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者:唤醒尘封记忆 祈盼和平永存
2016-09-12 09:43: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年12月12日 作者:杨颜慈  点击:  复制链接

  中新网南京12月12日电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开始持续6周的大规模屠杀、烧城、抢掠。然而很长的时间内,却鲜有人知晓,“300000”对于南京,究竟意味着什么。

  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历史,直到1985年之后,掩盖真相的尘埃才逐渐挥散。

  为唤醒冰封许久的“南京记忆”,南京大屠杀“建馆、立碑、编史”工作全面展开。学者们30多年的奔走、研究自此启程。

  高兴祖、徐志耕、张宪文、孙宅巍、张连红、经盛鸿、张生、王卫星……在一批学者努力下,历史的轮廓逐渐清晰。

  时至今日,有的学者已经成为历史,大多数也熬白了头。通过上百册的研究著述,他们让那段血腥的屠戮史板上钉钉,不容否认。

  张宪文:盼国家公祭成为人类共祭

  身后陈列着他所主编的72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手捧日前出版的南京大屠杀三部五卷公共读物,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所长张宪文教授已进入耄耋之年,但说起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仍思路清晰,滔滔不绝。

  “这都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铁证!”2000年,张宪文组织近110人的研究团队,多次奔赴日本、美国、德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搜集大量关于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原始材料,耗时10年,成书4000余万字,这至今仍是关于南京大屠杀最翔实的记录。

  60多年执著于近现代史的研究,张宪文称,“还原历史,只为开创未来。”

  “30万同胞不仅是为国家民族做出了牺牲,更是人类历史上值得警醒的一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值得全人类去祭奠。”

  张宪文认为,把公祭日提高到国家的层面是对历史负责任的表现。像南京大屠杀、犹太大屠杀等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应当以国际公认的形式让全世界人民共同祭奠。

  张连红:历史教给我们智慧 更是理性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逐渐去世,见证历史的人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规律。”为了记录活着的历史,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致力于大屠杀幸存者的走访调查。

  “战争对幸存者的伤害,根本没有办法用语言去表述。要让每一位幸存者去回忆痛苦的过去,站出来指证日军的罪行并不容易。”

  多年研究和走访幸存者的经历,让张连红颇有感触,“要尊重每一个人,才能去尊重这一件事。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国家记忆,还应变成世界记忆。”

  张连红认为,对历史的记忆,不能仅停留在情感层面。

  “历史教给我们情感、智慧,更是理性。”

  经盛鸿:国家公祭日之后,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慰安妇,战争对她们带来的伤害,不仅是身体,更烙在心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经盛鸿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慰安妇问题研究,通过搜集资料,寻访当年的见证人和受害者,他共查找到40多个慰安所遗址,这其中就包括利济巷2号慰安所。

  2003年11月,81岁的朝鲜籍老人朴永心来到南京,现场指认利济巷2号就是当年的“东云慰安所”,引起世人关注,更让经盛鸿感到作为学者,责任重大。

  国家公祭日将至,经盛鸿却感到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祈盼了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历史容不得任何挑战与质疑。今后,我也会更加潜心去做研究。”

  孙宅巍:生命不息,寻梦不止

  国际上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争论,一个重大的问题,便是遇难者的人数。

  “人死就有尸体,有尸体就要掩埋,在处理和填埋尸体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和物,就成了宝贵的研究资料,这都是证实30万遇难者的宝贵线索。”

  现年74岁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一直埋首于点数尸体提供遇难人数。这一数,就是31年。

  “让全世界都知道大屠杀的真相,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梦。”孙宅巍说,“通过公祭告慰死者,警示后人,更是自己今后的研究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老人说,生命不息,寻梦就不会停止。(完)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9-12 09:44:4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幸存者夏淑琴:真正彻底的宽恕源自真相还原

下一篇: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仅有1.6万名字被找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