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世界反法西斯大背景中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的业绩卓著,光彪史册。而为这一英雄史诗从开篇到结束伴奏的,是一大批音乐家、诗人创作的抗战歌曲。
1938年在武汉成立的中华全国歌咏会的《宣言》称:“我们要用歌咏去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把他们唱上战场,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斗争。”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诗人和作曲家以纸笔为刀枪,挥洒满腔热血,进行抗战歌曲的创作。这些救亡歌曲的创作及传唱,是中华民族之魂的一次大凝聚、大喷发。一首首战歌,是苦难中的民众发出的抗争的冲天怒吼,是抗战的冲锋号角,是奋勇杀敌的鼓声。
这些在血与火中诞生的不朽的歌曲,今天唱起,依然让我们热血沸腾,思绪万千。
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嚣张地否定、篡改侵略史,前所未有地猖狂地为本国军国主义翻案,公然肆无忌惮地挑战二战结果和战后秩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是绝不允许的。我们怎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的30多万遇难者和抗战期间死去的3000多万同胞。我们怎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给我们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无法估量的苦难及多方的损失。
“我们必须记住历史,让那些从出生就在现代环境中穿行的孩子们也知道,自己的祖国如何艰难走到了今天。在我们生活的很多城市的大道上,曾经踩上过侵略者的军靴,碾过他们的坦克。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历尽苦难的国家”(环球时报社评)。而当下不少的年轻人,对二战的历史、对我们的抗战史了解越来越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今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前夕,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抗日战争歌曲精选》,其目的就是想让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在高唱这些经典抗战歌曲时,记住这段历史,体会和发扬光大歌曲中激荡的民族血性和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应该永远是中国穿越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本书精选的57首歌曲,绝大部分都是抗战期间在民众中广为流传,至今仍是群众喜爱的“经典红歌”(附有少量的抗日题材新歌、戏曲和反法西斯外国歌曲)。其读者定位,多面向在校学生及中老年朋友。曲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为“群众歌会”、“大家唱”等大众文化活动特编的歌曲集。
歌曲大多附有比一般歌曲集更丰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还呈上一份为歌曲联唱准备的“台本策划”,供歌会编导者参考。
忘记苦难历史的民族,难以走向最终的辉煌。让我们引吭高歌抗战歌曲,发扬光大爱国主义精神,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去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目 录
三 字 部
抗敌歌(7)
黄河怨(13)
黄河颂(15)
黄水谣(17)
长城谣(19)
延安颂(21)
思乡曲(24)
渔光曲(26)
干一场(29)
大路歌(30)
毕业歌(32)
南泥湾(34)
春天里(36)
卖报歌(37)
绣金匾(38)
四 字 部
松花江上(39)
嘉陵江上(41)
保卫黄河(43)
救国军歌(47)
二月里来(50)
兄妹开荒(51)
边区十唱(54)
拥军花鼓(55)
日落西山(57)
庆祝胜利(59)
五 字 部
大刀进行曲(60)
五月的鲜花(62)
在太行山上(64)
游击队之歌(67)
打回老家去(69)
河边对口曲(71)
工农齐武装(74)
反攻进行曲(75)
孩子你去吧(76)
只怕不抵抗(77)
六 字 部
义勇军进行曲(78)
铁蹄下的歌女(80)
到敌人后方去(82)
八路军进行曲(85)
军队和老百姓(87)
团结就是力量(88)
你这个坏东西(89)
七 字 部
抗日将士出征歌(91)
歌唱二小放牛郎(92)
八 字 部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96)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97)
十 一 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99)
抗战题材新歌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02)
重整河山待后生(103)
地道战(105)
戏 曲
仇恨入心要发芽《红灯记》(106)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红灯记》(109)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沙家浜》(112)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沙家浜》(114)
外 国 歌 曲
共青团员之歌(118)
喀秋莎(121)
啊,朋友再见(122)
抗战歌曲联唱台本(供参考)(124)
(节选)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4-09-29 17:09: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日本侵华战犯罪行笔供(免费赠送)
下一篇:告湘南瑶族同胞加入抗战军队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