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支军队战斗力最强,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答案。但如果要问哪一支军队最凶残、最没有人性,大多数人都会给出同一个答案,那就是日军。在战争中,日军对平民烧杀掳掠,对战俘虐待残害,在战场上刻意射杀医护人员,完全无视国际法和战争法,犯下了累累罪行,可谓罄竹难书。
日本军队长期推行“武士道教育”,以“七生报国”为荣,以缴械投降为耻,因此对投降的敌方战俘也极其鄙视,对其任意凌辱、虐待、杀戮。加上日军的后勤补给系统一直存在严重缺陷,连自己军队的物资供应都难以保障,更不用说对战俘的后勤支持了。许多日军军官为了减轻后勤负担,甚至命令士兵将体弱、患有伤病的战俘“就地解决”。在日军看来,保障战俘权益的《日内瓦公约》根本就是废纸一张。因此在战争中虐待、杀害战俘的行为可谓不胜枚举。
1941年12月,日军在菲律宾登陆,发起菲律宾战役。由美国陆军上将麦克阿瑟指挥的美菲联军总兵力约13万人(其中美军约3万人,菲军约10万人),虽然兵力不少,但装备落后,训练也不足,相比两个师团约5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整体战斗力存在劣势。所以面对日军的进攻,麦克阿瑟主动放弃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率领主力撤到巴丹半岛继续抵抗。
随着日军在东南亚相继占领泰国、马来亚、新加坡和关岛,美菲联军在巴丹半岛的处境变得日益孤立无援。面对这样的困境,麦克阿瑟将军所期待的反攻变得遥不可及。美国高层也明白巴丹半岛的陷落是迟早的事情,为了避免已在1941年12月晋升为上将的麦克阿瑟落入敌手,罗斯福总统下令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前往澳大利亚组建西南太平洋战区。
1942年3月11日晚上,麦克阿瑟将指挥权交给乔纳森·温赖特中将,离开菲律宾,这动摇了在巴丹半岛上粮尽弹绝的美菲联军的军心,士气一落千丈。
4月3日,日军发起了第二次总攻,美菲联军资源耗尽,难以为继。4月9日,爱德华·金少将率7.5万美菲联军(其中美军9300人)向日军投降。同时,2.6万平民逃至巴丹半岛,总人数超过10万,这一情况远远超出了日军的预期,导致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于是日军决定将这7.5万战俘转移到120公里外的奥德内尔战俘营。整个转移分为三个阶段,从巴丹半岛最南端的马里韦莱斯机场以东4公里处的167号里程碑开始,首先步行至圣费尔南多,战俘们在这里乘火车抵达卡帕斯镇,然后从卡帕斯镇步行11公里抵达终点站奥德内尔战俘营。一开始爱德华·金少将还很乐观,觉得四五天的时间走完120公里,而且中间还有一段可以乘坐火车,应该是简单轻松的。但是爱德华·金少将根本想象不到,这段120公里的路程,日后会被以“巴丹死亡行军”载入历史。
4月10日,也就是爱德华·金少将率部投降的第二天,在日军刺刀下,7.5万美菲俘虏踏上了死亡行军之路。在出发之前,日军就收缴了战俘身上除随身衣物外的所有物品,而且没有配发任何食物和饮用水。战俘保持四人一排,十人一列,四十个人一个方队行军。日军除了派人随队押解,还在道路两侧每隔一段距离设有固定哨兵进行监视。
日军在出发前就宣布,所有掉队者都将被视为逃跑而就地处决!但是没有交通工具,大量伤员和重病患者注定要落在队伍最后,他们也成为“巴丹死亡行军”的第一批牺牲者。
还有行动能力的伤患最初还咬牙坚持在队列中,但4月初的热带雨林地区,气温还很高,湿度很大,加上不能补充水分,很快就有人体力不支,开始掉队了。对于这些掉队者,押送的日军士兵毫不客气,过来就是一枪。枪杀还算是痛快的,如果是被刺刀捅了,不是刺到要害,那就要等到血流干了才会死,相当痛苦。
两三个小时之后,队列中的其他战俘也坚持不住了。炎热天气加上太阳暴晒,长时间露天行军人很快就会脱水。巴丹半岛地处热带雨林,所以泉水、自流井和溪流还不少。当饥渴难耐的战俘们看到路边的水塘,尽管水非常浑浊还泛着绿色的泡沫、散发着阵阵恶臭,明知道喝下这样的水,很可能生病,但能喝上一口也是幸福的。于是有战俘向押送的日军士兵报告,请求出列去喝水。在得到批准之后,就有五六名战俘冲了过去,但是他们还没有跑到水塘喝上水,眨眼间就被射杀了——日军毫无信义可言。
在最初的三天里,日军就没有发放过任何食物和饮水,由于缺水,导致体力不支又会被日军就地杀死,成百上千名战俘因此失去生命。
三天之后,历尽磨难的战俘终于到达了圣费尔南多,在得到了少量食物和饮水后,战俘们被塞进闷罐车厢,正常最多只能容纳30人的车厢,日军却塞进了上百人,虚弱的战俘很可能会因为空气不流通而窒息死亡。这个时候只有坐在车门口的位置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死亡列车”驶入卡帕斯镇,甚至不用日军的刺刀驱赶,战俘们争先恐后跳下车厢,只为了能够尽快呼吸到新鲜空气。那些已经死去的,和奄奄一息无法行动的战俘,则永远留在了车厢里。
下车之后的战俘重新整队,踏上了通往奥德内尔战俘营的最后路程。连续几天的高温和食物饮水的短缺已经让他们极度虚弱。他们本以为只要像之前一样咬牙坚持,就能熬过这最后一段行程。然而,日军竟突然下令:以两倍的速度跑步前进。经过这几天的行军,战俘们很清楚,如果不执行日军的命令,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们没有也不敢有丝毫犹豫,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向前奔跑,稍有迟缓,就会遭到日军士兵用皮鞭、枪托的殴打,而一旦体力耗尽而掉队,等待他们的就是被枪杀或者被刺刀捅死。
4月16日,经过整整六天的长途跋涉后,战俘们终于到达了奥德内尔战俘营。此时,出发时的7.5万战俘,只剩下6万人了,也就是说在120公里的路途中,总共有1.5万人丧生,折算下来,平均每10米就有1.25人死去,称其为死亡行军一点都不夸张。
在到达战俘营之后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又有2600名战俘由于各种原因身亡。情况稳定之后,日军又迫使战俘在食物、药品和饮用水极度短缺的条件下从事高强度劳动,导致战俘死亡率非常高——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战俘营中盟军战俘的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一。
就连温赖特中将这样的高级将领,也是同样待遇,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后获释时,他的体重从180磅(约81.7公斤)降到90磅(约36.3公斤),形容枯槁。中将尚且如此,普通战俘就更不用说了。
巴丹死亡行军开始时的7.5万名战俘,到1945年美军重新占领菲律宾时,仅有7500人还活着,是名副其实的九死一生。而在最初仅仅六天的死亡行军中,死者就达1.5万人,确实触目惊心。
除了死亡行军,日军在东南亚的暴行录上还有更为血腥凄惨的“死亡铁路”这一笔。
1942年6月,日军在占领泰国和缅甸后不久,便迅速启动了泰缅铁路的建设工程。日军这么急于修建铁路,主要原因是东南亚的泰国、缅甸现代交通非常落后,加之热带雨林和连绵山脉的地理特点,使得军事行动对铁路和公路的依赖度极高。日方深知,修建泰缅铁路对于巩固对泰国、缅甸的占领具有重要意义。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当局就曾经考虑修建泰缅铁路,还进行了路线勘测,但发现沿线工程条件太过艰难险恶,在415公里长的线路上,有大约360公里路段要穿越他念他翁山区的热带雨林,这里不仅人迹罕至,山高林密,而且地形极为复杂,需要建造400多座桥梁以及数百座高架桥,施工难度极大,所以英国最终放弃了修建铁路的念头。
但是日军为了掠夺东南亚的石油、橡胶和铁矿石等重要战略物资,已经顾不得这些,以当年英国勘测的路线为基础匆忙开工。原本预计需六年完成的工程,日军不断缩短工期,最终要求在18个月内完成。
铁路工程在泰国和缅甸两端同时启动,分别从泰国的北碧府和缅甸的丹彪扎亚开始对向施工,途经桂河大桥、塔基兰、探卡赛和王坡等重要站点。
由于缺乏大型筑路机械,这项工程主要依赖人力。日军为此动员了超过40万人的施工队伍,包括1.2万名日军第5铁道联队成员、6.2万名盟军战俘(其中3万名英军、1.3万名澳大利亚军、1.79万名荷军和600多名美军),这些战俘大多在新加坡和缅甸的战役中被俘。此外,还有超过35万名劳工参与,包括5万名泰国劳工、18万名缅甸劳工、8万名马来西亚劳工和5.4万名印尼劳工。
在工期紧迫且缺乏机械的情况下,日军对所有参与铁路建设的人员进行了极限压榨。战俘就不用多说了,三十多万名劳工,都是在刺刀的威胁下被强征来的,这些劳工的境遇和战俘比起来也好不了多少。
战俘和劳工用最原始的工具从事开凿、劈山、回填等重体力劳动。通常4个人一组,其中一个人拿着锄头或者很重的挖掘铲来松土,另一个人把挖下来的土块装到篮子或者袋子里,袋子用铁丝绑好,套在大约1.8米长的竹竿上,竹竿的两端搭在另外两个人肩上。当袋子装满了,两人就担着一袋子土块运到转储区域卸下来,再回去继续抬运,如此周而复始。
即便如此,日本看守仍然不断加重工作量,要求战俘和劳工每人每天必须完成2.5个土方的挖掘,完不成任务就不允许回营地休息。战俘和劳工通常天亮之前就开工,晚上十点以后才能收工。在工作时,稍一停下来喘息,就会遭到日本看守的殴打。据美国战俘马丁· 钱伯斯回忆,日军曾经强迫他连续工作了133天,而且有时候还是白天加上黑夜通宵的连轴转劳动。
在这样的劳动强度下,日军提供的食物却连最基本的热量标准都达不到,战俘和劳工严重营养不良,完全靠着透支生命在苦苦支撑,战俘和劳工平均体重都下降了三分之一。再加上这一地区地处热带,气候炎热、瘴气肆虐,清洁的饮用水无法保证,因此疾病横行。本来战俘和劳工身体就很虚弱,又缺乏医疗卫生条件,所以死亡率极高,工地上、路边乃至营地里,几乎到处都可以在地上看到尸体。一位幸存的英军战俘回忆说,他眼看着同伴一个接一个地倒在地上,整个工地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盟军很快就发现日军在修建铁路,盟军也很清楚这条铁路一旦建成,对于东南亚地区的战争会有怎样重大的影响,因此迅速派出飞机来轰炸。日军在这一地区空中力量很薄弱,难以抗击盟军的空袭,便要求战俘通知盟军:你们轰炸的工地上是你们自己国家的士兵。盟军在确认了这一情况后,不得不停止了对这条铁路的轰炸。
在整个泰缅铁路修建过程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桂河大桥了,这座大桥位于泰国首都曼谷西北122公里的北碧府,日军调集了约7000名英军战俘来修建这座全长仅300米的桂河大桥,面对日军的刺刀以及极其恶劣的施工条件,英军战俘却发挥所谓的“军人荣誉”,拼尽全力于1943年2月建成了一座木制大桥,同年6月又建成了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建桥的英军战俘也付出了惨痛代价,在大桥不远处的战俘墓地里就安葬着约1750名英军战俘。最终这两座大桥都在1945年4月被美军飞机炸毁。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桥是泰国政府战后在原址重修的。
1957年,英国著名导演、被称为“英国电影台柱”的大卫·里恩,根据作家皮埃尔·鲍李以这座桥和它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改编、拍摄了影片《桂河大桥》。这部电影火爆一时,上映后还夺得195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最佳音乐五项大奖,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桂河大桥以及泰缅铁路广为人知。
但是,真实的铁路修建,远比电影中所展现的血腥。1943年10月17日,从缅甸和泰国两端相向修建的铁路贯通,10月25日正式通车,工期比日军计划的18个月竟然还提前了两个月,只用了16个月就完工了。
代价则是参与铁路修建工程的战俘和劳工的累累白骨:
6.2万名盟军战俘中死亡1.2万人,其中英国战俘至少死亡6900人,澳大利亚战俘至少死亡2800人,荷兰战俘至少死亡2700人,美国战俘至少死亡130人,死亡率达到20%。
35万名劳工中死亡超过13万人,其中泰国劳工死亡1万人,缅甸劳工死亡4万人,马来亚劳工死亡4.2万人,印尼劳工死亡4.5万人,死亡率高达40%。
在40多万参与施工人员中,死亡总数近15万人,死亡率约为37.5%。全长415公里的铁路,平均每公里就要死亡360人,不到3米的铁路就要付出一条生命的代价,用死尸枕藉来形容是毫不夸张,“死亡铁路”名副其实。
这条几乎是在累累白骨上建成的死亡铁路通车后,日军平均每天的运输量近3000吨,成为日军在东南亚重要的补给线。泰缅铁路在战争结束后逐渐废弃,直到1980年代,泰国政府重建了泰缅铁路在泰国境内的路段,现在这条铁路已经成为泰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铁路沿线基本上保留了当年的风貌,火车还是破旧不堪,火车车厢里也没有空调,人们坐在火车上,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八十年前。当火车在热带雨林中隆隆驶过,还有多少人仍然记得铁轨下的无数冤魂,永远在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恶。
参考文献:
1、列斯特.坦尼、史雪莲:《活着回家,巴丹死亡行军亲历记》,范国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2、刘超、张宪文、朱庆葆:《泰缅“死亡铁路”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3、儿岛襄:《太平洋战争》,彤彫译,东方出版社,2016年。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4-09-12 14:21: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