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首倡者来自无锡:手写提案曝光
2016-09-24 16:02:34 来源:人民网江苏视窗 2014年12月09日 (作者:杨建 郭寅枫) 点击: 复制链接
今天上午,无锡民建会员赵龙,作为国家公祭日首倡者,将领受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颁发的特别贡献奖。今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确定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昨晚,赵龙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珍藏九年的手写提案,上面工整的589字已被载入史册。
薄暮时分,玄武湖隧道入口“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的黑白电子屏幕闯入眼帘,滚动播出的大字提醒着过往人们:本周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将迎来首次国家公祭。77年前震惊世界的人类浩劫,终于获得与之相匹配的祭悼。此情此景,让眼前的南京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而一切的开端源于2005年全国“两会”上一份《关于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建议》。
拿在赵龙手中的提案,总共5页纸,49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的签名占去2页,涉及提案内容的仅589个字。可字字千钧,一经提出就成为当年全国“两会”上各方关注的“一号提案”。“日本作为侵略者都在公祭广岛、长崎遇难者,我们对被屠杀的同胞却没有类似规格的纪念活动。”赵龙回忆说,2005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相关建议比较多,而将纪念活动提上国家公祭的高度,他的提案是“独一份”。
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国家公祭日纪念方式,几乎原封不动地采纳了赵龙的提案。根据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实际,赵龙建议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每年的此日,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遗址举行有国家领导人出席、社会各界及国际友人(包括外国政要)参加的公祭活动,并以法律或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历经九年,纸上提案终于化作实际行动。期间,赵龙的努力一直未停。2012年,在他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的最后一年,他再次提出设立国家公祭日。今年春节前,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在接到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邀请后,立即告诉了赵龙,两人在电话中兴奋地判断:“国家公祭日的建议正式启动,快成了!”很快,2月27日下午,九年前联名提案的委员之一、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从北京会场打来电话,第一时间报喜:“刚表决通过,当年你提的国家公祭日被定下来了!”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管中日关系如何,作为有责任心的政府都应该去做。”同时,赵龙对当年提出的另一份《关于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升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遗产的建议》念念不忘:“这项工作,同样应由国家层面推动。”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9-24 16:03:2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人民日报:重温历史记忆,不忘砥砺前行
下一篇:江西学者著书控诉日军制造南昌大屠杀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