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国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
2017-12-15 15:42:57  来源:广西地情网 《广西地方志》  点击:  复制链接

  中国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于民国14年(1925)秋建立,民国38年(1949)冬败退,历时24年。其间大致划为4个阶段:建立到1927年“4.12政变”前,与共产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阶段(下称“创建阶段”);“4.12政变”后,到1937年“⒎7事变”前,国共分裂、内战阶段,(下称十年内战阶段”);“⒎7事变”后,到1945年秋日本投降,国共再次合作,抗日救国阶段(下称“八年全面抗战阶段”);抗战胜利到1949年冬,国共再次分裂、内战,国民党败退阶段(下称“败退阶段”)。各阶段其党员、党组织、党代会、党务活动情况如后。

  党员

  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先后征求党员共约4000多人。“创建阶段”,曾建33个区党部,其中城区和木乐等农村共七个区党部、党员200多人。“十年内战阶段”,据民国27年10月间县党部进行党员登记资料,全县参加登记的党员仅有111人。“八年全面抗战阶段”,民国29年党员总数1000多人,民国30年2000多人,民国32年为3000多人。“败退阶段”,据抗战胜利后党团合并登记(1948年2月),应登记的党员900多人,前来登记的仅有600多人。

  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征求党员的形式有个别和集体两种,以集体为主。该组织利用每年举办的国民基础学校教师暑期讲习会、公务人员和村甲长训练班等机会,公开地集体征求党员。据曾任县党部书记长的覃学英回忆:他任内两年间,用上述时机征求党员数超过千人。征求党员的程序,首先是进行党章、党义(三民主义)教育。同时,晓以利害:“凡公务人员、教员一律要申请入党”;“行政委任级公务人员,必须是党员方有资格”。然后,照章履行入党手续。包括找国民党员2人以上介绍,缴本人2寸半身相片3张,填《中国国民党党员入党申请书》一式两份,经所请求之区分部党员大会通过,得区党部执行委员会认可,方为党员,还要参加宣誓,领取党证。

  党组织

  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有区分部、区党部、县党部。区分部是该党的基层组织,人数无定,但须在“5人以上”、“以10人至50人为准”。民主选举(或任用)执行委员3人(其中1人称书记),候补执委2人。组成执委会。其职权包括征求、训练、分配考核党员等。3个区分部以上的地方,成立区党部,民主选举(或任用)执委、候补执委若干人,并互选常务执委(书记)1人,组成执委会。其职权主要是:“执行上级党部之命令,及区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之决议”;“组织全区各地区分部,并指挥之”。“创建阶段”,全县东、西、南、北、中(城厢)5大区21里,曾组织起33个区党部。区分部总数无考。到民国36年(1947)10月间有14个区党部、81个区分部。

  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领导机关是县党部。民国14年(1925)秋,县党部筹备处成立,主任李核成(又名一尘)。当年冬,省党部筹备处主要领导成员黄绍竑,曾到桂平亲自作建党演说,公开号召征求党员,具体指导建立县党部。县党部常委会设主任、委员。曾设组织、宣传、农民、工人、妇女、青年等部,其中的农、工、妇、青4部的领导人,曾分别由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担任。“4.12政变”后,县党部常委会领导人,改由省党部派人担任。常委会也由改组委员会所代替。县城还增设浔州区整顿党务特派员办事处,由欧仰义任特派员(兼县长)。民国20年下半年起,至民国27年年间,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奉命转入秘密活动。在此期间,仅有县党部领导人以“通讯员”名义,在公开场合露面。“八年全面抗战阶段”,县党部设书记长1人(由该党中央分配曾经直接受训者交省党部派充),代行执委会常委职权。县党部设党务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书记长担任,委员则从县属机关学校党员领导人中物色充任,其作用是协助书记长谋划党务工作的开展。同时,设经济审查委员会,委员若干人,代行监察委员会经费收支的审查等部分职权。“败退阶段”,县党部人员有书记长,下设干事(由省党部派任)、助理干事,录事若干人(干事中1人兼秘书)。民国37年,县党部奉命裁员缩编,县财政仅发书记长及干事兼秘书2人的薪金,其余均属兼职。其工作范围,包括宣传、组训、民运、总务等方面。民国30年7月民国32年7月,覃学英担任书记长任内的县党部仅8个职员,其中干事兼秘书1人,干事、助干、录事7人。除秘书、录事各1人外,划为两个组,各设组长1人和组员2人。一组长分管组训、总务工作。组训工作包括征求党员、考核党员、转发党证、核定组织、编配小组、训练党员、保管名册、从政调查、甄别登记等9项工作,由1个组员负责。总务工作包括财产管理、印信保管、文件校印、档案整管等4项任务,由1个组员担任。二组长分管宣传、民运工作。宣传工作包括民众简报、民众讲座、县图书馆、文化服务社、公余生活社、青年补习校等6项任务,由1个组员担任。民运工作包括指导工会、农会、商会、学生会、妇女会、救国体团、各种社会活动等方面任务,由1个组员担任。

  党代会

  国民党“组织原则为民主集权制”。各级代表大会,“为各该党部之高级机关”。“全县代表大会,每六月举行一次。”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先后仅召开过4次全县党员代表大会。其概况如下:

  第一次县党代会,于1945年11月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40多人,会期两天。会议讨论时局和党务工作,选举县党部机构,通过决议和宣言。会上,选举产生常务执委兼书记长黄民德,委员4人,候补委员8人;常务监委满世杰,委员2人,候补委员1人。通过三项决议:①恢复和健全各种组织;②加强党员的思想训练;继续征求党员,扩大组织;③清理乡政保甲,产除汉奸,防止异党入侵。

  第二次县党代会,于民国36年1月29日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85人,会期两天。会议内容主要是:讨论宣传宪法,选举县党部机构,通过决议。会上,选举产生常务执委兼书记长梁德晃,委员5人,候补委员3人;常务监委潘惠夫,委员2人,候补委员1人;出席省二届党代会代表2人。通过四项决议:①实行训练工作,增进党员智能;②组织宣传队,宣传宪法;③发动社会人士捐献,建筑中山纪念堂;④建筑中山水坝,运用救济物资,用工赈方式办理,完成后所有收益,充作党部资金。

  第三次县党代会,于民国36年6月30日在县城召开。会议内容主要是改选县党部机构。

  第四次县党代会,于民国38年2月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40多人,会期两天。会议内容主要是选举县党部机构和严防所谓“奸党”活动等问题。

  党务活动

  “创建阶段”。国民党桂平县党部所属各部,积极组织和领导工会、农会、妇女会、学生会的骨干、中小学师生,利用周末、礼拜、圩期、假日等机会,上街下乡,宣传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和国民党“一大”、“二大”决议、宣言等精神,“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口号,遍及城乡各地。县党部妇女部长蔡碧珩(共产党员),曾多次带领宣传队,深入街道、农村以至妓院,宣传国民革命、男女自由平等、妇女解放等革命道理。她还带头参加文艺宣传活动,亲饰主角、登台演出《孔雀东南飞》等剧目。重要党务活动之二,是组建民众革命团体,领导民众开展革命斗争。宣一、宣二、姜里、吉里4个区农会和73个乡农会以及一批区、乡农会筹备会,会员总数超过一万人,县农会筹备会也于民国16年春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的共产党人、左派曾积极支持各民众革命团体改组旧团局、旧民团和打倒土劣、保障工农群众合法权益等类活动。当年的县民团总局副局长、东区民团局长薛平清,除了横行乡里,还截收作县办学之用的宾兴租谷,长达4年之久,每年折合白银万元左右,致使挂平中学被迫停办。县党部常委会委员、县知事巫绍彬在省党部执委冯冠伦支持和参与下,召开各界人士和县团局代表会议,改组了团局。还多次组织和支持为保障民众合法权益的示威游行。其中一次示威游行,参加者5000多人,高呼口号“打倒霸占学款的土豪薛平清!”“打倒支援土豪、破坏教育的猪仔议员程修鲁!”通过上述活动。合邑宾兴租收回了,薛平清不敢再截留了。桂平中学也恢复办学了。

  “十年内战阶段”“4.12政变”后,在县城建立浔州整顿党务特派员办事处,由省党部任命的特派员,直接领导清党工作。先是将常委会主任改由省党部派来的人担任。继而常委会也为改组委员会所取代。原县党部常委会委员、县知事巫绍彬,被土劣以各种罪名诬告,被迫外逃,后被开除党籍。通过清党,原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中的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均被消除出去,一般党员也极少参加活动,许多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还配合军队和政府清乡。“4.12政变”后,新桂系先后派5团防军,驻扎桂平,镇压农军。省方还成立浔州四属——贵(贵县)、桂(桂平)、平(平南)、武(武宣)特别法庭专门审理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工农学运骨干之类案件。县则成立清乡委员会,由省派来的蓝呈琪为主任,李岱辛(县党部常委会主任)、巫绍彬(原县党部常委、县知事)、薛平清(曾任县民团总局副局长、东区土劣)、刘瑾堂(曾任自治军司令、北区土劣)为委员。蓝允民(原县党部常委主任)为秘书。持续两年多的清乡,县党部、县政府、县清乡委员会、驻县防军、特别法庭互相配合,将遍布城乡的工会、农会等革命民众团体,强行解散;数以千计的农军,也给武装镇压下去;不少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在此期间,先后在桂平、平南、南宁等地被追捕杀害的知名人士有:中共六大代表,奉命派回桂平、平南恢复党组织工作的胡福田;先在本县从事革命活动,后调南宁工作的中共广西特委委员胡奕卿;中共党员、县党部妇女部长蔡碧珩等。被搜捕集体枪杀的也有多次。如民国16年农历7月间,执行运送武器的42名农军,被集体杀害于本县县城。除配合军、政部门实行武装镇压外,县党部曾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进行反共宣传。例如民国17年4日20日,县党部主持召开“桂平各界追悼第七军讨共阵亡将士及慰劳受伤将士大会”。通过开会和散发大会《特刊》,大肆宣传反共。“十年内战阶段”的中后期,即民国22年1月至民国26年,“7.7事变”前的四年多里。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的党务活动转入秘密状态,只有县党部领导人以“通讯员”名义,对外参加职权范围内的公开活动。内部的党务活动,有秘密征求党员并组织其就业,以薪金缴纳党费养党;指导其以杜会职业身份,遵守“训政时期”约法,参加以所谓“大道之行边,天下为公”和“迅速、准确、简单、朴素”为主要内容的“新生活运动”;投身新桂系所推行的“三自”、“三寓”政策的种种活动。

  “八年全面抗战阶段”。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的主要活动,在组织方面:县一级先后成立动员委员会、抗日救国委员会、通俗宣传委员会、引水委员会等组织,并分别由专署督察员、县长、书记长、参议长等兼任正副主任或委员,组织各方面力量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此外,民国28年12月间,县战地工作团成立,内设16个工作队、每队分工担负责若干乡镇的战地工作。在宣传和民运方面:县党部直接掌握浔州日社、曙光日报、民众简报、民众讲座、图书馆、文化服务社、公余生活社、青年补习校等宣传舆论阵地,还派员指导工会、农会、学生会、商会、妇女会以及其他救国团体的抗日宣传。民国28年9、10月间,县党部曾一度开展“讨汪(精卫)运动”;民国30年6月间,县党部和政府曾密令各机关学校团体,以“恶意诋毁国民党,诬蔑蒋介石领袖和鼓吹偏激思想,强调阶级对立、阶级斗争”为由,查封共产党地下组织和进步书店出版发行的10多种进步书刊。在军事上,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曾与县政府、国民兵团部组织自卫队,配合驻县国军、别动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败退阶段”。国民党桂平县主雯党务活动是“竞选”。抗战胜利不久,国民党宣布结束训政,颁布宪法,倡导民主选举。县党部除了奉命组织有县城机关学校参加的“桂平实施宪政协进会”及宣传队,宣传宪法,推动宪政的实施外,把“竞选”列为自身党务活动的突出课题。首先在县第二次党代会上“竞选”书记长。二是特务活动。国民党中央统计局(简称“中统”)在本县的组织,“中国国民党桂平县党员工作调查网”(简称“调查网”、“通讯网”),负责人称“主任通讯员”,一般成员称“通讯员”,由该组织物色党员中“最忠诚者”介绍加入。桂平调查网成员共19人,任务主要有:调查汉奸叛国事实及犯罪证据;当地政情、物价、谣言及“异党”活动等。曾密报过本县革命地下工作者25人的“黑名单”,其中黄德怀等3人被捕入狱;同警察局、三青团分团配合,查封摆卖进步书刊的桂南书店。三是“防变”、“应变”活动。此阶段后期,县党政军警特机关“五位一体”,先后组建起县治安委员会、在乡军官委员会、戡乱建国宣传委员会、总体战”督导组等机构,开展一连串的反共、“防变”、“应变”活动。其中属县党都牵头,作为其党务活动重心的有三方面具体行动:

  1.宣传“戡乱建国”:规定中等学校每校设一宣传大队,以校长为大队长对中心国民学校宣传队,也有规定。宣传内容有“纲要”;“甲、关于共党荒谬宣传方面”:包括驳斥“反三征”、“翻身运动”、“政府将垮台”等;“乙、关于共党的一般暴行”:包括指出所谓共党统治地区“提倡恋爱结婚的绝对自由……奖励处女、寡妇生子,抽签派对……”等等;“丙、关于本省之光荣历史及政令”;“丁、关于清剿意义”。还有宣传“计划大纲”:包括宣传、调查、治安、报告四大方面。其中“调查”项又分“户口调查”——“清查户口”、“统计壮丁”之类;“物资调查”——“村内马匹、民户粮秣、枪枝及子弹、各种军用品等”数目;“反动分子调查”——包括有无煽动民众反抗征兵、征粮、征税、破坏戡乱阵线分子等。

  2.制订“反共公约”,实行“联保”。在此期间,本县曾以县致府名义发出“人字第631号代电”,推行《广西省各级行政机关员工联保办法》、《国民反共公约暨实施办法》。县党部和县政府曾于县体育场召开县城机关公务人员、学校师生、居民群众大会。会上,桂中校长黄炳钟“现身说法”,大讲所谓“共产共妻”、“不要父母”、“杀人放火”之类“解放区见闻”。县党政首长训话严令机关员工一律出具《联保切结书》,乡(镇)村(街)甲民众一律制订和遵守《国民反共公约》,并实行“五家联保”。大会还统一举行反共宣誓。

  3.召开“应变”会议,采取“应变”措施,谋划“总体战”。此阶段的后期,县党部书记长梁介兀,曾同省方派来的人一起,筹建“华中区广西省总体战实施督导团第三团桂平督导组”,并成为该组的领导成员,督导“推行一甲一兵一枪政令”、“加强反共宣传”、“空室清野”、“各级人员之考核奖惩”等11项工作。

  摘自《广西地方志》期刊1989年第5期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7-12-15 15:44: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桂系广西警政史略

下一篇:改“8年全面抗战”为“14年抗战”有何深意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