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舆论面前,日本政府还进行了大量反宣传,诬陷中国军队使用化学武器(无独有偶,意大利也曾经诬陷埃塞俄比亚使用化学武器)。二战结束后,日本某些右翼势力一方面积极掩盖日军进行化学战和细菌战的事实,一方面利用原子弹问题大做文章,将自己粉饰为"战争受害者",企图抹杀侵略罪责--这种片面宣传在日本国内也确实起到一定效果。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宣传的力量,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因此引发的宣传战还在继续进行。中国作为化学战和细菌战的受害一方,至今并未对日军化学战和其它问题进行足够的认识和反思。
中方防御化学战的检讨
抗日战争中,日军化学战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说明我方在化学战的防御方面存在巨大的漏洞和不足。下面分别从战前、战中和战后三个方面检讨。
日军化学战的装备和手段,大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各国所广泛使用,并非秘密。从一战结束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的20年时间里,中国虽然建立了少数防化研究所、防化学校和第23化学兵工厂,但只能少量生产几种毒剂。这些制品主要用于防化装备研究,并有少量毒剂炸弹用于内战,但部队始终没有形成大规模化学战的概念和能力,更不具备对敌国领土进行远程化学战报复的手段。这一装备发展的空白点日后被敌人所利用,并且成为中国军队最大的弱点之一。
以当时中国薄弱的经济基础,固然缺乏大规模生产化学武器的能力,但建立有效的防护手段是可能的(同期,英国储备了3,000万具防毒面具,4,000万罐防毒油膏,4万吨消毒用漂白粉,1,000万份传单)。造成这个缺陷的最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沿袭了清末以来传统的对外妥协政策,在军事战略上只专注于内战。1937年之前的中国军队是根据内战需要而装备和训练的,对外军的战备工作和军事学术研究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抗战开始时,中国军队开始在严重缺乏防化能力的条件下作战,仅有的20万套新式防毒面具也大部分损失于淞沪会战。幸而在开战之初,日军缺乏使用化学武器的经验,没有进行大规模化学战。之后,虽然又增加了少量新式防毒面具,但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临时生产的简易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100万个)等防护装备,效能很差,防护时间极短(有的只有10分钟),且只能应付剌激性毒剂,对窒息性、糜烂性、全身中毒性毒剂基本无效。
除上述表面问题外,中国军队遭受化学武器严重损伤的原因还体现在战略、战术、工事、侦察、组织、教育、心理、纪律、医疗、补给等多方面:
(l)中国军队的远战能力弱,这便不能有效反击和压制日军化学战部队,而不得不依靠近战。但近战时火力又不足,于是只能依靠密集队形--这些均为日军实施化学战提供了便利条件;
(2)经历淞沪会战的教训,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开展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和运动战,井减少日军进行大规模化学战的可能性。但是,战术思想没有相应调整,仍然沿袭内战的打法,较多地依赖阵地,习惯于被动防御,极少主动出击日军侧后--这为日军实施化学战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准备;
(3)阵地多为一线配置,缺乏纵深。防御上没有弹性,阵地间不便相互支援,往往一点突破,全线崩溃--也是日军化学战效果显著的原因;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5-29 15:12: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芜湖血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