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渠小兵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由于机缘巧合,她加入到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队伍。尽管从事关爱老兵的时间不长,但老兵的事迹和遭遇对她产生了巨大的触动。为了弘扬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抗战精神,以及抗战老兵的爱国情怀, 她不辞辛苦,经常奔波在走访和关爱老兵的路上。除了当地老兵,她甚至远赴广西看望老兵,带着她的一颗赤子之心和一支温暖的笔。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但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记忆,总是深深地铭刻在心,让人一辈子也抹不去,忘不了。
“我的35个同学啊,你们在哪儿呀?”这是黄埔军校武冈分校第十八期学员、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区蔚元爷爷常常在心底里发出的深情呼唤。
2019年7月15日,我在南宁志愿者小王的陪同下,有幸采访了这位昔日的抗战英雄区蔚元老兵。区老今年95岁了,他身体不错,记忆力好,而且很健谈。谈及往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作者与区蔚元老兵在一起
区蔚元祖籍广东罗定,如今家住广西南宁。他读中学时,正是学生反对日本侵略情绪高涨时期。青年学生们游行、举标语、喊口号,抗日救国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区蔚元心中。“一毕业我便报考了军校,是黄埔军校湖南武冈第二分校十八期的学员。”在军校,区蔚元不仅学习了军事理论和战术指挥,还到野外进行实操训练。严格的军事教育所学的本领,以及高昂的抗日情绪,让区蔚元决定到前线去打鬼子!“那个时候不在乎生死,我是军校生,就要保卫国家,就要战斗!”回想当年,区蔚元语气十分坚定。
1942年4月末,侵缅日军相继攻陷同古、曼德勒、腊戍后,沿滇缅公路长驱直入,直抵中国边境。中国远征军将日军阻于怒江惠通桥西岸,形成中日两军隔江对峙局面两年之久。1944年,滇西大反攻,区蔚元与黄埔军校武冈二分校18期步兵科同级学员共36人开赴前线。因腾冲、松山战役后部队伤亡过大,区蔚元从十一集团军第六军搜索营补充到预二师一线作战,参加收复龙陵、芒市战斗。1944年8月中旬,拔掉尖山日军防御据点的任务由区蔚元所在的预二师负责。
区蔚元老兵在腾冲国殇墓园祭拜战友
回忆当年的战斗,区蔚元记忆犹新。尖山山高坡陡,日军凭借有利地形顽固抵抗。与敌人反复交火13次后,双方伤亡惨重,但战事未能取得进展。凌晨4时,区蔚文带领两名尖兵,身挂4枚手榴弹、手提冲锋枪走在前头,3个班随后距离30步跟进。战士们背挂着枪,腾出双手抓紧身旁野草,在45°的陡坡上攀爬,出其不意地攻占敌军战壕,配合全师拔掉尖山敌据点。
尖山被攻克后,日军向芒市方向撤退,区蔚元随军追击。当行经远征军曾付出惨重伤亡代价才攻克的松山主要阵地时,区蔚元看到了松山战场留下的惨烈场景:几乎每隔几米就横卧一具敌人的尸骸。“搜索缴获物品时,我看到一张日本兵的照片,其身着马裤,赤裸上身,右手举军刀,左手提着中国人的人头在耀武扬威。”滇西反攻的节节胜利让中国军民扬眉吐气。区蔚元回忆说,当地百姓饱受日军蹂躏,追击溃逃日军至平戛村时,村里男女老少头顶香盘,站立在各家各户门口,对远征军将士表示感谢。
1945年8月15日,区蔚元驻守保山城。听到电台广播宣布日军无条件投降,举城沸腾:“城墙上驻守的官兵不约而同向天空鸣枪半个小时,大家都在欢呼不用打仗了!”他像个孩子一样数次重复说“不用打仗了”,双手在空中挥舞,露出欣喜的笑容。
区蔚元老兵重回战场留影
攻打尖山后,在保山胜利会师时,区蔚元兴冲冲地在会师队伍中去寻找自己同期的黄埔同学。可是,一个也找不到了!此时他才知道,战事惨烈,他的35个同学全部战死沙场。说到这里,区老眼眶湿润了,有些哽咽,说不下去了……。区老平复一下心情,喃喃自语,“我常常在梦中见到同学,他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毫无畏惧,勇敢杀敌,恍惚就在眼前啊。”直到现在,区蔚元老人也不知这些同班同学埋骨何方。
时光荏苒,晃眼70年过去,2015年9月3日,对91岁高龄的区蔚元来说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天他在天安门西侧检阅台上观看了阅兵仪式,这是属于抗战老兵的荣誉,他激动满怀,思绪也将他带回了那个抵御外敌的战争岁月。想起当年一同上课训练的同袍,他双目含泪:“我代表同学们去参加阅兵,看到我们国家真的强大了,军队不论是精神面貌还是武器装备都与我们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心里感到由衷的安慰。”
区蔚元老兵参加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
如今,仍然精神矍铄、身体依然硬朗的区蔚元老兵感慨万千:“我是代表同学们去的,亲眼见证了中国军队的威武雄壮。国家真的富强起来了,我心里感到由衷的自豪!我的35个同学,你们安息吧!”
结束采访,我们告别了区老,走在充满阳光的林荫道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硝烟已经散尽,然而,享受着明媚阳光和幸福生活的人们,是否曾想过今天的文明生活来之不易?是否偶尔会想起,那些曾经为国家、民族而英勇献身的英烈们?
区蔚元老兵在远征军名录墙前
中央领导曾经指出:“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我们习惯将上级领导的话作为圣旨,但这句话又有几人放在心上?
作者在昆仑关凭吊英烈
2019年7月20日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7-24 16:35: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寻找中国第一支伞兵烈士章锋的亲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