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公祭日的临近,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赵龙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打电话的、发短信的、托人约的、找到单位甚至家里的太多了。”赵龙说,他很欣慰公众对国家公祭日的重视和关注。“如果说我曾为这一结果做了些努力,那也是微不足道的,我背后还有更多的人和组织共同推动着这件事,因为这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选择。”
一份提案征得49人联名
赵龙是国家公祭日首倡者。
“想法来自一次看似平常的参观。”赵龙回忆,那是2004年的一天,他和留学海外的儿子一同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此前只有历史概念,没有影像直观感受的父子俩,被血泪证据堆砌的现场所震撼。“没有来现场看过的人们不会明白这种感受。可就是这样惨绝人寰的苦难历史,一些国人把它当做南京自己的事情,而很多外国友人压根不知道。我能不能用什么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这段历史?”他回忆道。
这次参观之后,赵龙又专程来到纪念馆与馆长朱成山促膝长谈,并开始四处搜集南京大屠杀资料。做了大量充分准备之后,赵龙在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
“其实我是在分组讨论时首先提出了这个提案。”赵龙坦言,自己一开始对这个提案心里也没有底,就想先听听委员们的意见。“我跟参加分组讨论的委员们说,我准备了一个提案,先跟大家做一个背景说明,为什么要提这个提案?怎么得来的?”
让赵龙始料未及的是,本来只是想跟委员们做一个说明,谁知这份提案一“现身”,就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回应,纷纷表示支持,并主动要求加入联名,最终形成了一份49人的联名提案。
在当时这份手写的、不到700字的提案中,赵龙建议: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每年逢此日便应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遗址处举行公祭活动,有国家领导出席,社会各界人士、国际友人及外国政要参加,并以法律或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世界永不忘记,让国人永世铭记。
这份联名提案在当年的全国两会提交公布后,通过媒体追踪,随即在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有这么多人支持,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件事坚持下去。”赵龙说。
设立国家公祭日是早晚的事情
坚持,意味着等待,这是一条稍显寂寞的道路。
“虽然知道提案内容不会很容易实现,毕竟需要一个程序和时机。但这样意义重大的事情,总要有一个人先提出来,且早提总好过晚提。”赵龙告诉记者,虽然此后的9年都没有动静,但他每年都会在全国两会期间借助不同场合,对这份关于国家公祭日的提案做重复的口头说明。与此同时,他仍继续围绕“抗战题材”形成了其他相关提案,包括《关于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关于对侵华日军暴行重要见证人进行抢救性保护的建议》、《关于扶助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建议》……赵龙说,他始终相信,设立国家公祭日是早晚的事情。
转机出现在2014年春节前夕。
一个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的傍晚,朱成山给赵龙打了个“神秘”的电话:“老赵,北京有关方面在征求意见了,那个事情可能要启动。”挂掉电话的赵龙,心怦怦地跳得很快。两个心照不宣的老朋友,都知道“那个事情”就是“设立国家公祭日”一事。春节还没过完,一直怀揣期待的赵龙又接到朱成山第二个电话。“北京方面正式通知去北京开会了,听说已经进入人大立法程序,这下你可以放心了。”
赵龙说,那一刻的心情完全不能用语言去表达。“是一种激动,又是一种欣慰,还是一种释然。”
2014年2月27日,经过各界共同努力,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且这份决定,从国家公祭日的名称到内容完全采纳了赵龙的700字建议。
“这是对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三十万同胞的告慰,也是对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全体受难同胞的最大告慰。”赵龙称,这是中央政府倾听民意、顺乎时代要求,审时度势作出的决定。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上升为国家公祭日,不仅弘扬了国人的爱国精神,也是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尊重人和生命价值的态度。
“我会守着电视见证这个时刻”
随着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的临近,全国人民也在选择各种方式完成自己的祭奠。在国家公祭网,截至12月11日17点20分,共有3094967位网友完成了网上祭奠;纪念国家公祭日的话剧、画展和展览将在各地上演;民建南京市委则发出开展“和平祈祷周”活动的倡议,选择丛葬地、纪念碑、战斗遗址等纪念地点,献花、祭奠和默哀;组织拜访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赵龙在盼了这么多年的首个国家公祭日会如何度过?
“13日当天,党和国家领导人将第一次参加公祭仪式。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我会守在电视机前见证这一时刻。”赵龙说,“无论大家身在何方,我希望全国人民在这一天都能抽出时间,共同祭奠故人,寄托哀思。”
心愿已成,赵龙应该可以真正“退休”了。可赵龙对记者说,他还有一个期待——那同样是一份提案,期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能早日“升级”为国家级纪念馆,并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9-24 11:54: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国平:国家公祭以历史开启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