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其南
出生日期:1920.12.5
长官及战友信息:司令张发奎,团长曾杰。
现居地:广西南宁江南区白沙大道
部队番号:第四战区长官部特务团
从军经历:
我原名李其枬(nán),民国9年(1920年)腊月初六,出生在一个家境殷实的商贾之家。家父李文恺开公司经商多年,于南宁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内皆设有分公司经营博彩业,另在那马镇开有一座规模较大的裁缝作坊。民国14年,父亲不幸身染重疾,因当时医疗水平所限,不治病逝,卒时年方三十九岁。当时,我尚年幼,仅四岁,另有胞姐李碧兰(大姐),胞兄李其琼(五哥)十岁,胞弟李其亨(七弟)一岁,母亲雷爱珍自此守寡至终老,含辛茹苦一手抚养我们。我是七岁上的小学,就在当时的白沙小学,座落于如今白沙一组的杀狗庙。父亲早亡,母亲既当爹又当妈,从小就教育我们做人要勤劳、正直。每当放学后,回到家都要帮忙干农活。完成四年小学课程后,升入高小,在当时的中山路小学学习,每个班大约60个人。每天清晨,与小伙伴们结伴出发,乘坐渡船摆渡过江,早出晚归。在当时,只要是老师或学生,渡江一律都不收费。中午不回家,午餐就在校外自己解决。两年后,我高小毕业。后来,我考上了平旦中学。在平旦中学只上了一个学期。
当时,邕宁县副县长李超同兼任民兵营长,奉命征兵组建民兵和劳工。我五哥是勒戒所长,与李超同关系甚好。 “走日本鬼”之时,我和五哥一起追随李超同参了军,离开南宁北上。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 ,士兵们没有统一服装,有的穿草鞋,有的打赤脚,几个人一条枪。每日行军六十华里,风餐露宿,吃的是稀粥,饥寒交迫,栉风沐雨。1939年11月15日,日军派出其第五师团、台湾混成旅团等大批步、骑兵和海军陆战队在钦州湾防城县附近强行登陆,24日攻陷南宁。第一次昆仑关战役打响,12月4日,昆仑关被日军占领。我们一路上遭遇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机枪扫射。日军先遣队是由三千孤儿组成的敢死队,武器装备精良,迫击炮很准,指哪打哪,优势明显。日本飞机完全掌控了制空权,就算是一架日机也敢疯狂低空轰炸,肆意扫射。这次还没有美国支援,中国军民死伤无数,第一仗很快就败了下来。
我们驻军在甘棠镇,任务是输送枪支、弹药到指定地点,等到晚上就有前线的队伍来接应。后来,日军攻克了昆仑关,炮火连天。我们被迫撤退,急行军,喝三口水走三塘路。我身患虐疾,又长有虱子,困苦不堪,病痛中越走越慢,渐与大队伍失联。路上,我被一枚炸弹的气浪震到路边的水沟里,失去了知觉,不省人事。也不知过了多久,当我醒来时,已是奄奄一息,路上只剩下我一个人。这时,有位宪兵经过,认得出是我,就摇醒我,“喂!你怎么还在这,还不快走!”他救了我,捡回了一条命。回想起来,面对尸横遍野的战友们,我也是死剩下的。部队被打散后,散兵游勇,先到宾阳。走走停停,一路北进,直达迁江,被对岸整编的中央军队截住。此时,白崇禧下令不准军队再退。我和五哥他们也走散了。李超同报上级请辞军职,退了出来。
之后,中央军对我们进行了接管,统一收编全部的广西军。并给士兵们配发全新的军装、鞋袜、枪支等装备。伙食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原来吃粥,统一后就有饭吃了。
民国三十九年(1940年)一月,第四战区迁来广西,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官兵们英勇抗日,相继收复南宁、龙州、钦州。他的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也进驻柳州,在柳江之滨的蟠龙山麓。我当时所在部队隶属第四战区长官部特务团,特务团团长曾杰。长官部由张发奎直接指挥,只要进入管辖范围,就算是军长也都要听其指挥。我当时年纪小,但是聪明伶俐,被认命为班长。我的身材瘦小、单薄,每天跟着战友们出操、训练,总是排在队伍的最后一个。士兵配备的是七九式步枪(约七斤重),我比枪高不了多少。有一次出操,我跟往常一样跑在队伍的最后,枪托总是不自觉地会碰到脚后跟。这个场景被驻军中央教官看到了,说,“怎么有这么个小娃,太小了,还没枪高,打仗哪里行!叫他过来。”后来,上级就把我调到团部跟文书,学习抄写公文。当时文件的传送,需要手抄行文上报、下发,写得好的送上级,写得不太好的下发连队。做了一段时间文书,因为办事勤快、人又机灵,上级把我调到了传达排通讯班当班长。
有一回,越南送来一批羊,部队连长将羊放在山上。我们有个班长去捉羊给士兵吃。那个连长和捉羊班长也一起被军法处置了。我也经常能见到军级、师级等较高军衔的军官出入。张发奎司令长官每天早上都出来跑步,看出操。他身材微胖,长脸,身边养有多只犬。他还特别喜欢养马,马厩中就专门养有多匹山东的高头大马。我们独立团团长曾杰,广东梅县人,悍勇无比,浑身是胆,处处身先士卒,不怕死。抗战胜利后,他死在海南岛。
后来又进行整编,我又升任排长带领三个班(4~50人)。配发有指挥刀,军装换发绒装,墨绿色的。还发新皮鞋,质量很好,进水也不怕,往往底磨破了,面还未破。
我们团三个营,一千多人,驻扎在机场。机场上有美国的P—40飞机,每架飞机都画有鲨鱼大嘴,都有依山而建的机库。为防日军袭击,飞机降落后都直接停进机库。
这支飞行中队就是令日军闻风丧胆、赫赫有名的飞虎队。飞虎队的飞行员有美国的,也有中国的。美方的队长是陈纳德将军,他出入都有两三个人跟随保护。他钟爱驾驶飞机,长期驾机使其听力严重受损,因此他有些耳聋。驻守机场时,我经常能见到他出入。他在临近日本投降时,得到了蒋介石授予的中国最高勋章。
机场驻军的苏营长(玉林人,后来成为我小孩的姑外公)与我是挚交。其兄任师长,曾参加台儿庄战役,从前线退回来后,到南宁当参议。苏营长的夫人介绍我与潘秀云(后来成为我的妻子)相识。
在机场驻军期间,我恰巧寄宿在潘秀云的家中。此后,我与潘秀云一见钟情,互生情愫,情投意合。时民国三十年(1941年),潘秀云(民国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生)年纪尚轻,年方十六岁。我二十一岁,任库长,中尉军衔,管理机场驻军军火仓库。正值抗日战争打得惨烈之时,部队战斗减员十分严重,作好后勤保障是当务之急。我出色的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又机灵、会办事。不久,升任我为司务长,管后勤保障、征兵、接送新兵。其中就有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召募新兵。从广西柳州出发到广东的汕头、汕尾等地征募新兵,然后接回柳州训练,再送往前线部队。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我与潘秀云在柳州共结连理。结婚时,在当地最大的酒楼摆了三桌酒席,邀请了团部主要的军官和挚友前来相贺。因离南宁老家较远,又逢战时兵荒马乱,没能请来南宁亲属。只能修家书一封,将结婚一事细述告知母亲等家人。
婚后不久,10月,日本鬼子来了,日军进攻广西,桂林、柳州、南宁失陷。日军已战至田东,我部兵败并奉命转移。一路撤向贵州,实行对日军的战略大包围。途中在九圩(广西与贵州交界处),因情报有误,遭到我方飞机对自己部队的误炸。我们只好在一条山麓中躲避,没人敢走,部队都停下来。此时,曾杰团长大喝到:“怕什么,走!我死得,难道你们就死不得吗?”。说完,他身先士卒冲到队伍前面,带领部队走了出来。后来清点人数,只有一个人牺牲。
部队行至贵州的独山,在这休整了两个月。当地百姓受战乱不断的影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部份衣不敝体,穿草鞋、打赤脚。时值冬天,又下起纷纷大雪,天寒地冻,一片凄凉。我们遂将部队携带的衣物及鞋袜送予他们,也好捱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住在当地的军校内,与军校师生们一起生活、训练。贵州地处山区,地少山多,山路崎岖,艰险难行,行军途中经常有人、马坠入山下。离开贵州后,向广西境内行进。
最后,长官部退回百色休整,实现了对日军后路的包抄拦截。张发奎改任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指挥我军击溃日军主力。我妻子跟随队伍进驻田东,住了较长一段时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年5月,二方面军夺回南宁,7月攻克龙州、凭祥,进军梧州。后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张发奎任广州地区受降官,主张严惩日囚田中久一。
日本投降之后,我们部进行改编,长官部的军官们也一起被遣散了。由张发奎给军官们开欢送大会,记得会上他说到,“不怕你没有事做,只怕你没有本事”。改编后,成立军官总队,成员为部队的军官,名义上称为学员。我晋升为少校军衔,也是其中的学员。改编后不久,接到命令返回原籍。
走访人:周公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9-06-04 13:07: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广西宾阳)蒙乃云
下一篇:(广西南宁)麻进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