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铁蹄践踏神州大地,先后封锁中国沿海,截断滇越铁路,阻止世界援华物资进入中国境内。为保障国内抗日战场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1937年,一条起于云南昆明,止于缅甸腊戍,全长1146.1公里的公路开始修筑。
这条穿过了险峻山区,跨越了湍急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运输干道,成为了中华民族在抗战中的“生命线”。这就是被称为“抗战输血管”的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
东起昆明,穿越楚雄、大理、保山、龙陵、芒市、瑞丽等县市,西行经畹町出境,后与通往仰光的铁路相连,成为一条直通印度洋的出海交通线。从开始建设到1938年8月30日正式通车,滇缅公路仅用了9个月时间修建,其工程量之大、修建难度之巨前所未有。公路的建成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成为中国当时连接世界的唯一国际通道。
“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滇西抗战史研究专家余戈在谈到滇缅公路作用时这样表示。1937年8月,由于担心日军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线,《建设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计划》被提上议事日程,但考虑到铁路在经费和器材上的实际困难,滇缅公路的修筑被放在了更为优先的地位。
滇缅公路云南段全长959.4公里,其中昆明至下关段已于1935年修通土路。因此,建设重点被放在了全长547.8公里的下关到畹町路段。受地理位置,历史原因等影响,保山龙陵和德宏芒市等地成为滇缅公路上的重要节点和必经之路。“战斗牺牲、施工流血,从龙陵惠通桥到境内最后一公里的滇缅公路路段,堪称是用生命堆砌出来的‘血路’。这其中,龙陵段是保存最为完好的路段之一。”余戈介绍,作为参与滇缅公路建设的滇西18县之一,在接到云南省政府命令后,龙陵举全县之力参与到了公路建设之中。
滇缅公路龙陵段长约40余公里,为了完成工期,县政府当时每天动员10000人出工,共出工240万人次,几乎需要征调全县一半的强劳动力。全县因筑路伤亡民工比例超过4.4%,是滇缅公路修筑期间投入人力比最多,伤亡人数比最大的县区。龙陵县滇西抗战研究基地负责人何德尊介绍:“为保证通车,全县当时所有政务让道于修路,时任县长的王锡光把办公室直接搬到了惠通桥附近的工地上,现场办公,直接指挥。”
波涛滚滚的怒江两岸山高林密,给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何德尊转述史料记载时说,怒江边的鹰嘴岩本来没有路,是工人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出了一条路,因为形似一只张着嘴的老虎,因此改叫老虎嘴;离惠通桥3公里之外的梅子箐受地势影响,建成后又多次被泥石流冲毁,成为了整条滇缅公路的“卡脖子”工程。据记载,为了按时完工,滇缅公路上的20余万民工共完成了1100万立方米土方和100万立方米石方工程建设,新建桥梁242座,大小涵洞1789道。
由于严重缺乏施工机械,他们只能用双手修筑这条蜿蜒崎岖的公路。3000多名民工的牺牲换来了滇缅公路的提前通车,支撑起了当时国内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维系着国家和民族为独立解放而战的生命力。抗日战争期间,经滇缅公路运输的抗战物资约49万吨,其中汽油等油料20余万吨,兵工器材、武器弹药、通讯、交通器材、医药、棉纱、布匹等20余万吨。
曾参与滇缅公路修筑的92岁老人张惠芬回忆,11岁那年,自己与外婆、母亲和哥哥一起,在龙陵县城附近的南天门路段工地上干活,由于年纪小,只能做一些捡石头填凹坑的轻活儿。“不光是我们家,周边的乡亲邻居、妇女老幼几乎都去修过路。可没过多久,日本人来了,全家人只好被迫逃难。”张惠芬说。
1942年5月3日,日军顺滇缅公路侵入国门畹町。“56师团的坂口支队用160辆汽车运送部队,向内地快速深入。5月4日,芒市、龙陵相继沦陷。眼看日军直逼保山,中国军队被迫炸毁惠通桥,最终才将日军阻隔于怒江西岸。”余戈在讲述起那段历史时说,因无法越过怒江天险,日军便在松山和龙陵县城等滇缅公路上的重要关隘构筑起坚固工事,图谋长期盘踞。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历时95天,以敌我伤亡比1:6.2的巨大的代价,逐步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滇西,拉开了中国大反攻的序幕。16万抗日将士,正是经滇缅公路前往滇西战场,打响了收复国土的第一枪。在经历松山战役、龙陵会战等战役后,侵略者最终被赶出国门。
巍巍松山,记录下了历史画卷中悲壮的一页,拂去尘埃,斑驳的公路仍然提醒着人们不忘历史。
2010年,龙陵县对松山抗战历史开展了一次资源普查,旨在对当地旅游开发进行摸底,从而更好地对松山遗址和滇缅公路等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2013年9月,投资320万元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在松山抗战遗址落成;2016年10月,红旗桥至龙山卡红色旅游公路开建,从龙陵县城通往松山的30余公里滇缅公路得到了修复和提升,只需40分钟便可到达一座以历史遗迹和风貌建筑为载体,以抗战文化和爱国教育为引领的松山小镇。道路设施的大幅提升,让松山小镇周边村寨的新农村建设推进快速,沿着“新”滇缅公路,村民们开起了饭店、宾馆,走上了旅游服务型新农村建设之路。
游客数量的增加,让松山脚下大垭口新村的杨国刚特别高兴。从2012年开始,这位普通的农民就开始自掏腰包收藏与滇西抗战有关的文物,还在政府的支持下开起了一座藏有6000多件抗战文物的陈列馆。2011年,他意外从当地一个铁匠铺里寻获到一把美制十字镐头。杨国刚在记事本中写到:“一件抗战文物差点就被回炉融化了,也许是天意、还是神奇,还好我终于把它留下了。”当年修筑滇缅公路时的工具,杨国刚收藏了不少并妥善保存了起来。他说,希望有更多游客来到松山,因为这条路,那些人,都不该被忘记。
80年后,历经苦难的滇缅公路已涅槃重生,320国道、杭(州)瑞(丽)高速、大(理)瑞(丽)铁路及周边3座机场相继“接棒”滇缅公路,承载起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连接国内外交通要道的重任,虽然角色发生了转变,但滇缅公路的传奇还在不断延续。
“当年,这条路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则成为了振兴乡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余戈研究发现,正如火如荼建设的大瑞铁路穿龙陵县城而过,一头从当年的怒江金塘子渡口上方入,一头从曾经发生过激战的三关坡出,在空间上与滇缅公路恰好有交汇或重叠。“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长眠于此的将士如果能看到这一天,必将无比欣慰。先辈用流血和牺牲换来了现在的和平与发展,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对中华民族最好的诠释。”余戈说。
责任编辑:徐为 最后更新:2022-12-24 16:18: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薛岳将军之“天炉战法”
下一篇:抗战时期中印输油管道的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