很快失守。

  2. 未集中投入兵力,反而逐次投入,结果被日军各个击破。

  3. 第6战区反攻宜昌之战值得赞许,但开始得稍晚,而日军对长沙的攻势又进展顺利,以至于在逼迫日军回撤驰援时,长沙已失守而且中国部队大量有生力量已被歼。

  相比之下,日军此次则幸运的多:

  1. 中国防守新墙河的主力部队被诱往大云山是日军意料之外的收获。

  2. 破译了中方的密码,对中国军队的调动了如指掌。

  3. 集中使用兵力显现了效果。

  当然,笔者必须承认,日军的获胜更主要的是靠实力而非运气,不过运气成分也确实扩大了日军的战果。

  对于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战果,中日双方一如既往地有着巨大的分歧,根据何应钦的《八年全面抗战之经过》记录,此役第9战区共歼敌(包括死伤和失踪)41806人。而日方则称毙敌4.5万人(击伤更多),俘虏4300人,自己仅阵亡1670人,受伤5184人。显然,双方的说法都不可信。不过,此役中国军队损失相当之惨重是中方也承认的,其中较被认可的说法之一是:第9战区伤亡加失踪的总数达7.2万人之多(其中阵亡接近3万人),而日军此数字应不超过1万人,我们姑且算1万人。按照笔者总结的“2-3,4-5”理论,此役中方兵力是日方的2.8倍,如果伤亡比在4-5倍之间算平手,而此役却高达7.2倍,因此中方惨败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界对此结论也无异议。

  此役中国有两位将领阵亡:

  1. 第10军第190师副师长赖传湘

  2. 第74军第57师步兵指挥官李翰卿

  另外,第74军第58师师长廖龄奇战后被以临阵脱逃罪处决,后来发现是个冤案。实情是开战前几天,廖龄奇请假回家省亲并准备结婚,把部队交由副师长张灵甫带领,但在得知日军进攻后就立刻中断行程赶回了部队。不过吃败仗总是要替罪羊的,廖龄奇是最倒霉的一个,但不久后被平反。另外,第10军军长李玉堂和预10师师长方先觉因指挥不利被撤职。

  从1940初到1941年末,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两个:第5军和第74军都基本拼光了。与此对照,1940年底,共产党领导的第120师主力第359旅开始进驻南泥湾,开荒种粮,而且一种就是4年。就算1944年底,第359旅走出了南泥湾,也不是奔赴抗日前线,而是南下与国民党打了几仗。笔者不禁试问: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什么时候缺少过农民?

  在此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更需要的是军人还是农民?

  到底是谁在消极抗日呢?

  (完)

责任编辑:左晓 最后更新:2022-12-21 10:00: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不可忘记这些抗战时的国军女兵,飒爽英姿

下一篇:美智库:七七事变日本并未打算全面侵华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