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为什么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要将陪都定在重庆?
2017-10-17 10:06:28  来源:知乎  点击:  复制链接

  抛开所有的政治经济因素,一眼看过去,在中国核心区遭到全面入侵时,哪个地理板块易于防守且拥有一定的地缘潜力?

  那自然是四川盆地。四塞之地,天府之国。

  但在历史上四川盆地从未产生过统一中国的地缘力量,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辅助的根据地存在。在正常情况下,大一统的王朝是不会定都重庆或者成都的。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且与外界交通困难,四川盆地无法作为地缘中心辐射整个中国。四川盆地本身的地缘力量又长期游离于中原核心区争斗之外。一是成都富庶(不想出去),二是交通困难(想出去都出不去)。

  大一统的王朝一般会定都北方(关中平原的长安或华北平原的北京)。因为古典时期中国核心区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北方。定都北方可以调集整个核心区的资源进行防守。

  即使是偏安王朝,一般也不会跑去四川盆地,除非是真的想偏安一隅。历史上偏安王朝一般会选择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京或者杭州。江南生产力发达,物质条件好,可以凭借长江天险防御北方入侵者。在时机成熟时实施北伐(历史上鲜有北伐成功的例子。成功的有两次,一是朱元璋,一是民国)。

  历史上华夏民族的主要威胁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东北渔猎民族,因此中国核心区的国土防御是南北方向的。一般有两条主要防线(可以有更次级的防线,比如恒山防线)。一是阴山-燕山防线。华夏族强大时可以突进到河西走廊,河套地区,以及下辽河平原。如果一个华夏政权可以同时占据这三个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拉锯区,则可以认为是强势王朝。历史上只有汉、唐、清能够做到。二是江淮防线(守江必守淮)。在北方民族突破第一条防线后,华夏政权可以南迁至长江以南,以淮河流域密集的水网以及长江天险为依托进行防御。一般来说如果南方政权能够同时保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湖北)和江东平原,并成功在长江北岸建立缓冲区,则江淮防线很难被突破。地理上中国南北分界线就是秦岭-淮河一线。但秦岭和淮河并未无缝连接,中间的缺口就是襄阳(这就是为何小说中郭大侠要死守襄阳,还搭上全家性命的原因)。蒙古骑兵始终无法突破江淮防线,只好绕道青海、云贵进入四川盆地,这样可以顺江而下攻击南宋政权。成都陷落后,南宋守军在钓鱼城(今重庆合川区)组织最后的抵抗。由于钓鱼城无法扼守长江(钓鱼城在嘉陵江、涪江、渠江合流处),蒙古军队可以绕过钓鱼城顺江侧击江汉平原。南宋也因丢失四川盆地而最终亡国。

  一般来说中国这种分级防御的地理构造和无与伦比的大纵深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北方民族无法占领全部核心区。历史上只有两次全面失守(元,清)。前者华夏族迅速组织了反击,而后者则接受汉化,成为最后一个古典王朝。

  而在近代,由于地理大发现和海洋文明的崛起,中国核心区需要在新的方向上承受压力。这就是东方的海岸线。同样由于中国的三级地理构造,在遭遇全面入侵时,华夏族可以构建三条防线逐级抵抗。理想的情况是守住海岸线,保证国土不遭占领。如第一条防线被突破,则可以沿太行山、大别山和南岭那些山地布设第二条防线。若仍无法防守,则需要退入第二阶地形,以黄河(秦晋大峡谷)、大巴山余脉和武陵山区为依托进行最后的防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核心区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均被入侵者占领。中国在古典时期从未在这个方向上遭受到这种程度的入侵。

  20世纪30年代,日本已经占据东北(伪满洲国),越过燕山防线(热河战役)进入华北。七七事变后,日本同时从北方(进攻华北)和东方(淞沪会战)进攻中国核心区,首都南京很快陷落。处在第二防御线核心的武汉由于地理原因(日军可以沿平汉铁路南下,同时也可以溯长江而上),防御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从国土防御上来说,上述两种防御体系最后一道防线的交集,也就是四川盆地,则成了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最后的避难所。四川盆地拥有良好工业基础也使得其可以作为日后战略反攻的基地之一。

(1940年日占区)

(抗战胜利时形势图)

  在四川盆地也有两个选择,即川西平原上的成都和川东丘陵中的重庆。由于日本最终未能占领蒙古高原,使得其无法从西北威胁渭河平原(陕西)和四川盆地,国民政府的主要防御方向是东方。由于地处山地丘陵,又可扼守长江三峡,重庆要比成都更适合防守。同时重庆也更容易通过长江(长江黄金水道)与江汉平原等地进行联系,将影响力辐射至未沦陷区。

  由于抗战初期接连失利,大片国土失守,首都南京告急,国民政府决定放弃南京。1937年10月,国防最高委员会决议迁都重庆。1937年11月至1945年8月,重庆成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

责任编辑:李少通 最后更新:2022-11-15 15:47: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既然日本当年都打下首都了,却没能占领中国,日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中央日报》记者目睹汪伪汉奸的最后一刻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