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抗战期间的不完全数据显示,从青岛输送到伪满洲国和日本的劳工,多达74万余名,其中以山东劳工最多。记者近日搜集整理抗战期间日本对华北地区劳工掠夺的资料,回顾一幕幕劳工惨剧:村子被围,青壮年被抓,恶劣的关押和工作环境,让无数劳工失去生命。在这场压迫与反抗、侵略与斗争的过程里,劳工们或逃亡,或暴动,将这部血泪史与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融合在一起,谱写出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伪满和日本国内急需劳工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的铁路、煤矿等重要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所需劳动力也迅速增加,但东北当地地广人稀,于是山东丰富的劳动力成为日本利用的对象,很多日资企业先后在青岛设立招工局,以青岛为基地频繁到内地招收劳工,然后再从青岛转赴东北各地,青岛由此成为山东劳工进入东北或转往国外的主要基地。
九一八事变之前,由于东北地多人少,而且华北地区战乱,每年都有大批人口流亡东北,形成“闯关东”的人流。但是在伪满洲国成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曾考虑大量移民本国人口到东北,来缓解日本国内的劳动力剩余,规划人数达到500万人,但是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只好作罢。为了保障侨民的权益,伪满对流入的华人劳工做出过诸多限制,比如限制工资、复杂的审批程序等。
但是1939年以后,日本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开发力度加大。为了完成浩大的开发计划和军事工程,日本必须使用大批廉价的强制劳工。但武汉会战以后,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华北劳动力闯关东的急剧减少,与东北的需求相背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欺骗、掠夺、压榨劳工的规划被提上了日程。随着战争的巨大消耗,日本国内的劳工也严重不足,大规模劳工输出也在不久后提上日程。
“苦力供给公司”输送劳工
为了掠夺和欺骗更多劳工到伪满和日本本土,1941年,关东军直接出面与华北日本驻军达成协议,也就是《关于入满劳动者的协议》,决定将华北治安工作同招募工人工作联合起来,强制华北劳工移居东北,还成立了华北劳工协会,对劳工的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规定,禁止自由“出国出境”。
“从1938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在青岛先后形成了山东劳务公司、黄道会劳工福利局、满洲劳工协会青岛办事处、青岛特别市劳动统制委员会、把头协会、湖北劳工协会山东分处、青岛华工赴日事务所、济南新华院等劳工招募机构。”《铁蹄下的罪恶》一书编辑周兆利表示,当时为了掠夺华人劳工,日本几乎无所不用其极。而官方的招募机构满足不了劳工需求,于是一些企业便亲自招募劳工。一些日本人还建立 “苦力供给公司”,专门为伪满的日本企业招募、输送劳工。所采用的手段都是以企业招工的形式,诱骗华人充当劳工,从中获取巨额利润。青岛作为山东对东北劳务输出的一个重要口岸,聚集了相当一批这样的公司。记者查询青岛档案馆的史料记载发现,正式设立的此类公司就有十余家,分布在新疆路、山东路、陵县路、曲阜路等地。
依靠放电影来欺骗劳工
为了配合日本在华北的劳工招募工作,欺骗更多的华北劳工出关,满足日本企业的需求,日本军队、新民会、劳工组织等机构在不同阶段展开了各种欺骗式的宣传活动。山东和河北成为宣传的主要地区,而放电影则是重要手段之一。1940年8月,满洲劳工协会制定了庞大的电影巡回宣传计划,主要在华北的山东、河南两省进行,电影放映地点包括当时伪青岛特别市的胶县、蓝村、即墨、台东镇、台西镇和市第三公园等6处,妄图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华北劳工受骗上当。
伪满洲国关东军与新民会青岛总会签订了劳工输出协议,要求在1941年10月至12月底的3个月内,紧急提供华北劳工15000名。新民会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计划,主要以欺骗为主,欺骗的内容包括可以赚到正当的工资,可以保证生活,可以往家乡寄钱,对工作不满意可以反映投诉等。
派军队强行拉夫当劳工
除了欺骗,日本获取劳工的方式还有派遣军队直接抓捕农民,交给企业使用。在“三光”政策之下,日本曾多次派遣华北军队到济南、青岛、沧州等人口密集的地区进行治安“讨伐”,以强行拉夫的方式抓捕大量劳工。全副武装的军队先把村子围起来放火,把所有18岁至45岁的成年男子抓起来。然后部队的大卡车将所有的物资、人员集中起来拉走。被抓来的人多数都集中到青岛,送到日本或伪满洲国当劳工。
日本不仅从青岛输出劳工到伪满、蒙疆和日本,还在青岛本地强制无偿使用中国劳工。青岛是日本在中国华北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和产业基地,大量日本陆海军和殖民产业驻扎在此。有一段时间,为了保证青岛港的装卸运输和日本企业、军队用工,曾禁止青岛本地对外劳工输出。根据统计,日本国防企业和军队在青岛强征使用劳工人次是267万,但当时青岛的总人口是214万,男性人口只有96万。也就是说,青岛的每个男性平均被征用过3次。日本在青岛强制使用劳工数量之多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6-01-20 10:27: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